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出自《素问·痹论篇》: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类经》曰:“阴气者,脏气也。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志意者也,人能安静,则邪不能干,故精神完固而内藏。若躁扰妄动,则精气耗散,神志消亡。故外邪得以乘之,五脏之痹,因而生矣。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化物者也,若过用不节,致伤肠胃,则六腑之痹,因而生矣。”
“脏以躁动致伤,腑以饮食见损,皆谓过用越性,则受其邪。”
五脏之气,安静则使精神内藏,躁动则气易消亡。六腑之气,受盛水谷而化生营养,若饮食过量,肠胃就要受到损伤。
内经对肠胃的认识
胃统领大肠小肠来完成传化水谷并排泄糟粕。
《素问·玉机真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能化糟粕而转味入出者也……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腑称为仓廪之本,也归属为至阴之类,并都通于土气。
《灵枢•本输》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
《素问•五脏别论》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肠胃上下相因,虚实相继,保持传化实而不满的状态。
《素问·五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胃和肠道保持,虚实交替的生理节奏。
胃进食的时候,肠道应该“虚位以待”,胃中的食物进入肠道后,胃就变成空虚状态,进行休整,等待下一批食物的来临。而在此过程中,消化过多肉食比素食需要耗费更多时间,会打破这种节律。
违犯饮食规律
“饮食自倍“的“倍”字,在《说文解字》注:“倍,反也”,“反,覆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倍字条下注云:“倍又通背”。如《荀子·天论》云:“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倍”在古时字义常同“背”,即背叛、违反之意。因此,在“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中,“倍”不仅指饮食过量,还可理解为对正常饮食规律的违背,如食无规律、偏嗜肥甘或暴饮暴食等。
《痹论》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即如果暴饮暴食、嗜食肥甘油腻,超过了肠胃原有的腐熟运化能力,食物会在肠胃内长停滞,痹阻于肠胃,进一步损伤肠胃的消化传导功能,出现一系列消化问题。当然《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论,也应包含饮食有节,不可过饥。
过饥过饱均可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生成。
《脾胃论》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无论外感还是内伤导致的疾病,脾胃最易受损,若此时加以饮食不节,因脾虚不能消谷,使脾胃运化失司,易内生痰湿,阻滞气血津液的运行,痹阻经络,甚则郁而化火,伤津耗气,加重机体正气的损耗,延缓疾病的恢复,甚至加重疾病或变生他病。如《素问·热论篇》云:“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伤寒论》提出“损谷则愈”。
“损谷则愈”出自《伤寒论》第398条:“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病后邪气已除,病已愈而尚见微烦,只因病为新愈,正气未复,脾胃之气尚弱,不能消化过多水谷,此时应减少饮食的摄入,而后疾病可愈。
提示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初愈或将愈之时,即使患者胃口尚可,也应节制饮食,才有利于机体恢复正气,促进疾病康复。
久病初愈或大病新愈而胃气羸弱者,予减食损谷之法,既利于调复胃气,又可避免饮食积滞。亦不能不问虚实,盲目用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