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聊过了五输穴不择时应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择时应用。
择时应用,是指五输穴在传统的“子午流注”等针法中的应用。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二十四节气应四季,以十二时辰应昼夜,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也会随之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注重以时间为依据,根据人体气血运行像潮水一样,随着时间变化有涨有落,而表现出周期性的盛衰开阖的一种时间医学疗法。这种疗法,根据人体气血流注脏腑、经络的日、时,再配合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五输穴、原穴等,联合组成逐日按时开穴的治疗方法。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所指出的“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根据这种规律性的变化而创立的针灸治疗大法,用于治疗各种病症,获效甚佳。
在具体运用中,“子午流注”针法又分为“纳干法”(或称“纳甲法”)和“纳支法”(或称“纳子法”)。“纳甲法”是一种按天干推算开穴的方法,根据患者就诊时的日干支、时干支,结合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的五行属性而按时开穴;“纳支法”是一种广义的“子午流注”取穴法,推算较为简易。这两种推算开穴的方法,对于慢性疾病,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疗效十分肯定。为了推算开穴的方便,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观察、总结,创立了《掐指推算“子午流注”简便开穴法》,在针灸临床上应用十分便捷。
验案——“子午流注·纳子法”
推算开穴配合无烟灸治疗泄泻案
某女,49岁,家庭妇女。
患者自述患泄泻多年,经常于早上5~6点钟出现腹痛、泄泻。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清稀不成形,泻出多为不消化食物。
刻诊:患者形体消瘦,形寒肢冷,面色㿠白。舌胖,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脾肾阳虚。
针灸处方:患者就诊时,正值上午8点半(辰时)左右。故以大肠经合穴曲池为主穴,配合中脘、天枢双、外关右、合谷右、足三里左、上巨虚左、太溪左。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碘伏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用一次性30号1~1.5寸毫针进行针刺。主穴用捻转补法,其他穴位用平补平泻。并采用无烟灸条施以温针灸,留针30分钟。嘱其每周治疗3次,最好在上午8点左右来诊,12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时,除主穴和中脘、天枢穴外,四肢部穴位左右交叉,轮流取穴,操作方法同前。前后共治疗2个疗程,患者泄泻症状基本消失,食欲增加,大便调畅。
按: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为主要特征的病症。病变部位在肠,但与脾、胃、肝、肾密切相关。本案患者的泄泻多发生在早上5~6点钟,中医称为“五更泄泻”。辨证为脾肾阳虚,属于“泄泻”中的虚证。按照“子午流注·纳子法”的“补母泻子”原则,在大肠经值日“卯时”的后一个时辰“辰时”(7~9点钟),取大肠经的母穴曲池(大肠经属金,合穴曲池属土,土生金)为主穴,属于“虚则补其母”“随而济之”。配合胃之募穴中脘、大肠之募穴天枢、大肠之下合穴上巨虚、大肠经之原穴合谷,以及胃之下合穴足三里以健脾和胃,利湿止泻;再配合肾经之原穴太溪以温补肾阳,固涩止泻。外关为三焦之络穴,三焦主枢、主渎,有疏理气机、利水止泻的作用。至于用无烟灸条施以温针灸,是因为本证属于脾肾阳虚,阳虚生内寒,有“寒则灸之”之意。
-……沈绍功中医方略论解读……-
《针灸临证感悟录》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笔者在从事50多年针灸工作的基础上,将自己在针灸教学、针灸临床和相关针灸内容研究的经验、体会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各部分的规律性、特殊性、实践性,以帮助针灸专业的学生和针灸爱好者尽快掌握针灸学的内容,尽可能提高针灸疗效,从而使针灸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对中医、针灸医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针灸知识、掌握针灸技能方面有所帮助。对针灸研究生在设计课题、完成研究方面有所启迪。对广大的针灸爱好者在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所贡献。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编辑,转载自“中医出版”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审核:魏杰
✦排版:杨东伦
✦转载、投稿、合作和团购书:17701086692(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