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读书会丨《六节藏象》与河图医学

文摘   2024-12-27 18:19   山东  

素问·六节藏象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应为地,见注解)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岛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帝曰:有不袭乎?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太素》作少)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太素》作太)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河图医学

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受道家、《周易》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以阴阳为基点而发生和创建的。

传统医学大致有三类:一是以阴阳二分为基础的河图医学理论体系;二是以阴阳三分为基础的三阴三阳理论体系;三是以三阴三阳与生克五行相结合的五运六气理论体系。

河图医学理论体系,是依据河图图式建立的一种自然环境的四时、四方与人体五脏之间相通应的医学理论体系。

四时五脏(方位、五行)阴阳

藏象的核心根基是“五脏”,我们研究的就是五脏的关系。

五脏的关系主要就是受四时方位影响。

方位:中位与四方


古人为了获取准确的时间,而立表测影,在立表测影的过程中测得了准确的东、南、西、北四正方,并且与“中”一起组成中国人独特的方位体系,除了包含基本的空间观念的知识外,对传统政治及文化体系的影响也极为深远,以“中”为尚的哲学思想出于斯,以五为进制的五行学说的建立亦出于斯。
古人在立表测影的观察中产生了“中”字,从早期的甲骨文及金文的字形上来看,中表示的实乃测影之表,与中相对而言的就是东、南、西、北四方,“中”立于四方之中。受此影响,殷的政治中心就位于四邦之中,而称“中商”。
这里我们要补充再说一下“方”,现在许多书里提到方位的时候,往往都说“五方”,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方”强调的是与中央相对的东、南、西、北四极。因此只可能有四方,而不能把中央拿来与四方合称五方。

中位决定四方,中位与四方并不在一个层次,因而也不应该同等对待。有的书本将中位与东西南北四方,合称为五方,是大错特错了。再强调一次:中是位,不是方,中是四方的决定和确立者。

中位决定四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观念。中位,一般是这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即首都所在地,它是周边边疆的支持、控制中枢。中枢与边疆:中枢是主,边疆是从,两者是从属关系。

四时:因时而变,变动莫大乎四时

河图医学四时五脏阴阳的具体内容:

一,五行与方位的配属关系:中央配属土,木与东配、火与南配、金与西配、水与北配;

二,五行与四时的配属关系:中央土为尊,王四季,也就是说其无专门的季节配属,木与春配、火与夏配、金与秋配、水与冬配;

三,五行与四象的配属:这里四象可以是太少阴阳,也可以形象的说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具体来说,木居东为少阳配青龙,火居南为太阳配朱雀,金居西为少阴配白虎,水居北为太阴配玄武,中央土在《内经》被认为是“至阴”;

四,在河图五行模式下,五行莫贵于土,可以认为土为其他四行生气之本源,也同时是其他四行运行之枢纽,后人总结为“四象五行皆籍土”,这样就形成了土居中斡旋为生气之本源、气机运行之枢纽的态势。

这样外四行围绕中土,金木交互回环,水火上下交济,具体来说,木自左而升发,金自右而收降,二者龙虎出入、升降相因,水自下而上,火自上而下,二者上下交感水火交济。将五行与人体五脏相配属以后,自然形成了脾胃居中斡旋为后天人体生气之本源、气机运行之枢纽,而肝升于左而肺降于右,肾水上济而心火下温的上下交济态势。

六节藏象的主要内容

《六节藏象》首先讨论六六之节与九九制会,以明天之度、气之数,次后讨论脏象学说,故篇名六节脏象论。

论述日月运行以成岁的一般规律,及人与这种规律的联系。

天人相应,因时而变。

六六之节与五运十月历(链接)

九九制会与太初历(链接)

古代历法丰富多样

《六节藏象》介绍了五运六气的疾病内容,介绍了运气失常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六节藏象的时序,是五季。

春、夏、长夏、秋、冬

五季的争议,长夏指几月。季夏长夏有别?

