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
储成君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作者简介:
储成君(1992—),男,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论文相关信息
中图分类号:
D26;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24)03-0067-10
DOI:
10.13216/j.cnki.upcjess.2024.03.0009
摘要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理解中国共产党谦德的建构逻辑需基于三个维度:从文化渊源而言,中国共产党不仅赓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谦德的合理内核,还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述谦虚品格的理论智慧;从历史逻辑而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都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优良作风视为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的精神护堤,为持续开创历史伟业提供了精神动力,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从当代价值来说,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谦德,是贯彻发展群众史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条件,是提高与时俱进能力的现实保障,是凝聚力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
关键词
谦德;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谱系中,谦德被赋予了极高地位。 “《谦》,德之柄也。”(《周易·系辞下》)即 《谦》卦将卑己尊人、虚心进取视作道德根基。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而且始终注重传承发展中华传统谦德之精华,将谦虚视为永不懈怠、奋力前进的思想前提,为确保我们党永不骄傲自满、不断创造历史伟业提供了精神动力。从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将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作风作为“两个务必”之一提出,到2022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三个务必”的一个重要维度提出,都一以贯之地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作风,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赓续艰苦奋斗血脉。在新时代,继续弘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谦德,无疑有助于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但当前学界对中国共产党谦德的研究成果寥寥,与其所具有的重要性极不相称。中国共产党不仅接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谦德的精华,还促成了谦德的现代转型。为了全面认识、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谦德核心要义,深刻领悟并在具体实践中传承和践履谦德的本质要求,有必要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谦德生成的文化渊源、演进的历史逻辑,并揭示其当代价值,从而增强对谦德的科学认识水平、情感认同程度、行为转化能力,充分发挥谦德的思想动能,凝聚艰苦奋斗精神。
一
中国共产党谦德的文化溯源
中国共产党谦德的形成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贵谦传统的继承超越,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的理论指引。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贵谦传统是中国共产党谦德生成的深层文化基因,作为一种传统美德,谦德体现了人们谦虚、谦逊、谦让、谦卑的个人品德;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精神的谦逊”的分析、对群众史观的论证、对将谦虚作为政党品德的阐释,促进了中国共产党谦德观的现代转型。
(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谦德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对谦德倍加推崇。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最早系统阐释谦德的经典文献,其《谦》卦集中论述了谦德伦理意蕴。《谦》卦上卦为“坤”,象征大地,下卦为“艮”,代表高山,山本应直插云霄,但却甘居地下,象征着不因居于高处而自以为是、处于高位而能愈加谦卑。程颐说:“地体卑下,山高大之物,而居地之下,谦之象也。以崇高之德,而处卑之下,谦之义也。”[1]61尚秉和解释道:“山本高而在地下,故曰《谦》。《谦》,不自足也。”[2]也就是说,具备谦德的行谦之人居高处下、卑以自牧、柔顺居中,能做到才高而不自以为是、德高而不矜功自伐、功高而不居功自傲、名高而不妄自尊大、位高而不趾高气昂。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谦德体现了圣人、君子对 “道”的深刻洞察和诚心谦畏。古人从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等自然现象归纳出行谦得益、自满招损的朴素规律。《周易》将天道归结为“守谦戒盈”的自然规律;《尚书·大禹谟》亦认为:“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朱展炎、曾勇指出,《周易》将对“盈”的拒斥和审慎,对自满自足的禁戒视为天道、人道、地道的特性之一。