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丨厥

文摘   2024-12-24 20:43   山东  


《说文》中,厥:“发石也。从厂,欮声。俱月切”。

古籍中可见“厥”、“蹶”、“蹷”、“瘚”、“欮”几种字形,《内经》中统一为“厥”。

在《说文·厂部》:“厥,发石也。”无疾病含义。

“厥”字由三部分构成:

“屰”在甲骨文及金文中象倒人之形。“屰,不顺也。”(《说文·干部》)“屰,今作逆。”(《玉篇·干部》)

“欠,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说文·欠部》)“欠,欠伸。”(《广韵·梵韵》)

由“屰”和“欠”组成的“欮”当有气逆不顺,从上出的含义。“欮”在《广韵·月韵》:“发也。”《玉篇·欠部》:“掘也。”在医籍中早可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导引图题记》“满欮”,有气逆之意。

在“欮”上加“疒”即瘚,使之成为具有气逆特点的病名。

瘚,《说文·疒部》:“屰气也。从疒,从屰,从欠。欮,瘚或省疒。”《玉篇·疒部》:“瘚与欮同”。“厥”字应是由“瘚”演化而来。

除此还可见“蹶”、“蹷”,此二字为异体字。古人观察气逆重症多有跌仆、晕倒的现象,据此在厥上加“足”。终因本病之根本在气机不顺,所以蹶也渐用于气逆所致的其他疾病症状中。

厥病初指气逆之症,渐用作指气逆所致疾病。厥在《内经》作为症状多指手足冷、手足热、晕厥,病机皆为气逆,只因逆处不同、轻重不同、症状各异。如《素问·方盛衰论》:“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

《内经》中有关厥的病证种类繁多。《内经》将许多具有气机厥逆病机的疾病冠以厥的病名。

究其本质,厥的本义无外乎3种: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②肢体和手足逆冷;③气机运行失常。

病机主要是气机逆乱

①气机上逆:如《素问·方盛衰论篇》云:“气多少逆皆为厥”。此句指气的盛衰及运行的失常,皆可以导致“厥”的发生。

②两经之气相逆:如在《素问·奇病论》中:“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与《素问·五藏生成论》中的“咳散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这两条经文都是在说太阴、阳明二经经气上逆,所致的病位在肺。厥在此既可做为病名,也可做为病因病机。

③肝肾病变,气机失常:如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云:“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由气逆上行、固摄失守所致的疾病,病位在下焦肝肾。再如,《素问·脉解篇》:“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指的是肾气耗散而导致的气逆不顺,则舌喑足废,这是肾气虚的缘故。少阴经气不至而导致的气机逆乱。

神昏

在早期,“厥”字的本义有“跌倒”之意,由跌倒可引申为仆倒,昏仆、神志昏迷。如《素问·厥论篇》曰:“厥……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

另,《素问·解精微论》云:“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这里,第一个厥,指的是神志昏乱,故目无所见。而第二个厥,指的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病机而言。

“厥”与“逆”同义并列

“厥逆”一词,指气逆。“厥”有气逆之义,与“逆”同义并用,更加强调了气机逆乱的含义。

《素问·奇病论》言:“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指脑逆反寒所致的厥逆之证。

又如,《素问·腹中论》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此处“厥逆”一词也是当成病名来使用的,也是指气机的逆乱,但二者的症状完全不同:一个以头部疼痛为主,一个以胸颈腹部的胀满痛为主要表现,虽然病名相同,但症状有异。

病位+厥

《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再如,《素问·厥论篇》中的“巨阳之厥、阳明之厥、少阳之厥、太阴之厥、少阴之厥、厥阴之厥”与“太阴厥逆、少阴厥逆、厥阴厥逆、太阳厥逆、少阳厥逆、阳明厥逆、手太阴厥逆、手心主少阴厥逆、手太阳厥逆、手阳明少阳厥逆”,这些关于不同经脉“厥”或“厥逆”的命名方式,所指无非是经气逆乱所产生的不同病变。

