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童丨吴茱萸类方的妙用探讨及临证应用举隅

文摘   2024-12-18 20:58   山东  


导读:现在我们对吴茱萸有一些偏见,认为这个药经常用不好,其实古人是用得非常广泛的!马新童老师认为,吴茱萸汤是个一级棒的方子,很多别人治不了的疾病,用这个方子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其中,“一、三、六、十二”的药物配比是关键,这个方子的剂量比例是不能轻易做更改的,因为它非常严谨,就像一个房子的框架结构,这样是最完美的。我们常常不停地加减,但很多的加减实际上是无效的加减,或者是画蛇添足。加减一定要合法度、合规矩,特别是一些标准规范的加减法,古方当中都有,储备多了,大脑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相应的联系,就能灵活应用。他让我们抛除掉一些自己的执念,用老祖宗的这些方法,如理如法地去做,做着做着,自然就上道了。马老师在文中展开讨论,列举了很多临床应用的例子,充分展现了吴茱萸类方的神奇疗效和丰富的适应症内涵。


大家都知道吴茱萸这个药,说有小毒。这个药我们经常用不好,因为我们对吴茱萸有一些偏见,而古人用吴茱萸用得非常广泛。特别是我们当前这个社会,我们吃的是啥?我们吃的是转基因的食品;喝的是啥?喝的牛奶里面有激素、抗生素这些东西。我们身体里面都是这些阴寒湿性的东西,而且我们经常熬夜是不是?而吴茱萸这个药,它有啥作用呢?你看,“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它有这么多的功效,而在《本草经集注》当中,“味辛,温、大热,有小毒。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这些和前面的一模一样。《本草经集注》是陶弘景根据七八个版本来解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所以叫“集注”。“去淡冷,腹内绞痛,诸冷、食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在《本草经集注》当中,又把吴茱萸的作用进一步升华了。


因为大家的层次都不一样,我们从最基础的开始讲起。“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宋本里面就到这为止了。桂林古本里面,把这个句号变成了逗号。“小半夏汤主之。”什么叫“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是喝了吴茱萸汤以后呢,反而更剧烈,呕吐非常厉害。大家见过这样的病人没有?也许大家没见过。我见过这样的病人,是我的两个学生,北京的两个学生。当时我在新疆工作,刚好到北京出差的时候。他说:“老师,我有一个病人把我搞得灰头土脸。我看到这个人呢,呕吐,‘食谷欲呕’啊。我认为他就是一个阳明虚寒证,我就用了吴茱萸汤。没想到的是,这个人呕吐没有止,反而喝完这个药以后,吐得一塌糊涂,吐得更厉害了,吐得人晕得都站不起来,只能在床上躺着。”他后来想了想,用了一个小建中汤,没想到吃完以后又吐了,他就始终搞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我说:“你不是背伤寒了吗?伤寒后面有这句话,“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他说:“老师我也看到了,后面没有解啊。”我说:“你看过《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吗?”他说没有。我说:“它里面用的是小半夏汤。根据你讲的情况,这个病人呕吐的有水。那么呢,我建议你用小半夏加茯苓汤,用这个方子。他就听取了我的意见,给病人用了小半夏加茯苓汤来解。他说:“老师,真怪,病人吃别的药就吐,吃了这个药就不吐!”其实这里止呕的是啥?生姜。那么,大家可能会问,马老师,我这里的吴茱萸汤也有生姜六两啊。生姜确实有止呕的作用,但是降逆的作用更好的是半夏,再加茯苓把里面的饮邪一去,气和水就给它分开了。所以,“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小半夏汤主之。”



