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树木花草思考琐摘
值得大众深爱的菊花
禾木
又到深秋了,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我在观赏菊花时,自然想到晋陶渊明“独爱菊”和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我反复思考:菊为什么值得爱?陶公为何“独爱菊”?品读名家有关菊花的文章和诗词,向长者和友人求教,我渐渐找到了答案:这一切都是因为菊花有着优良的品格、独特的个性和不一般的作用,它确实值得我们深爱,而陶公的“独爱”,更是顺理成章和有其非同寻常的缘由。
东台籍的青年歌手吴彦凝,曾两度以《满城都是黄金甲》参赛。开始,我有些不理解,为何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再读菊,我知道她和她的指导老师及团队,是爱菊之烈、之美,更是在借唱颂菊之歌,明要揽银夺金,为家乡金东台争光之壮志,所以人们越听越是回味无穷,受到震撼。她也如愿以偿,力挫群雄,两度夺银而一举成名!
苏东坡评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公,是“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髙”,一切顺其自然,真是一语中的。也更让人们看到,陶公以东篱之菊自喻,甘当隐士,是因菊花根植大地,与篱为伍,吸取天地之精华,日晒夜露,无需浇水施肥,无需遮阳防寒,不惧风吹雨打和病虫之害。它春不与百花争艳、夏不与荷花争宠,待到秋日叶落花谢草枯之时,迎寒冒霜独自开,给大地带来新的生机,为庆秋日的丰收、为人们中秋赏月、为九月重陽,献上厚礼而恰到好处!陶公如同菊花一样,该出世时则出世,傲然挺立,为国为民,力求有所作为,但绝不争名夺利;该入世时则入世,归隐桃花源,自给自足,悠然自得,其实仍是忧国忧民,志在千里。这让我对“隐”有了新的认识。隐不是躲藏起来,也不是为了迴避矛盾而逍遥自在,是一种斗争策略和生活的艺术。一个隐字,由耳、心、刍三个字组成。刍者,草的谦称。是说自己如同普通不过的小草一样,虽有所思想,也是刍荛之见。但耳朵一直注听着世间的声音,心里一直惦记着人世之事,且很是急于知道一切,更愿献出自身的一切。这和《红楼梦》中将真事隐去,以假语村言诉说一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应以积极态度对待生活,退休了,这也是一种“隐退”,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走进民间,甘当普通老百姓。但要老有所学、所乐和所为,为下一代、为社会,争作贡献,使余热生辉、夕阳更红、使生活更充实,生命更有意义。
菊花不仅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还有很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菊花可入茶,是上等饮品,与桂花茶、茉莉花茶并称之为三大花茶。菊花茶的功效在可延年益寿,特别适用于老龄人。菊花甘苦,微寒,归脾,入药则有疏散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作用。对流感病毒、PR3、钩端螺旋体脊一定抑制作用。它还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提高心肌耗氧水平,降压、缩短凝血时间和抗炎镇痛功能。它和枸杞、决明子对明目和疏通肠道都有特别的功效。菊花还可作为上乘的礼品送人。特别是重陽节和老年夫妇庆金婚,献上黄菊花,金光闪闪,送上菊花茶,香气四溢,祝福满满受欢迎,寓意深刻是一绝!
谈起菊花,宋王安石说“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滿地金”,'也是宋代诗人的郑思肖却说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还有诗人说菊花“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似乎很矛盾,到底谁对谁错?我又想起苏东坡错改王安石的菊花诗的传说。说苏东坡走进王的书房,见到王未写完的诗作,“昨夜秋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不禁暗自笑了起来,认为先生老糊涂了,随手补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两句,便扬长而去。王囬来看到后,只是将纸张收了起来,什么也没说,苏东坡也没放在心上。“乌台诗案”后,苏被贬黄州,适逢中秋,他见街道上遍地都是被秋风吹散的黄菊花,才知道是自己错了。错在菊花品种很多,花瓣落与不落皆有之,是自己了解得不全面。他更责备自己年轻气盛,太不谦虚、太武断,也太不尊重人……这个传说,我记得特别真切,印象特别深刻,对我做人和认识事物及学习知识都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我一直谨记在心。
总之,菊花品格高尚,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应拜它为师,虚心求教,以提升自我;菊花作用很多,应以它为友,以诚相待,为的是更好地造福人类;我们还要视它为“镜”,认真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以求不断进步。这是我读《唐史》,从唐太宗的“三镜说”(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得到的启示。充分发挥菊花为“镜"的作用,比用好菊花的食用、药用价值更大、更重要、更持久,也更神奇!菊花对我们每个人说来,是师,是友,还是不可缺少的“镜",特别值得用心去倾注真情深深地爱!
写于二0二四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