然而,《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曰:“心脉……微涩为血溢、维厥”。维,四维也,手足厥冷是也。同样,《灵枢·五乱篇》言:“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四厥,所指也是手足逆冷。通过对以上经文的例举,无论是“臂厥”“骭厥”“踝厥”“骨厥”,还是《厥论篇》的诸经“厥”或“厥逆”,抑或“维厥”与“四厥”,它们都是用“病位+厥”这种方式来命名,此时的含义有二:一是表示经气的逆乱;一是表示厥冷、逆冷之意。

病性+厥

《素问·气交变大论》言:“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阴厥,指水运太过,阴气寒甚,也是寒冷之意。《素问·病能论》语:“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

《灵枢·经脉篇》足少阳胆经的主病中有“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杨上善曰:“少阳厥也”。此阳厥已不是之前所说的狂病,而是胆经热气上逆的沿经发热症状。用“病性+厥”这一构词法命名的,除“阴厥”“阳厥”外,还有“寒厥”“热厥”。

《素问·厥论》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这里“厥”指由于阴阳之气的偏衰,而产生气机逆乱所致的寒热病。

这一构词法下的“厥”的含义有三:①寒冷;②神志昏乱;③气机逆乱。

病因+厥得之于气者

如《素问·气厥论》中“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衊瞑目,故得之气厥也”,就是由胆热随气机上传于脑,所致的一系列病证。得之于风者,如《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经文中的“风厥”是指太阳经感邪发病,少阴与太阳相表里,受太阳经发热的影响,少阴经气因此向上逆行,令人烦满不解的这类病状的病名为“风厥”。这类“厥”的命名法则,都是由于前面的限定词为其病因而得名。

病状+厥形容发病突然

有《素问·大奇论》曰:“暴厥者不知与人言”。《素问·调经论》言:“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形容阳气鸱张,煎迫气逆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语:“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形容其状若尸如《素问·缪刺论》言:“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形容上逆之气清冷,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肾病者……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王冰注:“清者,谓气清冷。厥,谓气逆也”。清厥,清冷气逆。该病因肾阳不能温化,既有寒冷之意的清为病名,又有气机上逆的症状,所以,加入厥字。

证候+厥

“主证+厥”的命名原则,是指二者是主从关系,前面所指为主证。如痿厥、痹厥、痫厥。可释为痿兼厥、痹兼厥、痫兼厥,一主一从的关系。如痿厥,语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言:“脾脉……缓甚为痿厥”。《素问·异法方宜论》言:“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在痿厥病名中,厥意为手足冷,阳气不达肢末的手足逆冷的症状。

以上3条经文中,虽同为痿厥,但病因有异:或因虚、或因湿、或因逆。再如痹厥者,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金匮真言论》云:“冬善病痹厥”。此处,“厥”意为血气运行受阻,不通则痛,因而成痹,病位在肢端,而产生寒冷、厥冷。又如痫厥者,语出《素问·大奇论》:“二阴急为痫厥”。二阴”指手少阴心经。心经病变,发而为痫,神识昏蒙。

兼证+厥

指厥发生的同时,伴随着其它症状者,如伴疼痛之痛厥。《灵枢·经脉》言:“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综上,痿厥、痹厥中的厥为肢冷,因痿与痹的部位在肢端,故做寒冷解。而痫厥,病变部位在心经,心主神明,发为痫则神昏。

厥+病证

厥的这类构词法的特点是:厥放在首位,后面的词是要补充说明中心词的状态。厥气,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此句意为:逆气上行,满于经络,则神气浮越,去离形骸矣。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少阴在泉,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厥气上行者,乃寒水之主气,上乘于在泉之君火也。此处,厥气,即指上逆之气。厥疝,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此处厥仍作逆解。厥巅疾,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此处,“厥”是指上部邪气壅滞而下部正气不足,气逆上冲所引起的巅顶部疾患。“厥”仍释为气逆。厥聋,见《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此处言突发性耳聋、偏瘫一类的病变,是由体内气血紊乱造成的。厥,此处亦作逆乱解。此处的语汇为暴厥而聋,病机在前,病名在后。后世简化而称的厥聋,源于此。如《丹溪心法·耳聋七十五》言:“和剂流气饮,治厥聋”。