五季均分

一年均分五季,序位上木为首,土居中,对四时置而不论;如《管子·五行篇》中说“日至,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戊子,土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庚子,金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壬子,水行御……”此处以冬至日开始,至下一个冬至日为一年,将一年分为五等分,每份七十二日,配以木火土金水。这种分法在《黄帝内经》运气学说中亦有采用。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

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

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河图医学强调的时序是四时之序

春、夏、秋、冬

变化莫大于四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四时之序是《内经》提到和应用最多的时间周期变化,有时候提到季夏长夏仍称四时,原因在于,以四时分法为基础,在夏季中分出一季,本质仍坚持四时。

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四时之序

河图医学强调时序的影响,因天时而变,此天时就是四季,且是完整的四季,土寄王于四季,而非季夏或长夏。

《六节藏象》的天序更多的是五季均分。

藏象何如?

四时五脏阴阳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太素》作少)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太素》作太)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心、肺、肾、肝,配夏、秋、冬、春,没有单独提到脾的季节时位,此与河图医学坚持的四时“四时五脏”思想一致。

关于五脏阴阳,《六节藏象》以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太阴,肾阴中之少阴,肝为阳中之少阳。同时特别以脾统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归为土类,属至阴。

而《九针十二原论》和《阴阳系日月论》中以肺为阳中之少阴,心为阳中之太阳,肝为阴中之少阳,肾为阴中之太阴,脾为阴中之至阴。

两说的不同主要是肺、肾两脏的阴阳属性不同。以传统易学四象的太少阴阳来看,本篇或如《太素》文字有误,或为不同学说。从河图医学角度,当以《九针十二原论》、《阴阳系日月论》二篇的说法为宜,即:肾为阴中之阴的太阴,肝为阴中之阳的少阳,心为阳中之阳的太阳,肺为阳中之阴的少阴,脾为阴中之至阴。

脾为何为“至阴”

以河图图式说明五脏所在的方位和主时,就是心上(南)主夏,肾下(北)主冬,肝左(东)主春,肺右(西)主秋,脾居于中主四时的四时四方一位五脏体系。

在五脏与四时的相配中,肝心肺肾四脏分主春夏秋冬四时,只脾居中无时所主。位中央属土主四时的脾脏,其是五脏之一,属阴,又位于人体的中心,太极之位,依据道家的内阴外阳思想,即内在的隐藏的属阴,外在的显露的属阳,并且内在的属阴的能生成并决定外在的属阳的,所谓阳生于阴,脾位于太极之位能资助和支持周围四脏,所以《内经》就将脾的阴阳属性定规定为阴中之至阴。

此至阴之类,皆通于土气

《六节藏象论》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腑称为仓廪之本,也归属为至阴之类,并都通于土气。又如《灵枢•本输》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素问•五脏别论》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这样看来,胃是统领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来完成传化水谷并排泄糟粕的,脾是化生并转输水谷精气的。脾胃相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糟粕的排泄,因而将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都归于至阴之类而通于土气。

《内经》让此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等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而不与“长夏”有关联,说明本篇这段话所主张的是土主四行、脾主四时,强调脾胃重要性和主导性,也就是河图医学的基本观念。

《内经》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归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实际上剥夺了这五腑与其脏的表里配合关系,将这五腑由胃来统领,由胃气来主持和统领它们的生理机能,也是河图医学所主张的理论。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说争论由来已久,可谓众说纷纭,有学者甚至否定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认为本句非经文原有,纯系后人所增。

由此可看出胆的特殊地位

《灵兰秘典》十二官之相使说旦为“中正之官”。

“中正”作为官名,首见于魏晋时期。《三国志·魏志·陈群传》言:“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中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此中所说的“九品官人之法”就是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其核心是在州郡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任大小“中正”,以家世、道德、才能为标准品评各州郡人士。“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作出的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据家世、才德作出的评论称为“品”,品共分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中正”评定的品第与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中正之官负责品评、决定着其他官吏的去留,岂不是“决断出焉”?胆作为中正之官,把握着选拔官吏的大权,岂不是“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可能因为胆的特殊与重要,所以胆又为奇恒之腑,而道家更是将胆神与五脏神并列,而有“六神无主”的说法。

