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宋氏水声学脉诊》新书发布研讨会在济南市举行,此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此次会议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主办。
会上,本书主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宋鲁成,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济宁医学院原校长张成博,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张文彭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李运伦共同出席,会场座无虚席。正式研讨前,先由本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张亚萌博士简要介绍了宋氏水声脉诊如何实现“一脉诊病”,他的报告激发了在场听众极大兴趣。
宋鲁成:介绍了新书内容如何把中医脉诊从有些人认为的“玄学”落实到其科学性。
他说:如何把中医脉诊从所谓的“玄学”落实到科学上,对于振兴中医意义重大。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是如何在繁杂的中医脉象的28脉中找出一个既能辨证又能诊病的脉象,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发现了涩脉对于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起着关键作用,可以作为徒手诊病的一个脉象,但若仅仅止步于徒手脉诊诊病,则难以解读脉诊的客观化和科学化,对此进一步探索“涩脉背后的物理性质是什么?”是破解脉诊科学化的关键。
在寻寻觅觅的探索中,我们很幸运地在桡动脉(寸口脉)处发现了涩脉和异常低频可闻声波的传导的关系。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体内的90%以上的动脉血流是层流,每个层次的血流速度、密度都是不同的,如动脉血管内原来的层流变成紊乱的湍流,则可以产生异常低频可闻声波,那人体就可能是生病了,就会在寸口处相应的分部(寸关尺)和分层(5层)徒手感受到涩脉和低频可闻声波。而动脉腔内的血流层流的每一层的密度和速度的不同,会导致声波在每层血液介质中的传导速度不同、衰减不同,对此复杂现象我们采用了水声学和声呐学来进行研究,取得了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丰硕的成绩,初步解读了中医脉诊的科学原理,甩掉了“中医脉诊是玄学”的帽子,发现了脉诊诊病的一个关键点,为传承和创新中医脉诊作出了贡献,为中医脉诊科学化走向世界迈进了可喜的一步。
张成博:《宋氏水声学脉诊》开辟了脉诊研究的新途径。
张成博校长讲道:今天是大家见证宋鲁成教授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创新精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医脉学理论的时刻,宋鲁成将深奥的脉学理论,用现代科技的手段一一讲明,并在实验室中进行验证,证明了脉诊的客观实在性。可以说,《宋氏水声学脉诊》开辟了脉诊研究的新途径。
在中医诊疗中,“望闻问切”缺一不可,脉学是其中最难掌握、技术最艰深、理论最深奥的一门诊疗技术。宋鲁成及其团队在通过采用水声学和声呐学研究脉诊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集中体现了四点:第一,他们之所以能够产生一个学说,产生一个理论,并行之有效的指导临床,重要的是具有理论层面坚实的功底。第二,传承和创新是永恒的主题。第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是缺一不可的,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传承。第四,中医理论和技术的传承,需要代代接续,培养一支团队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
张文彭:水声学脉诊对中医传承传播有促进意义
张文彭教授讲道:喜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宋鲁成教授医学专著《宋氏水声学脉诊》,感触深刻。该书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学化、客观化的脉诊理论,脉诊基础实验,三代脉诊仪研发以及临床诊断学试验。宋氏水声学脉诊是宋鲁成教授团队发现和研究的一种利用水声学原理,通过脉诊诊病的创新的客观化的脉诊方法。
经过目前近2000例的临床患者的试验数据验证,其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都达到了80%左右,这非常不容易。这证实了这种脉诊仪可以通过脉诊对病人做出疾病的初步判断,在中医脉诊客观化的探索研究方面做出了可喜的贡献,也为从科学上解读中医脉诊作出了贡献。
近二十年来,宋鲁成教授的团队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了三篇有关该研究的论文,发表了一篇影响因子达到7分的脉学研究的SCI文章,获得一项发明专利,获得“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一个对知识集成创新和应用的过程。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发展过程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比如在这本专著引用的文献当中,有几篇是用小波分析法做的脉学研究,把小波分析应用到医学研究,特别是医学仪器检测信号的分析方面,可以提高分析的速度,使医学分析的准确性更高。
宋鲁成带领团队在知识继承的基础上做了创新性的探索发展,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汇通和融合。对于促进中医脉诊的科学化客观化,破除长期以来人们对脉诊的疑问,增强社会上对中医脉诊乃至中医药的自信心,都将起到推动作用。它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还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水声学脉诊借助统计学分析的软件,在这本书分析了多个疾病的诊断学的实验数据,使研究结果准确无误,体现出科学性,为水声学脉诊仪器初步诊断疾病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在市场上还没有一款具有诊断疾病的脉诊仪,根据宋氏水声学脉诊的原理,研发出来的具有诊病作用的脉诊仪,如果得到推广应用,不但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还会对中医传承和传播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李运伦:《宋氏水声学脉诊》具有很好的科学性。
李运伦教授讲道:宋主任吸纳古代的成果,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融合自己的新知,这是一种独创性的、非常科学的、非常先进一种诊法。近几十年国内众多的医家都致力于脉诊研究,宋鲁成主任是现代脉诊研究当中的一个非常杰出的代表。他创立了基于水声学的这种脉诊方法,是众多脉诊技法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仔细看了这本书,我觉得它的科学性非常好,对我震撼也非常大。宋鲁成主任工作40多年,通过不断探索和积累,形成了关于宋氏水声学脉诊的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法和体系。
宋鲁成从临床实践当中发现了这种脉象中的低频可闻声波,发现了这一关键问题后,他又来积极地解读这一关键脉诊问题,这本《宋氏水声学脉诊》很好反映了如何在实践中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形成一套完整脉诊体系,具有有很强的实践性。既有临床实践的依据,也有现代科学的依据,充分体现出科学性,价值非常高。
基于这套理论体系制作的脉诊仪,能对不同的疾病状态下的不同的疾病过程定性定位,检测疾病变化的准确性非常高。我们希望这种脉诊仪能够进一步产业化、市场化,也祝愿这套理论体系和脉诊法能指导更多年轻医生和临床工作者,其成果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够持续推广壮大。
《宋氏水声学脉诊》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本书介绍了脉诊现代研究创新性成果--宋氏水声学脉诊。该脉诊方法是宋鲁成及其团队创立的一种基于水声学原理来诊脉断病的科学化、客观化的脉诊体系。宋鲁成团队发现人体动脉里层流血液在疾病和特殊生理状态时可出现一类异常低频可闻声波,考虑到声波在液体和流体中的传播特性,借鉴水声学和声呐学的原理对该类声波进行研究并研制出三代脉诊仪,经过逾千名患者的试验,证实可以通过水声学脉诊方法对患者做出初步疾病诊断。
本书前八章介绍了中医脉诊的发展历程及对中医诊病的重要价值,阐述了水声学脉诊产生的背景、水声学脉诊体系的理论建立和实验验证过程,系统解读了水声学脉诊的机理。第九章介绍了水声学脉诊的临床诊断学研究,并借助MATLAB分析了应用水声学脉诊仪对多个疾病开展的诊断学试验,为水声学脉诊的临床应用做出了实证。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宋氏水声学脉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宋鲁成 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文中、封面图片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审核:魏杰
✦排版:杨东伦
✦转载、投稿、合作和团购书:17701086692(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