另,《灵枢·厥病篇》主要是对“厥头痛”“厥心痛”进行专门论述。这两种病,或是邪逆于经,经脉病变上干于头而致头痛,非头自痛;或是一经有病,经脉逆行,乘于心所致。是由他经气机冲逆致心痛,非心自痛。此处厥,仍作逆解。因此,在“厥+中心词”这种构词下的命名方式,所表达的含义,仅指上逆之气这一种含义。

整理自: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6年8月第31卷第8期,释“厥”,作者:彭榕华,高驰,段逸山

刊,内经厥病考释,作者:陈士玉,谢鑫

湖南中医杂志,《内经》厥证发微,作者许国振

推荐阅读

“魂魄”与“精气神”

河图医学

立表测影、移光定位与三阴三阳

《黄帝内经》“五十营”解读

营(荣)卫与气血

脉丨血脉与经脉

河图医学丨脾胃相合为“一脏”,居中为太极

黄帝内经丨阴阳二十五人

黄帝内经丨太少阴阳五态人

黄帝内经丨“泻方补员”与“泻员补方”

黄帝内经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与藏象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九宫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八风

黄帝内经丨标本、根结、根溜注入、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根溜注入”与“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六经血气多少

黄帝内经丨九针

黄帝内经丨“十二原”与“十二原穴”

黄帝内经丨五脏太少阴阳

河图医学丨脾为至阴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河图医学丨“脾为孤脏”释疑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天癸、胞宫、月经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奇恒之腑

黄帝内经丨聚沫则为痛

黄帝内经丨五体,皮、脉、肉、筋、骨

黄帝内经丨合治内府

黄帝内经丨卫气行——周期与模式

黄帝内经丨“治痿独取阳明”、“脾病而四肢不用”

黄帝内经丨胃不和则卧不安

黄帝内经丨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黄帝内经丨阳明何谓,两阳合明。厥阴何谓,两阴交尽。

黄帝内经丨魄门亦为五脏使

黄帝内经丨“四时五脏”平人脉、真脏脉

黄帝内经丨“痛”之病机

黄帝内经丨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黄帝内经丨胃为五脏之本

黄帝内经丨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营卫倾移,气血偏聚

黄帝内经丨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黄帝内经丨尺肤诊

黄帝内经丨色诊——见其色,知其病

黄帝内经丨人迎寸口脉法

黄帝内经丨三部九侯脉法

黄帝内经丨逆从、逆顺

黄帝内经丨肾为胃之关

黄帝内经丨五色,明堂,明堂藩蔽图

黄帝内经丨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

黄帝内经丨五轮学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黄帝内经丨四气五味、气味厚薄

黄帝内经丨九脏、十一脏、十二脏。膻中、三焦。

黄帝内经丨灵兰秘典,十二官之相使

黄帝内经丨四时五脏阴阳

黄帝内经丨阴阳应象

黄帝内经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黄帝内经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黄帝内经丨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黄帝内经丨天明则日月不明

黄帝内经丨百病生于气也

黄帝内经丨治病必求于本

黄帝内经丨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

黄帝内经丨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黄帝内经丨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黄帝内经丨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十月历

黄帝内经丨九九制会,太初历

黄帝内经丨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

黄帝内经丨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

黄帝内经丨《内经》十三方

黄帝内经丨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黄帝内经丨神、魂、魄、意、志

黄帝内经丨移精变气,祝由而已


“河图医学”学术交流,请联系:

青囊学社
河图医学,根在河洛。深入经藏,追本逐源,厘清五行源流,重整河图医学。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