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松丨妊娠恶阻用药琐谈

文摘   2024-12-30 19:49   山东  

妊娠恶阻轻者恶闻食气,脘闷不舒;重者可呕恶频作,饮食难进,严重影响母体的健康与胎儿的发育。兹就临证治验,琐谈以下几点。

脾虚胃寒伏龙肝功著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必赖脾之阳气为动力。中阳不足,脾虚胃寒。复因孕后冲气充盛,冲脉隶于阳明,冲气上逆犯胃,则恶心呕吐,阻隔饮食。辛温之药,以脾虚胃寒家所喜。黄宫绣云:“伏龙肝久经火熬,则土味之甘已转为辛,土气之和已转为温矣。”味辛散逆以醒脾胃,性温暖胃以和中州,若配姜、夏、藿香等醒脾开胃、降逆止呕之品,其效益佳。

【例1】李某某,32岁。妊娠2个半月,自停经40天起,即饮食少思,进食稍多则恶心呕吐。近20天来,逐日加重,食入不久即阵阵呕吐,食出未化,吐尽方安,面色㿠白。舌质淡红、苔薄白滑,脉沉细弱。证系脾虚胃寒,不能运化。治宜温中降逆,醒脾开胃。
伏龙肝60克,藿香、半夏、生姜各9克。
先取伏龙肝水煮,待澄清后代水煎药。服药1剂,病势大减,3剂后呕恶尽止,知饥思食。

痰滞中州枇杷叶效彰

脾为生痰之源。中州土虚,运化失职,则痰湿内停。孕后血壅气盛,冲脉之气上逆,益碍脾之健运,故痰滞中州,颇为常见。枇杷叶和胃下气,气下则逆降痰消,胃和则呕定哕止。《本草用法研究》云:“枇杷叶,其性善降,气降则痰下,痰下则逆者不逆,呕者不呕。”常配半夏、竹茹、生姜等味以助祛痰止呕之力,并伍枳壳、陈皮等理气之品,盖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矣。

【例2】王某某,36岁。怀孕3个多月,近2旬来头晕体倦,呕恶厌食,吐液黏稠,胸闷脘痞,饮食不入,靠补液3天。苔白腻,脉沉细弱。脉证合参,乃因痰湿内停,阻滞中州为患,治法当和胃降逆,祛痰理气。
枇杷叶30克,姜半夏、竹茹各12克,生姜15克,炒枳壳、陈皮、旋覆花各9克,沉香3克
水煎分次频服。服药1剂后呕吐即止,3剂后诸症全消而告痊愈。

阳明土虚宜通补兼施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阳明土虚,理宜以补为治,但孕后冲气充盛,一味填补,则反而助邪。胃气虚弱,不任受纳腐熟之职,运用通补兼施之法,寓通于补之中,有通有补,养正祛邪,通不碍胎,补不滞邪,方为合拍。

【例3】卢某某,27岁。以往月经正常,今58天未汛。近1周来食纳少思,乏力懒动,头晕思睡,胸闷脘痞,呕恶欲止,大便稀薄,神倦,面色苍白,夙有胃病腹胀及肝炎病史。舌淡、苔白,脉沉数无力。证属阳明土虚,拟主补益,辅以通降。
大力参、黄芩各3克,炒白术、茯苓各10克,厚朴、竹茹、醋香附、陈皮、姜半夏各6克,砂仁、甘草各1.5克,生姜3片。
水煎分次频服。连进3剂遂瘥。

犯胎之药有故则无殒

妇人受妊,昔贤列出不少忌服药物,如茅根、附子、半夏等数十种之多,医者多远而不用。药物之性,各有所偏,无药不可以安胎,无药不可以伤胎,贵在用之得当,无需拘泥。只要用之得宜,不但无损伤胎儿之虞,其效反而愈捷。如半夏一味,《妇人良方》谓:“半夏有动胎之性,盖胎初结虑其易散,此不可不谨也。”临床上斟酌投之,却效如反掌,亦未见有动胎之弊。此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意。
【例4】阎某某,36岁。受孕2个多月,呕恶频作,恶闻食气20余天,伴头晕善倦,溺少便干,近8天来,又口渴喜冷饮,并于呕恶时鼻窍出血。舌赤、苔黄,脉象滑数。此乃热盛阴亏,冲气上逆之证,其鼻衄者乃热邪所迫,血随气逆之故。热者须清,亏者宜益,逆者当降,故立法清热凉血,益阴降逆并施。
茅根50克,生地黄、藕节各30克,沙参、麦冬、竹茹各15克,石斛12克,黄芩、栀子、半夏各9克,生姜6克。
3剂后除偶有呕恶外,余症消失,继服2剂,诸恙悉平。(郑基国整理)

本文摘自吴章穆主编,浙江中医杂志社编《百家名医临证经验》,特表致谢!


青囊学社
河图医学,根在河洛。深入经藏,追本逐源,厘清五行源流,重整河图医学。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