大多数医家和学者肯定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并从不同角度对"怎样取决"进行了阐释。

王冰注云:"然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以胆为中正、主决断立论。明代马莳也沿袭了王冰的观点,指出:十一脏之所以取决于胆,主要是《灵兰秘典论》所说的"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的缘故。

李杲则从天人相应观点着眼,认为"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

张志聪在《素问集注》中也说:"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故取决于胆也"。

张介宾《类经》怎认为:"足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亦日中正之官,又曰奇恒之府,所以能通达阴阳,而十一脏皆取乎于此也"。张氏认为,十一脏取决于胆,主要是因为它位"半表半里",能"通达阴阳"。

“十一脏”与“土”脏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十一脏"的问题。就《六节藏象》原文来说,在胆之上只有10个脏器,所以为了圆其说历代注家不得不将胆本身也包括进去,这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对此,对此有学者指出'十一'乃'土'字之误",就字形来说'土'字误作'十一'是可能的"。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句是紧接在"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之后。

所谓"至阴",指脾无疑,"至阴之类"则是上文脾所包统的传化五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通于土气",寓指它们均具有"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的功能,既然这6个脏器皆"通于土气",因此,将它们称为"土脏"也是顺理成章。

取决于胆

六腑的总体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五脏别论》)、"化水谷而行津液"(《灵枢·本脏》)、"受水谷而行化物"(《灵枢·卫气》)。

胆属于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同时胆又是一个"藏而不泻"的奇恒之府,参与机体消化水谷的过程。

总结来说胆决通"土脏"的表现有三:

一是胆藏之精汁决泻于胃肠以助消化;

二是胆气通决以维持腑气的通降;

三是胆内寄相火,参与腐熟水谷。

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等"土脏"的功能须赖胆之决通疏泄,这是很有道理的,故《六节藏象》言凡“土”脏取决于胆。

凡“土”脏取决于胆的临床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这五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的病症,多是饮食物及其糟粕等排泄物不能通下排出的病症,甚至包括胆的病症,也多见以胆汁的不能通畅排泄为主的病症,如胆囊炎、胆石症等,都可以调理胃气的通降来治疗。胃气通降则肠道通,糟粕得以排出,并促动胆汁的分泌排泄;胃气通降则三焦膀胱通调,汗尿得以排泄。因此,《内经》不仅重视脾的作用,也十分重视胃及其他四腑的作用。脾与胃共济协调,方能发挥其在五脏阴阳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作用。

临床中胆病多从肝论治,但在临床实践中却是以肝胆脏腑相合理论来作为指导的。

肝胆同治

肝在五行属木,秉东方风木之气而生,故谓之风木之脏。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胆附于肝,藏精汁,主决断。胆为“中精之府”,所藏精汁来源于肝,故胆汁盈亏取决于肝。“胆主决断”。胆犹如春天少阳生发之气,春气发生,万物生长;胆气升发,各脏腑的功能方能旺盛。

木气冲和,胆气升发,共主疏泄。肝木冲和,气机条畅,脾胃健运。肝气盛,胆汁盈,泄于小肠以促脾运。胆气升发,推动木气之疏泄。肝胆互济,肝主谋虑,非胆不断,又表明两者彼此互助的密切关系。所以肝的生理功能正常发挥,就需胆的通力协作。

病理上,肝病常累及于胆,胆病亦常波及肝,所以说肝胆常同病。由于肝胆功能特点各不相同,故病变时有不同的证候表现,但两者可相互影响,肝胆同病。

以胆附于肝,肝为风木之脏,胆主春生少阳之气,“肝木所生之火,藏于胆腑,是谓相火”,风木疏达,相火不亢,木气冲和条达,气血流畅,筋脉柔和。若胆火过亢,是为壮火,扰于肝木,风火相煽,亢逆变动而化风,眩晕、震颤、抽搐动摇之症由生。

