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里怎么讲《伤寒论》中两首泻下剂

健康   2024-11-22 14:59   北京  




大承气汤



此方源自《伤寒论》,为热结便秘所设。


组成:大黄四两(咸),厚朴八两(咸辛),芒硝三合(咸),枳实五枚(酸辛)。


配伍结构:三咸一酸。


功能主治:泻肺为主(泻中有补),泻热通便。用于肺金虚实夹杂之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不通,频传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或里热实证之热厥、痉厥或发狂等。


方解: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疾病可从肺论治。肺主全身之气,肺气能宣发肃降,肺实则气机阻滞,肺气不降,腑气不通,又有热邪与燥屎壅结于大肠,灼伤津液,故出现“痞、满、燥、实”。同时,肺金克心火,大肠热结甚者,如上扰心神,则见神昏谵语,甚之发为狂病。故阳明腑实诸症,当从肺实论治,法当泻肺。《辅行诀》曰:“肺德在散,以酸补之,以咸泻之,以辛散之。”故大承气汤以咸味大黄,通腑泄热,咸味厚朴,行气散满,咸味芒硝软坚散结,佐以酸味枳实,泻中有补,以泻为主,峻下热结,通畅气机,则诸症可除。(图1

 

图1:大承气汤图解


阐发:大黄之咸,源于《辅行诀》所载二十五味药精,原文记载为“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即主导药味为咸。从“汤液经法图”来分析,泻下剂以咸味为主,从肺论治。本方为三咸一酸结构,同样承气类方中,小承气汤在大承气汤的基础上去芒硝,厚朴、枳实减量,为二咸一酸结构,仍以咸味为主,但其泻下之力减弱,用于阳明腑实轻证。厚朴三物汤,在大承气汤的基础上去芒硝,为二咸一酸结构,主要用于胃肠气滞,脘腹胀痛重者。宣白承气汤以三咸一酸结构,除咸味大黄、酸味石膏之外,另有瓜蒌与杏仁配伍,苦甘化咸,主治痰热壅肺合肠腑热结。





麻子仁丸



此方源自《伤寒论》,为肠胃燥热之便秘所设。


组成:麻子仁二升(甘咸),芍药半斤(酸),枳实半斤(酸辛),大黄一斤(咸),厚朴一尺(咸辛),杏仁一升(苦)。


配伍结构:一甘一苦二酸二咸,或二酸四咸(苦甘化咸)。


功能主治:泻肺为主(泻中有补),润肠通便,用于肺实之肠燥便秘,症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现常用于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老人与产后便秘等疾病。


方解:大肠燥热内结,肠失濡润,故见大便干结,腑气不通。肺与大肠相表里,肠热之病应从肺来论治,故腑气壅滞所致便秘,当属肺实。《辅行诀》曰:“肺德在收,以酸补之,以咸泻之,以辛散之。”麻子仁丸以咸味大黄,泻热通便,咸味厚朴,行气除满;甘味麻子仁与苦味杏仁,一甘一苦,均能用于便秘,苦甘化咸,故泻肺润肠通便;佐以酸味芍药,养血滋阴,酸味枳实,行气除满。全方以咸泻肺为主,泻中有补,润燥通便。(图2)

 

图2:麻子仁丸图解


阐发:对于便干之肠燥便秘,麻子仁丸可润燥通便,五仁丸亦可润肠通便,但其两者组方不同。麻子仁丸含有咸味大黄,泻肺通便,药力较猛;而五仁丸以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郁李仁、陈皮组成,配伍结构为“一苦一甘四辛”,不用咸味药,以苦甘化咸而成,配伍后形成“二咸四辛”之泻肺润燥方。《丹溪心法》之润肠丸亦可治肠燥便秘,其组成为麻子仁、生地黄、当归、桃仁、枳壳,以“二咸(苦甘化咸)二辛一酸”成方,辛味药比例增加,虽仍以泻肺为主,但整方辛温养血之力增强,故治血虚所致肠燥便秘。三方对比,可知无论是热结、津枯和血虚,治肠燥便秘都不离酸、咸、辛的配伍,即肠病肺治也。

好书推荐



医方图解:以“汤液经法图”解读方剂配伍之秘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内容介绍

敦煌遗书《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可能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原理图,展示了一幅以五脏虚实辨证+五味补泻治疗为基础的诊病用药场景。陶弘景称此图为“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本书创造性地以“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识方解方,阐明百余首常用方剂的组方配伍本质,并附以图示,为中医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全新思考。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往期推荐  


伏天拉肚子,经方2剂速止

消化内科医生“修炼”手册

源自金元四大家的“固齿秘方”:告别龋齿、牙疼、牙周病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编辑,转载自“中医出版”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审核:魏杰

✦排版:杨东伦

✦转载、投稿、合作和团购书:17701086692(微信号)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文推荐好书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悦读中医
关注悦读中医,即时收取有关中医的理论知识,精品书摘和读书心得。抢先知晓有关中医药类的新书,活动信息及热点和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