[3]行谦即守天之常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体现了道德高尚的圣人、君子谦逊恭谨的品德:“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周易·彖传》)换言之,天道“守谦戒盈”道理落实到人间,即展现为圣人、君子恪守谦让之德、光显谦虚大道,秉持此道即能避免由于盲目自大、骄傲自满而导致各种负面效应。例如,《尚书·尧典》记载帝尧具备“允恭克让”谦逊美德;老子提倡“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以,果而勿强”(《 道德经·第三十章》);孔子主张“君子泰而不骄”(《论语·子路》)。这些观点都是将谦虚谨慎视为圣人、君子所达至的理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重视谦德,是看到了谦德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从正面效应而论,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唯《谦》卦百利而无一害,“《易》中吉利,罕有若是纯全者”[4]。从行谦与修德关系而论,谦德在道德修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修德始于行谦。孔颖达说:“为德之时,以谦为用,若行德不用谦,则德不施用,是谦为德之柄。”[5]368程颐亦认为谦虚能起到令人尊敬、彰显德行的效果,“君子有终”即“安履乎谦,终身不易,自卑而人益尊之,自晦而德益光显”[1]61。另一方面,骄傲自矜可能招致损害。如果不能虚怀若谷,就无法修德行善;只要骄傲自满,就会自丧其德。陆九渊指出:“谦者,不盈也。盈则其德丧矣。”[6]王阳明认为:“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7]125“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7]280
当然,传统谦德不能异化为矫揉造作、沽名钓誉,也不能误解为妄自菲薄、畏缩退避。一方面,真正的谦虚谨慎,不是展示于人的故作姿态,而是达成一定道德境界后形成的人格气质,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因此需要克服虚伪行谦之弊。例如,王弼将 “诚”视为“谦”的本质规定,“履道尚谦,不喜处盈,务在致诚,恶夫外饰者也”[5]75;朱熹将缺乏诚心的虚伪之人视为小人,“谦而不贞,则近於邪佞······处《谦》之极而有闻,则失《谦》本意”[8]1769;王阳明强调,谦虚是内在道德的真实体现,而非仅仅外貌卑逊,“非但是外貌卑逊,须是中心恭敬”[7]280。另一方面,不要将谦德误解为消极退让、不思进取。极端化的夫唯不争、一味退让丧失了积极刚健进步意义,从而走向消极面。 “处身固以谦退为贵。若事当勇往而畏缩深藏,则丈夫而妇人矣。”[9]2471刚柔适度、奋力进取、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谦德的内在要求。李笑野指出:“谦逊之中需要有刚健为支撑,刚柔得宜才是真正的谦。”[10]换言之,一味地柔弱畏懦、进退不果,是违背谦德内在要求的。如果对谦德功效做绝对化判定,容易丧失中道,走向极端。程颐指出:“凡人之谦,有所宜施,不可过其宜也。”[1]64中国共产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所倡扬的谦德是先进本色的自然流露,是谦虚进取的刚健有为。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引领谦德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谦德的继承与超越,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指导。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身体力行,具有谦虚品格,同时又主张敢于同谬误作斗争;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史观克服了英雄史观夸大英雄、蔑视群众的谬误,为我们党提出在群众面前“甘当小学生”奠定了理论根基。列宁则从政党作风建设角度,阐释了在胜利面前要谦虚谨慎,要求党员干部具备谦虚谨慎品格,为我们党践行谦虚谨慎提供了思想指引。
其一,马克思、恩格斯都是极为谦虚之人①,同时,他们认为“精神的谦逊”应该是实事求是地对待真理,要敢于同反科学的谬误作斗争。例如,针对当时书报检查令要求“严肃和谦逊的探讨”,但实际上却“使探讨脱离了真理”,马克思揭露了这种鼓吹的 “谦逊”不过是放弃追求真理的妥协,指出“真理像光一样,它很难谦逊······真理是检验它自身和谬误的试金石”[11]110。在马克思看来,当时反动势力宣传在真理面前“谦逊”并非是真正谦虚,而是不敢正视真理的消极退让,“如果谦逊是探讨的特征,那么,这与其说是害怕谬误的标志,不如说是害怕真理的标志”[11]110。此种丧失原则的“谦逊”是有害的,“是使我寸步难行的绊脚石”“是一种对付真理的预防剂”[11]110。在此意义上,“过分的谦逊就是最辛辣的讽刺”[11]112“只有怯懦者才是谦逊的”[11]111。所以,不应该“谦逊” 地逃避真理,而应该据理力争。也就是说,马克思所反对的是丧失原则的“谦虚”,因为谦虚应该是理性的体现,“精神的谦逊总的说来就是理性,就是按照事物的本质特征去对待各种事物的那种普遍的思想自由”[11]112。换言之,真正谦虚之人应该具有渴求真理的求真精神。反之,如果丧失原则地鼓吹谦退妥协,“对不谦逊仍然采取谦逊的态度,这也就是精神的最大的不谦逊”[11]112。此种观点有助于使斗争精神与谦虚谨慎实现辩证统一,既要在人格层面上具有谦虚品格,又要在真理面前主动斗争,有助于反对虚伪行谦、沽名钓誉,有助于克服丧失原则、谦退妥协。
其二,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群众史观高扬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为我们党提出在人民群众面前“甘当小学生”奠定了理论根基。在历史上,长期存在的英雄史观将历史描述为与人民群众毫无关系的英雄的历史,否认英雄的人民性。英雄史观片面夸大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以至于认为少数英雄凭借个人天赋、主观意志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主宰历史,在美化英雄的同时贬低、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各种形形色色的英雄史观的共同错误在于夸大英雄人物天赋及其意志的作用,使“作为积极的精神的少数杰出个人与作为精神空虚的群众、作为物质的人类其余部分相对立”[12]291。