所以你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有没有临床意义?太有临床意义了!我们好多研究版本的老师就说《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伪书,我是临床医生,临床医生是干啥?得把问题解决掉,对吧?我们经常干一个事情,我就问病人,你吃过带有吴茱萸的药没有?特别是一些经常吃药的人,他会说:“哎呀,我没吃过”。特别是这个病人一看,舌头上有水滑,而且这个病人经常后背有巴掌大的一块有凉飕飕的感觉,经常吃上东西爱打嗝的病人,我常常把吴茱萸汤和小半夏加茯苓汤一块合用。大家理解为什么了吗?原因就是这个病人如果吃了吴茱萸汤会呕吐,你怎么去处理这个问题?告诉你了啊,小半夏汤就可以呀!我们这里是活用了这一条。从那以后,有些病人一说他呕吐,我马上加半夏进去,马上这个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个吴茱萸汤,我认为是一级棒的方子。往往是别人治不了的那种病,你用这个方子,会让别人眼睛一亮啊。就四味药,这么简单?不是简单,是简约。你看这个药很关键,“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我的口诀就是“一、三、六、十二”,倍数。一,一升的吴茱萸;三,三两的人参;六,六两的生姜;十二,十二枚的大枣。“一、三、六、十二”我的学生都知道这个口诀,我一说“一、三、六、十二”,他就知道是吴茱萸汤的比例。一定要按照这个比例吗?一定要按照这个比例,效果最佳。


我们中医科学院现在多了一名中医的院士,大家知道是谁吗?这六十多年以来唯一的一个,仝小林。仝小林老师对糖尿病的认识研究非常深刻。我们国家对于糖尿病的诊断这些,他是主要的带头人。同时呢,他受到这个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的启发,发现用大剂量黄连的时候,60克黄连,降糖效果较好。甚至西医的化验指标,血糖啊、血脂啊、血液粘稠等等这些方面,他用中医的方法调整得非常好。所以,他在中医界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中医到底是看着化验单指标治,还是调整人体?但是我们现在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我认为他这种研究未尝不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他和古中医的思路方法是有一点差异性的。古中医的思路是什么?是以人体的生命状态作为它的最高标准,而不是以什么化验单,不太注重这个,只要保持人体的气化功能正常就可以了。那么现代医学里的好多东西,对我们中医的冲击也很大。比如说病人来了问你,说:“大夫,我吃了你的药我的血糖能不能下来?我的血脂这么高,血液粘稠度这么高,能不能下来?”是不是经常用这种语言问我们?我们经常这样回答他,你这个血脂高也罢,什么也罢,我们关注的点不在这。你说完了以后呢,那个病人嘴上会说:“嗯,好,你说的我明白了”,可心里想,你是大夫吗?你会治病吗?他会对你产生怀疑,对吧?是不是这样的情况,这不是很现实的问题吗?



那么,“一、三、六、十二”这种比例,是古中医发现的它的生命规律,一个节律。这个方子的比例剂量是不要轻易做更改的,因为它是非常严谨的。就像一个房子的框架结构,这个结构是最完善的、最完美的。我们仝小林先生,他就去做了一些关于药效、药量的对比。他经过五年的反复调查研究,发现我们古人的一两约等于我们现在的13.6克。我以前给大家讲过,按照司母戊大方鼎的这个去折算,大概一两等于15.625克。柯雪帆教授他们做的实验,结合历代医家的综合下来是13.6克。你看我刚才讲的这几个,第一个是15.625克的;第二个是仝小林他们做的是13.6克的,13.6还是13.8,反正是这个剂量的。我们民间的传承当中有7.5克的,大概是一两等于7.5克的;还有平常的我们一般按一两5克,或者3克折算,3克折算的是最普遍的。当时因为啥?特别是因为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写道,“古之一两,今之一钱”。这一说以后,全部的剂量变的偏小了。我们好多病人现在治不了,原因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的剂量。为啥说仲景的东西,江南诸师秘而不传,为什么?不传的是方子;更重要不传的是它的剂量。