肝气郁结,胆失疏泄。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疏泄不及,则影响胆汁分泌和排泄,肝气虚则胆汁少,肠胃水谷不化;或肝气不疏,胆汁郁遏不泄,则见胁肋胀痛,腹胀,厌油腻。若肝气亢逆,又可使胆汁上溢或外溢而见口苦、黄疸等。反之,中焦湿热郁遏,影响胆汁排泄,胆汁郁积,则肝气不舒,疏泄不畅而致肝病。肝虚胆怯,意无所定。

《素问·奇病论》说:“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指出肝胆相互为用,对思维活动的影响。肝病及胆,或胆病及肝,往往有神志的异常变化。如肝虚可见“悒悒不乐”,“惊悸不安,如人将捕之”之状。肝虚则胆怯,而见畏怯、恐惧、不寐、善叹息或虚烦不眠等。因此,对上述病变的治疗又须从肝胆论治。

肝胆常同病,肝胆病必同治。

百病生于气也

《素问·举痛论篇》: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气机与升降出入

气在人体周流不息,气的运动即“气机”,其运动的基本形式可概括为———升降出入,离开升降出入,人的生命活动也将停止。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人体的升降出入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

《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具体来说,心居上主降,肾在下宜升,即心火下降以温肾水,肾水上升以制心火,如此协调配合,水火既济。肝主疏泄以升为常;肺司呼吸以降为顺,肝升肺降则呼吸正常。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受纳,宜通降,脾胃同居中焦,脾气上升,胃气下降,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

气机失调则百病丛生

气机调畅是机体生命的原动力,“百病生于气也”的观点说明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势必百病丛生。

在病理情况下,必须注重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

六腑宜通不宜滞,每因气机阻滞、传化失职而起病,六腑以通为用,降而为和。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肝胆同治,肝主疏泻,从肝调气

疏泄不及,肝郁不舒,治当舒肝。

肝气郁结始在气,继必及血。肝气郁日久化热化火,耗伤阴血,病重在血。治当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方用逍遥散。

逍遥散原方组成为:甘草半两,当归、白茯苓、白芍药、白术、柴胡各1两,共6味,制成粗末,每服2钱,烧生姜1块,薄荷少许,水一大盏,同煎到7分,去滓热服。从其用量而言,属“轻剂”,每次仅服2钱。而现一般用汤剂,用量较大。

用量轻,合其轻清宣泄之目的,其效多佳。

疏泄太过,肝气亢奋,治当柔肝。

肝气亢逆,气机逆乱,气血上涌,或横逆乘脾犯胃,或挟胆火而动致胆汁上逆或外泄,情志表现为急躁易怒等。方用柴胡疏肝散,调理肝用。

柴胡疏肝散方见《景岳全书》。

方中柴胡、陈皮、枳壳、香附四味皆以调气为主,但行气药辛燥升散,为防伤及肝体,复用川芎、白芍、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主和血走散;白芍敛阴,伍甘草可酸甘化阴,且能柔肝,阴柔以制肝用,防止疏散过甚,为治肝气过用之常用方。

逍遥散和柴胡疏肝散皆是据四逆散之立法化裁而来,为疏肝理气之常用方,但所主病证同中有别。

柴胡疏肝散重在气分,调气为主,主肝用为病,兼顾肝体,故常用于治疗肝气疏泄太过之病证。消谣散则顾及血分。二方皆有柴胡、白芍,一为气药,一为血药;一主辛散,一主酸收;一主行气,一主养血。配伍得当,能调肝用,补肝体,使肝之体用俱舒。

