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交”“会”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后世多数医家认为“节”“交”“会”均为穴位别称;也有医家认为“节”是骨节、关节肌肉、络脉,“节之交”是关节间隙、各部交界处,会是气血汇聚处即腧穴。
节
《说文解字》曰:“节,竹约也”“约,缠束也”,可见“节”的本义为竹结对竹的约束、束缚,后引申为节界、边界。
《灵枢·九针十二原》谓“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人有五体皮肉脉筋骨,言外之意,节与脉有联系。而节虽非皮、肉、筋、骨,但《黄帝内经》言此四者均有节,即皮节、肉节、筋节、骨节。
《灵枢·经脉》言:“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刺此者……中肉节即皮肤痛”;
《灵枢·骨度》载:“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
张介宾于《类经》中将“肉节”解释为“肉有节界,是谓肉节”。由此言之,皮、筋、骨有节界,而谓之皮节、筋节、骨节。由此可知,节并不是穴位,是皮、肉、筋、骨之边界。
交
《说文解字》将“交”一词解释为“交,交胫也”,“交”的本义为两腿交叉,后由交叉引申为连接、接触等义。
节分皮节、肉节、筋节、骨节,那么“节之交”则是对相邻节间关系的描述,是穴位体表定位的重要标志。
如相邻皮节相交,形成赤白肉际,腕横纹、掌横纹、肘横纹等各横纹以及发际等;肉节交则有腓肠肌两肌腹间、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间等;筋节交有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间、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间等;骨节交有桡骨与尺骨间、腓骨与胫骨间、椎骨与椎骨间、肋骨与肋骨间等。
杨甲三教授所言“肉间、筋间、骨间”即肉节交、筋节交、骨节交,而其所言“肉边、筋边、骨边”,则描述的是两种相邻的但不同组织成分的节间关系。
会
《说文解字》言:“会,合也”“合,合口也。从亼从口。候閤切”,后逐渐引申为会合之意,可见“会”的本义指多者交会、会合。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理解为节之交与其周围皮肉筋骨会合,所围成的立体空间结构,如人体关节、凹陷、缝隙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溪谷属骨”,张景岳注曰:“肉之会依乎骨,骨之会在乎节,故大节小节之间,即大会小会之所,而溪谷出乎其中”。
《素问·气穴论》云:“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可见“会”有大小之分,大者为谷,小者为溪。
张介宾在《类经》:“有骨节而后有溪谷,有溪谷而后有穴俞”,换言之,溪、谷出于节,穴出于溪、谷。
“节”“交”“会”是“穴”的结构基础
“节”是对皮肉筋骨组织自身结构特点的描述,是形成“交”“会”的基本单位;
“交”是对相邻节间关系而言的,是在“节”的基础上初步组合而成的;
“会”则强调节之交与周围皮肉筋骨所围成的立体结构,是穴位的好发部位,所以“节”“交”“会”是定取穴位的体表标志。
经脉气血富集于“节”“交”“会”,是经脉濡养的对象,《灵枢·小针解》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节”“交”“会”是否为穴之别称
穴
何处是穴?“陷者中”“凹陷中”“陷者宛宛中,是穴”
《说文解字》云:“穴,土室也”,《素问·皮部论》云:“所谓骨空者,谓经脉之气注于节之交而为穴也”。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注解:“骨空者,节之交会处也”,并认为“经脉之循于骨空之间而为穴也”,可见节之交会形成的骨空是有别于穴的,但其犹如器皿一般,盛纳经脉之气而为穴。如《灵枢集注》注曰:“穴乃气之所注,故曰气穴”,即穴为“气”之室。
并非所有的“会”都能成为穴,只有神气游行出入的“会”才是穴。《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气血是神气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神气的盛衰是人体生命力及气血盛衰的体现。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营卫生会》云:“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灵枢·小针解》云:“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神者,正气也”。
神气游行出入
《黄帝内经》用“游行出入”四字生动总结了神气的运动状态,其以节交会为基础,神领气行,循经而动,深入浅出。神气的运动关乎着人体的生命进程,《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如果说穴位是活的,那么神气于穴而言即其灵魂,而“节”“交”“会”只能算其肉身,单以“节”“交”“会”不足以称之为穴。正所谓“凡孔穴在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千金要方》)。
气与穴
《素问·宝命全形论》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古医者皆以“气”为针灸之命脉,如《灵枢·小针解》云:“上守机者,知守气也”,《黄帝内经素问吴注》载:“人身孔穴,皆气所居,故曰气穴”。
一般认为,经络是气在人体运行的路径,脉气在经络循行路线上发而成穴,所以气是经络与穴位形成的前提。
“气”的概念伴随整个针刺诊疗过程。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以便决定补泻之法,做到“虚则实之,满则泻之,菀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以平调气机,否则“补泻反则病益笃”。
得气是针刺起效的关键,得气的前提是刺中气穴。中气穴之后,得气之前,还需“候气”“调气”“催气”,以致“气至”,气若至,须“慎守勿失”,即言“守气”,此皆关乎针刺疗效。
腧穴
穴既以“气穴”为其之别称,又何另取“腧穴”为名?
“腧”源于“俞”,加以“月”字旁,即“肉”字旁,着眼于穴的结构特点,重在强调穴位是由皮、肉、筋、骨组织所围成的三维立体结构。
整理自: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4年8月第39卷第8期,《黄帝内经》“节”“交”“会”“穴”探微,吴小丽,吴娇娟,刘宇,张静,张琳,高辛瑜,刘清国。
刘喆.“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小议. 四川中医,1990,9(10):12
沈峰,余辕耕,马骏,等.再析腧穴之意.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 35(10):4791-4793
推荐阅读
黄帝内经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与藏象
黄帝内经丨五色,明堂,明堂藩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