在古本当中,好多传抄本当中,前面全是条文,最后面才有方子和剂量。为啥有人认为《桂林古本》是伪书呢?你看条文下面直接就有方子,比例剂量什么都有,他认为这个就是伪了,这是他认为伪书的证据之一。但是我是怎么想的呢?你看比如说,唐朝的人去仿造汉朝的东西,它是高仿嘛,结果仿造完以后,到了我们今天,我们就说是唐朝的真迹。大家能理解我话的意思吧?他有研究,也可能不是汉朝的东西,但在唐朝的时候就完善了。举个例子,至少也是在唐朝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了。我们很多的东西,说汉唐医学,爱这样说。其实到唐朝的时候,已经开始有点变化了,但是变化不是很大。到宋朝的时候,变化就非常非常大了。因为啥?因为一个国家的兴盛,对它的医学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你看秦始皇焚书坑儒,但是医书他没有焚,医书是活人之术,他没有把它烧掉。


那么,发现这个剂量以后,剂量对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后来仝小林教授他们研究发现: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小剂量就用3克、5克这种剂量;中剂量就用10克;大剂量就用13.6克、13.8克和15克。他们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小剂量效果不好,而中剂量和大剂量效果差不多。就说明一个问题,人体对很多东西都有一个适应的范围。大家能理解吗?从我们临床家的角度来看,就是我们要保证疗效,而且用的量越小越好。因为一个是保证不浪费药物,还可以保证啥呢?因为药量太大,要看人体的承受能力,能不能承受?我们讲究的是中道,最好是恰到好处,刚好能把这个问题解决。那么我们主张,用这个药的时候,一般来说用它的中量,但是一定要看你治的是啥病。比如说我们治一个头疼感冒拉肚子,就是很简单的一个病,你不需要用到那么大的剂量。因为张仲景当时好多方子是治急性病、天行病,非常危重的病。换句话来说,你这一付药不行,就要出问题。那么,我们经常用它,折它三分之一的量,那就是5,大概一两等于5克左右。一两约等于5克左右去折算,这是小剂量了。那么中剂量呢,大概就10克,一两等于10克去折算。大剂量的我们用到13点多克或者15克折算。我们常常用这几个剂量。有些时候,小孩用到3的折量;大人呢,小剂量的时候用5的折量,病重一点的10的折量,危重点的病人15的折量。特别是病房的病人,我们可以用到大剂量。大剂量的时候,不是叫他一次喝下去,是要分好多次,比如说日三夜三服,日三夜二服,日三夜一服,日三服,顿服等等,有不同的服药方法。


在张仲景的药方当中,服药次数最多的就是日三夜三服,次数最多的,6次。最少的就是顿服,1次。一般顿服的病都来得很急,比如说,“桂枝甘草汤,顿服”,什么意思?赶快喝了,你不喝就很容易出问题。比如说这个调胃承气,调胃承气有顿服法,还有分几次服的方法,顿服的肯定是急的。所以大家看它的服药方法、煎煮方法,非常重要。你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煎服法很关键。大家听明白了吗?要认真看煎服法,服药以后他会怎么样?比如说我们好多药要去渣重煎,小柴胡汤,对吧?叫去滓重煎法,或者叫去渣重煎法。一升二斗水,把它熬成6升,完了以后,再把渣子去掉,把6升水,浓缩成三升,一升大概是200毫升左右,也就是留下600毫升的水,分三次服用。这些方子,这些东西大家一定要注意。好多东西,疗效好不好,你如理如法地去做,你把你的一些执念抛除掉,你用老祖先的这些方法去做,做着做着,你自然就上路了。好多人呢,不停地加减,不是说不能加减,是加减一定要合法度、合规矩,很多的加减实际上是无效加减,或者是画蛇足。你加了那个药,反而有些时候效果还不好。为什么要加?其实是你心里不踏实,你对这个药方不理解导致的,有很多误解。



“呕而胸闷者,吴茱萸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你看少阴病也可以治啊,阳明的虚寒也可以呀,阳明病也可以治啊,对不对?阳明病多啥?胃家实是也。那么有没有虚寒呢,虚寒就要从太阴来论治。刚才用吴茱萸汤,吴茱萸汤归啥经?它归肝经、脾经、胃经、肾经,我们后世这样说。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没说它归哪个经,对吧?没说。这个脏结里面,“假令肝脏结,则两胁痛,而呕,脉沉弦而结者,宜吴茱萸汤”。在《涪陵古本》里面讲的是“左胁痛”。《伤寒杂病论》流传到今天,一共有十二个版本,有些版本一看就是假的,其他的可以认为是古传抄本的传抄、别本。