柴胡、白芍的用量与配伍调剂也颇有讲究。二方虽皆用柴胡、白芍,但用量有变。逍遥散中白芍量少于柴胡,而柴胡疏肝散中白芍量大于柴胡。逍遥散主治病及血分,用白芍酸以收敛,当归甘以温补,敛阴补血,补肝体。但肝郁病起疏泄不及,以柴胡疏其肝用,酸收太过则滞碍肝用,故芍药用量少于柴胡。柴胡疏肝散重在调气,主治肝之疏泄太过,故用柴胡配枳壳、陈皮、香附调气为主,但恐其辛散之性又往往损伤肝体,伤肝之阴血,故需配白芍等补血养阴之药以柔肝。

是以白芍用量大于柴胡,酸以收之,以防疏散太过。两证两方同用二药,但病机不尽相同,故可通过调整二药用量比例来应对之,使疏而不散,收而不滞,体用兼顾。方虽寻常,药无大变动,往往以平淡制胜。

推荐阅读

“魂魄”与“精气神”

河图医学

立表测影、移光定位与三阴三阳

《黄帝内经》“五十营”解读

营(荣)卫与气血

脉丨血脉与经脉

河图医学丨脾胃相合为“一脏”,居中为太极

黄帝内经丨阴阳二十五人

黄帝内经丨太少阴阳五态人

黄帝内经丨“泻方补员”与“泻员补方”

黄帝内经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与藏象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九宫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八风

黄帝内经丨标本、根结、根溜注入、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根溜注入”与“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六经血气多少

黄帝内经丨九针

黄帝内经丨“十二原”与“十二原穴”

黄帝内经丨五脏太少阴阳

河图医学丨脾为至阴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河图医学丨“脾为孤脏”释疑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天癸、胞宫、月经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奇恒之腑

黄帝内经丨聚沫则为痛

黄帝内经丨五体,皮、脉、肉、筋、骨

黄帝内经丨合治内府

黄帝内经丨卫气行——周期与模式

黄帝内经丨“治痿独取阳明”、“脾病而四肢不用”

黄帝内经丨胃不和则卧不安

黄帝内经丨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黄帝内经丨阳明何谓,两阳合明。厥阴何谓,两阴交尽。

黄帝内经丨魄门亦为五脏使

黄帝内经丨“四时五脏”平人脉、真脏脉

黄帝内经丨“痛”之病机

黄帝内经丨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黄帝内经丨胃为五脏之本

黄帝内经丨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营卫倾移,气血偏聚

黄帝内经丨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黄帝内经丨尺肤诊

黄帝内经丨色诊——见其色,知其病

黄帝内经丨人迎寸口脉法

黄帝内经丨三部九侯脉法

黄帝内经丨逆从、逆顺

黄帝内经丨肾为胃之关

黄帝内经丨五色,明堂,明堂藩蔽图

黄帝内经丨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

黄帝内经丨五轮学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黄帝内经丨四气五味、气味厚薄

黄帝内经丨九脏、十一脏、十二脏。膻中、三焦。

黄帝内经丨灵兰秘典,十二官之相使

黄帝内经丨四时五脏阴阳

黄帝内经丨阴阳应象

黄帝内经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黄帝内经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黄帝内经丨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黄帝内经丨天明则日月不明

黄帝内经丨百病生于气也

黄帝内经丨治病必求于本

黄帝内经丨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

黄帝内经丨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黄帝内经丨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黄帝内经丨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十月历

黄帝内经丨九九制会,太初历

黄帝内经丨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

黄帝内经丨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

黄帝内经丨《内经》十三方

黄帝内经丨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黄帝内经丨神、魂、魄、意、志

黄帝内经丨移精变气,祝由而已

黄帝内经丨厥

黄帝内经丨穴、腧,节、交、会

黄帝内经丨生病起于过用


“河图医学”学术交流,请联系:


青囊学社
河图医学,根在河洛。深入经藏,追本逐源,厘清五行源流,重整河图医学。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