文献速递 | 糖尿病肾病激增,中医如何发挥治疗作用及临床价值?

文摘   2024-07-31 22:03   四川  

中医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KD)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一种普遍且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肾脏结构,功能和临床参数出现各种异常,DKD的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机制复杂,活性氧(ROS)是糖尿病中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促进了其发展,在高血糖状态下,通过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来源的各种机制,ROS被过度产生。因此,提高肾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可以帮助治疗DKD,例如,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是一种基本的调节因子,它控制着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是治疗DKD的关键靶点,此外,高血糖可以直接改变蛋白质并导致在氧化应激和血脂异常的背景下出现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增加,系膜扩张和肾小球炎症。因此,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饮食习惯是治疗中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糖酵解增加导致的对氧化应激的易感性增加促进了细胞因子介导的系膜扩张,并加剧了超滤损伤。此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异常激活导致出球动脉收缩,从而增加了肾小球压力。由此产生的肾小球纤维蛋白B的高滤过损伤导致了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 (GFR)的降低.因此,涉及氧化应激,代谢异常和肾脏改变 的DKD发病机制。
图1.DKD主要是由多种相互关联的机制引起的,包括对GFR的过度滤过损伤,肾小球系膜扩张和氧化.这些机制在性质上是复杂的,与血流动力学,代谢和免疫病理有关.DKD的生理机制总结在这个图表中:

高血糖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如图1所示.病理改变如肾小球系膜细胞(MCs)的增殖,肾小球基底膜(GBM)的增厚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积累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TIF)的重要因素,这是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和其他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的关键阶段,DKD的进展可能导致持续性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最终导致ESRD;如果没有肾脏病治疗,大约20%的糖尿病肾衰竭患者将需要透析,这会带来身体和经济负担。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正在上升,尤其是在老龄化人口中,大约有4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与糖尿病相关的肾病。据估计,到2030年,全世界将有6.43亿人患有糖尿病。大约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糖尿病,每3名美国成年人中有1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多达3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成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DKD)已成为中国慢性肾病(CKD)的主要原因,超过了肾小球肾炎。多年来,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从1980年的0.67%增加到2020年的12.8%,增长了19倍。在这些病例中,合并DKD的比例占到了20%至40%。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建议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控制血糖的药物联合作为治疗方案,以通过控制蛋白尿来延缓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慢性肾脏病 (CKD)进展。然而,循证医学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并不能显著降低与DKD相关的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发病率;但它可能无法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
随着肾功能恶化但白细胞计数正常的人,或者那些肾功能恶化的患者,但白细胞计数正常。尽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稳定,但在过去的20年中,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并未下降,这需要探索替代和有效的治疗选择。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建议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控制血糖的药物联合作为治疗方案,以通过控制蛋白尿来延缓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慢性肾脏病 (CKD)进展。然而,循证医学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并不能显著降低与DKD相关的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发病率。此外,它可能无法充分满足患 者的需求;传统中医(TCM)替代疗法提供了几个优点:可负担性、疗效、较少的不良反应和更好的患者依从性。近年来,关于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研究迅速进展。以往的研究主要研究或总结了中医治疗DKD的临床或实验研究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或者没有区分中医单方和复方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本综述分别从中医单方和复方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开始,总结中医治疗DKD的最新临床和实验进展,旨在为DKD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和参考点;

     传统中医理解DKD

传统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DKD)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认 为它是一种虚实夹杂的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症候动态变化,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早期阶段,以阴虚和燥热为特征;中期阶段,气阴两虚;晚期阶段涉及阳损及阴,最终导致阳虚或阴阳两虚;实邪常常表现为湿邪,血瘀和痰湿等症状。DKD不仅影响肾脏,还会引起肺、肝、脾等其他器官的紊乱。

 关于中药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疗效的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活性成分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实验研究


总结

糖尿病肾病(DKD)的发病机制仍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如改变的葡萄糖代谢,血流动力学异常,脂质代谢失衡,炎症,氧化应激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并影响彼此。因此,考虑全面的治疗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孤立的指标至关重要。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和活性成分具有多靶点效应的优势。DKD的治疗机制包括调节足细胞相关蛋白、信号通路、抗炎作用和抗氧化应激效果。这些机制作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石参考。然而,缺乏 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不同中医证候之间的治疗机制差异必须 澄清。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随 着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中药研究的深入,预计会出现更多的科学证据,显著提高临床治疗和预防的指导;同时,这一进展将加强糖尿病肾病预防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最终推动中药在糖尿病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Shen S, Zhong H, Zhou X, Li G, Zhang C, Zhu Y, Yang Y. Advan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in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treatment. Pharm Biol. 2024 Dec;62(1):222-232. doi: 10.1080/13880209.2024.2314705. Epub 2024 Feb 15. PMID: 38357845; PMCID: PMC10877659.

肾气十足
这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为广大肾友创建的一个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可了解我科专家坐诊信息,肾病二科的开展的各种活动和讲座动态,还会定期推送有关肾脏病科的科普好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