“趺阳脉微而弦,法当腹满,若不满者,必大便难,两胁疼痛,此为虚寒,当温之,宜吴茱萸汤”,经常有人说,“哎呀!我这两边疼”,你用柴胡剂吃了以后效果不好,他应该用啥?用吴茱萸汤。所以好多人说这大夫好牛啊!经方家。吴茱萸汤加荔枝核,竟然加了一味药就治疝气,它咋来的?“两胁下疼”,两少腹这痛,而那个荔枝核呢,取象取的是睾丸的象,加一个药,治这个病了。思路从哪里来?从经方而来,从象思维而来。他的条文在哪里呢?“两胁疼痛,此虚寒也,当温之,宜吴茱萸汤”。好多人稀奇,我的老师可厉害了,你看他写了这个东西那个东西。后面发现,是你读书不多,你要是读书多,发现他都是学古人的,没有什么创新。


我有一些学生,把我有些话变成语录。我们就是古中医的搬运工,我们把它搬运过来,你就灵活应用它就行了。方子很完善,你只需要灵活去用它,适当的加减,或者用原方,完全吻合的直接用原方就行。这就是后世医家争论的,到底古方能不能治今病。争来争去,玩的就是文字游戏了,没意义。古方可以治今病,但是一定要找到适合他的古方,古方当中全部都有。我有些学生以前光用伤寒的方子看病,有些病很复杂,他非要用那个方子套那个病,效果没他想象的那么好。就在反思,为啥?我说很简单,你为啥不到《千金方》里找呢?前面半信半疑,现在呢,坚决追捧。“哎呀!老师你说对了。我以前还觉得你说的是骗我的呢,没想到你说的是真话。”其实古方当中都有,特别是一些标准的规范的加减法,就和棋谱一样的,你真的会背了以后,看病非常快,熟能生巧,你的储备多了,大脑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相互的联系。



我们看看这个病人。“频繁的干呕、呕吐半年余”,大家看到没有?“巅顶痛”,这不是有了吗?“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对吧?“半年前因吃饭时被批评后经常出现干呕”。你看古人咋说的?“食无言,寝无语”有没有这句话?就是你要想活得好嘛,这是规矩。吃饭的时候不要说闲话,一说闲话,你的思路被你的话一引,特别是说一些不愉快的话。现在这个时代的节奏特别快,平常老公老婆在什么时候说话,就在吃饭桌子上说话。现在外面应酬多的时候,连吃饭桌子上都不说话了,是吧?吃饭时候说,都说些负面的东西,一说,老婆再叨叨两句,老公饭也吃不下去了。


你看,这是个女性,“半年前因吃饭时被批评后出现的干呕,呕吐胃内容物。严重时一天可以干呕一百多次”。西医诊断就是神经性的呕吐,勉强一查,这可能是个胃窦炎。我们常常说,他看到了啥他就说是啥,胃窦炎一定就呕吐吗?不是。什么叫神经性的呕吐?我们中医不这么认为。我们中医咋认为的?你看频繁干呕吧,呕吐吧,呕吐胃内容物吧,劳累后干呕、呕吐加重,胃里偶有哗啦啦的水声。哗啦啦的水声这是什么?中医学认为这是胃里有饮邪啊。“食欲差,喜凉食,心下痛,巅顶痛,大便质稀,日两次,精神差,面颊这个地方微微有点点红”,两颊微微的红这是什么问题呀?阳明不降对吧?“面色缘缘面赤”有没有?“缘缘面赤”就是葛根汤。这里主要告诉你的是什么情况,这是阳明的问题,病位先定到阳明上再说。“面颊色微红眼周色青”,眼周围色青,眼周围是啥?是脾土的肉轮的位置对吧?发青色是肝的色,灰色是水气上泛,舌边尖有红点,说明一个什么问题?里面有热,哪里有热?心,边有水,水和热在不同的地方停聚着。“心下按压痛”,这时候我选了一个吴茱萸汤。首先,吴茱萸汤合小陷胸汤。因为他心下这里按压这里有痛,有夹杂症,明白了吧!看病最难看的是啥?治伤寒难;治伤寒不难,治伤寒的兼症难;治伤寒的兼症也不难,治伤寒的夹杂症难;治伤寒的夹杂症难吗,相对而言,坏症更难治,一层比一层难。而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见到的是伤寒的啥?有些的是兼症,有些是夹杂症。到我那里,好多一些坏症的人多。治来治去治不了,都到我那去。完了以后还说,哎呀,大夫,我就听说你看病看得好啊!你就是救命稻草,非你莫属!道德绑架我们。我经常说,我们不是神仙,保证不了。能不能保证我好啊?保证不了,谁也保证不了你。


