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门为经穴名(Jīmén)。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
箕门为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足太阴之动脉,即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气。
浅层有股神经皮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分布,并有股动脉本干经过。
布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并有大隐静脉通过;深层之外方有股动、静脉。
1.取穴方法
箕门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2.功能主治
调下焦、利水湿、祛风邪。
主治小便不通,小便不利,五淋,遗溺,遗尿,尿潴留,腹股沟肿痛,小便淋沥,癃闭,遗精,阳痿,小腹肿痛,阴囊湿痒,阴囊湿疹,两股生疮,睾丸炎,性功能减退,子宫痉挛,腹股沟淋巴结炎,小儿麻痹后遗症,鼠蹊肿痛等。
3.文献摘要
《外台秘要》:主癃,遗溺,鼠鼷痛,小便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淋,遗溺,鼠鼷肿痛,小便不通。
4.刺灸法与按摩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向上可放射到大腿内侧,向下可放射到踝。注意:针刺时必须避开动脉。忌深刺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一曰不宜灸。
按摩:每次各揉按左右箕门穴1~3分钟,先左后右,可治女性阴道瘙痒、男性阴囊湿疹。
5.穴名解
箕即簸箕,门即门户,当两腿分开,席地而坐,其形如箕,穴在大腿内侧,左右对称,故名箕门。
《说文》:“箕,簸也,从竹甘象形,其兀也,凡箕之属皆从箕。”张腿而坐称为箕踞,是不端之状。本穴在大腿内侧,腴肉上缘,取穴时人须敞腿兀坐,两腿分张,形如箕状,故称箕坐。其两腿内侧,肌肉丰腴,有如鱼腹。本穴在腴肉上缘,犹当箕星之门,故名“箕门”。
古代遍身诊脉法术语·三部九侯
黄帝内经丨三部九侯脉法(链接)
三部九侯为古代遍身诊脉法术语,把人体分成头、上肢、下肢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动脉,合为三部九候,现不常用。三部、九候出现独大、独小、独迟、独数,即表示相关脏腑、经脉有寒热虚实的变化。
具体说,头部属“上”:上为两额之动脉(太阳穴),以候头角病变;中为两侧耳前之动脉(耳门穴),以候耳目病变;下为两颊之动脉(巨谬穴),以候口齿诸病。
上肢属“中”:上为手太阴动脉(经渠穴),以候肺脏病变;中为手少阴动脉(神门穴),以候心脏病变;下为手阳明动脉(合谷穴),以候胸中诸病。
下肢属“下”:上为足厥阴动脉(足五里或太冲穴),以候肝脏病变;中为足太阴动脉(箕门穴或冲阳穴),以候脾、胃病变;下为足少阴动脉(太溪穴),以候肾脏诸病。
见《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