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诊疗过程中,辨证施治是其核心原则之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今天我们跟随傅老学习一则刘渡舟先生的腹泻医案。
高某,女,25岁。住枯柳树。
少腹凉痛,喜热敷,肠鸣,五更泻,病已五个月,日四五行。月经尚调。舌淡苔白,脉沉缓。下焦虚寒。
苏梗10g,木香5g,干姜10g,香附10g,肉桂3g,制附片10g,当归15g,赤芍15g,茯苓15g,五味子6g,莲肉10g,沉香面3g冲服,7剂。
五更泻,日三四行,腹胀且痛。舌脉同前。前法加减。
生黄芪20g,五味子6g,干姜10g,肉桂3g,制附片10g,小茴香6g,元胡15g,草蔻6g打碎,7剂。
五更泻,日一二行,体力增加,腹胀痛。舌淡、苔白,脉沉缓。前法加减。
藿香10g,苏梗10g,木香6g,草蔻6g打碎,干姜6g,附子10g先煎,肉桂3g,赤石脂10g,米壳10g,7剂。
服药后腹痛、五更泻诸症大为好转。仍自觉脐周及小腹部凉,大便日一二行。舌淡苔少,脉缓无力。前法加减。
炙黄芪20g,当归15g,木香6g,草蔻6g打碎,制附子10g,干姜6g,肉桂3g,元胡15g,香附米10g,白芍15g,炙草10g,7剂。
本案病例下焦虚寒的特征十分明显:少腹凉痛,喜热敷,肠鸣,五更泻,舌淡苔白,脉沉缓。腹泻不离于太阴脾脏;少腹与肝、肾有关。故治宜温养肝脾肾阳气,散寒止痛。处方用干姜、附子、肉桂、苏梗、木香、香附、沉香温阳散寒,理气止痛,暖肾止泻;用五味子、莲子肉健脾收涩止泻。虽然未用附子理中、四神丸原方药味,亦有附子理中、四神丸之意。由于是女性患者,虽然月经尚调,亦用归、芍理血。少腹即小腹。少者小也。小腹为肝经所主的主要部位之一。理血即可产生理肝止痛的效果。沉香面冲服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用药方法;古人用沉香时亦有磨粉冲服的应用。沉香味辛,微温,具有较好的散寒行气止痛功能。
二诊时腹泻次数略有减少,仍腹痛且胀,舌脉同前,故仍守前法进退,仍用姜、附、肉桂温阳祛寒。用黄芪且略大其量,以益气升阳;用五味子酸收止泻。用小茴香、草豆蔻、延胡索温暖下焦肝肾,散寒止痛。去归、芍者,以此二物略嫌柔濡,于五更泻稍有不利。当归养血,质油润,对于肠燥便干者较为适宜。根据李东垣的经验,在用补中益气汤时,若血燥大便干,可用当归、桃仁或熟大黄治之。古方真人养脏汤虽然也用当归,但是方中有罂粟壳、肉蔻收涩,故不忌当归。古本草言芍药能“利大小肠”;利大小肠就是通利二便的意思。这一方面的功能,白芍药较赤芍为优。
三诊时见服药后腹泻进一步减轻,体力增加,然腹胀满疼痛未除,舌淡,苔白,脉沉缓。仍辨证为下焦虚寒,仍守前法,用姜、桂、附诸药温之,以藿香、苏梗、木香、草蔻辛温行气散寒,以赤石脂、罂粟壳温涩止泻。
四诊时患者服药后腹痛、五更泻诸症大为好转,不过仍觉脐周及小腹部凉,大便日一二行,舌淡苔少,脉缓无力。此脾肾犹虚,阳气犹弱,故仍守前法加减。痛则不通;疼痛多与血分有关。故复用延胡索、当归、白芍通脉行血,用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更以木香、香附、草蔻辛温行气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