吴茱萸汤合小陷胸汤,合了小半夏加茯苓汤加枳实。加枳实就是小陷胸加了个枳实,完了以后呢,吴茱萸合小半夏加茯苓汤。为啥我要这么用呢?因为刚好好多药是相似的,你看我用了三个方子,实际上呢,药味还很少。三个方子,可能大家觉得很奇怪,这里有个干姜皮,干姜皮就是生姜,我们这么写就是生姜。现在看病挺麻烦的,现在姜啊、枣啊,有些药店不让进,它是食品。姜我们用的是新鲜姜,对吧?我问为啥不让进姜,他说没有发票,不能报销。人为因素搞了很多和我们看病没关系的事情。比如现在药里面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里面需要鸡蛋。药店肯定没有鸡蛋,你回家可以找来对吧?有些人,那个药就在这熬,药房里面没有姜枣,怎么办?经常给病人讲,旁边超市买一点生姜,买一点大枣来。以前我在一家医院当大夫,那时候不能进这些药,那怎么办呢,他还要在这熬,我就拿了一筐姜。后面我们周围前面的那个菜市场,小商小贩,一家伙姜就涨价,为啥涨价?都去买姜。后面来了个大老板,说你们这个医院没有姜,这样吧,我给你们买几箱姜放在这里给老百姓用,不要钱。挺好玩的!合理的不合法,合法的不合理。还有好多新鲜药物,我们要去采集效果更好。现在这样的话,别说新鲜药了,干药好多都不到位。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吴茱萸,吴茱萸我们要用啥?什么样的吴茱萸最好?中花是吧,中花的吴茱萸最好。所以,一个医生不知道药,反正是挺麻烦的。



你看“服药3剂,干呕、呕吐次数明显减少,只有劳累后才出现干呕,食欲明显好转,巅顶痛消失了,按压心下疼痛消失了,精神状况……”——这么快嘛,挺好!“胃里偶有哗啦啦水声,大便稀,日两次”——这是服了三付药的结果。我们那个方子你看,一两用了几克?一两等于几克的折算?5克的折算。像平常你给人看病的时候,按5的折量就可以,足够了。你看看再轻浅些,你用3的折量,可以用,完全可以用。大家理解话的意思没有?大家现在有个情况,就是认为吴茱萸的量越大越好,那不一定,一般的小病小灾足够用了。我把很多药都去掉了,把小陷胸汤和枳实去掉了,就是吴茱萸合小半夏,效专力宏一点。


前两天有一个人来找我,我们就开的这个吴茱萸汤。这是个女性,她的特点是啥?血压高,吃降压药血压仍然高,特别是季节气候交替的时候,不能紧张,不能焦虑,不能有事,一有事晚上就睡不着觉,保证头顶疼。头顶疼严重的时候,两边、前额也疼,主要是颠顶疼,刚刚有没有颠顶疼?没说颠顶疼,就说头痛。吴茱萸汤的特点是啥?我告诉大家这疼,这疼,这疼,都可以用吴茱萸汤,为啥?我刚不说了嘛?归肝经、胃经、脾经、肾经。这不是阳明胃的位置吗?这不是少阳胆的位置吗?波及到了,这不是厥阴肝的位置吗?像这些地方疼,而且经常迁延不愈,我给你讲,用吴茱萸的病人都有个特点呢,要不眼圈这里青黑,还有山根这里或者是年寿这个地方,这个人手一伸出来的时候,好多血管是青的,舌头一伸出来一般都是发紫的,像这样的病号,一看发青色,而且颜色抟聚的人,这样的病人就很容易出现形质上的病变,这样的病人就可以用。


刚才那位老阿姨,当年我给她开45克的吴茱萸,现在我给她开15克就管用了。当时她血压非常的高,吃45克的吴茱萸,吃一顿的时候,当天晚上,她说:“你的药太灵了,吃一顿,血压就下来了。”好多时候,说我们中医降压不好降啊,其实好多东西,方法技巧都有。我们不是为了降压而降压,降压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是叫她怎么样?身体处于一个更好的生命状态,反复讲是这个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血压是波动的,有两个高峰期呢,现代医学是不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这些知识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所以你量血压,一般早上量一次,下午量一次,对吧?量两次呢,我们看一下她高峰期是什么情况。


有人说老师,你咋说出来的?我是根据《内经》,我是根据《伤寒》,第三个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我们全部把它归纳,取象类比的方法,发现就是这样的。这个吴茱萸汤效果是非常神奇的,一般来说,吃一付药就会有效,差一点三付药,如果吴茱萸类的方子吃了三付药以后一点没效,那么对不起,你很可能看错了。因为我一付药的剂量,吴茱萸用的15克,那么三付药,就算我三付药,如果按照张仲景的剂量的话,大概是45克了,50克左右嘛,对吧?一升吴茱萸50克左右呢,就算45克,我三天叫他把这付药喝完了,他或多或少都会有效。所以我们临床家常常有句话是“伤寒不过三”,啥意思?开伤寒的方子,一般有没有效,三天就可以看出来。其实我们就是把一天的剂量分成三天来吃。



古人爱说“覆杯即效”,还有“一剂知,二剂已”,爱说这句话。“覆杯而效”,喝个茶,杯子扣下来,就好了,一般就是轻浅的病,感冒、头痛、拉肚子这些病,吃完了马上就觉得好多了。我个人觉得,其实中医中药反而在好多比较偏远、相对落后的地方,会更加地好。那里缺医少药,没那么多事,没那么多检查,你来了以后,就干扰少。反而越是大的地方干扰多,这个对肾有损伤,那个对肝有损伤,等等等等,一大堆说法。是不是那样的情况?包括好多那些东西,我有我自己的看法啊,有些是讹传,有些本身就是错误的,但是药典里也那么写,结果导致我们医生都没法看病。我经常拿着一个章子,踏章子。附子半夏、海藻甘草、甘遂半夏,天天踏这个章子,吴茱萸超量,搞得人挺烦的。张仲景不超量,我就超量啊?但是他会说不抓,以后我按3的折量,跟我的学生说吴茱萸开9克,也不抓,细辛有毒,吴茱萸有毒,附子还有毒。没事情干吃毒药吗?那肯定是有这个病才吃这个药嘛,对不对?没这个病,吃这个药干啥?现在网络非常发达,我们现在好多有文化的人真可怕!网上随便去搜,一搜,啊,细辛有毒。哎呀,吴茱萸有毒,你开个吴茱萸汤,别人就会说,这个大夫心可狠了,下的净是些毒药!是那回事吗?你看看。其实有很多的问题,所以,现在医疗改革,有人说我们中医的春天来了,其实这个春天啊,我觉得是还刮着风、下着雨,有些时候还有冰雹呢,大家要学会保护自己。


本文转载自“中医家”,作者/马新童。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青囊学社
河图医学,根在河洛。深入经藏,追本逐源,厘清五行源流,重整河图医学。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