显然,持此种观点之人难以在群众面前保持谦虚,更不可能依靠群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地开创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理论,凸显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由是,在群众面前谦虚谨慎就有了理论依据。针对鲍威尔及其追随者自认为是高踞群众之上并创造历史的 “英雄”,极力夸耀自我意识的无限作用,贬低物质生产的现实意义,断言工人什么东西也没有制造的谬论,马克思、恩格斯针锋相对地指出工人才创造一切,他们从物质资料生产是历史发源地的论点出发,深刻阐述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2]287此种观点不仅承认英雄人物个体具有非凡作用,还将人民群众视为英雄创造不朽之功的源头活水和现实根基,所以我们就应在人民群众面前谦虚谨慎,就应依靠群众。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如果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 “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就无法做好各种工作。[13]
其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率先将谦虚视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维度,使谦虚从个人品德上升为关乎政党生死存亡的革命道德。谦虚应该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品格。无产阶级政党不怕批评,而骄傲自大是过去政党灭亡的原因。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不怕承认它在革命过程中哪些事情做得非常好,哪些事情没有做好。过去所有灭亡了的革命政党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它们骄傲自大,看不到自己力量的所在,也怕说出自己的弱点。”[14]在列宁看来,无产阶级政党应勇于正视和克服自身的弱点,能够公开承认错误并揭露错误产生的原因、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是成为严肃认真政党的标志。他告诫担任领导干部的共产党员需要学会谦虚,认为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虽然是伟大事业,但“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革命胜利之后在管理国家的过程中,必须谦虚地尊重专业人士的切实工作,切实仔细地分析和改正自身错误,“ 为此就必须学会谦虚······少来一些知识分子的和官僚主义者的自负”[15]。列宁还反对对他个人的吹捧,警惕政党可能陷入骄傲自满的危险境地,指出“一些政党有了骄傲自大的可能,这往往就是失败和衰落的前奏”[16]361。谆谆告诫“我们决不要使我们的党落到骄傲自大的地步”[16]362。但另一方面谦虚不是放弃斗争的退让妥协,革命“应当善于斗争”,而不能“过分谦虚”。[17]列宁同时认为谦虚是防止骄傲自满的内在要求。苏维埃运动在俄国取得胜利之后,列宁强调不能“落到让人说我们骄傲自大的地步”[18] “如果把苏维埃变成一种停滞不前的和自满自足的东西,那是再愚蠢不过的”[19]。列宁的观点助推了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从个人处世或者道德修养的角度而言的谦德上升到党的作风建设的高度,从如何保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角度提倡谦虚谨慎,突破了传统谦德主要囿于私德领域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谦德继承了中国传统谦德的文化基因,克服了其中易于走向负面的成分;此外,还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智慧,马克思、恩格斯是谦虚谨慎的榜样,同时澄明了在为了真理而斗争的过程中不能谦卑退让、消极妥协,并以群众史观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为在群众面前谦虚谨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则将谦德视为政党作风建设的重要维度,为我们党从谦虚谨慎维度思想建党指明了方向。
二
中国共产党谦德的历史演进
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谦德的深刻内涵,必须立足于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奋斗的具体实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就是其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和宝贵经验,并因不同时期事业发展的具体实际而承续开新,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时代特色。
(一)中国共产党谦德的初步探索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促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谦德思想与中国文化和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认为谦虚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强调在取得胜利时必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并将之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维度。
其一,从认识论角度强调谦虚谨慎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毛泽东批判了一些骄傲之人仅凭道听途说、获得一知半解知识便自封为“天下第一” “知识里手”,指出求知离不开诚实谦逊态度。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20]他还告诫只有书本知识但缺乏实际经验的人应“将自己的态度放谦虚一些”[21]816,虚心接受实践锻炼。需注意的是,这里的谦虚是指向虚怀若谷的好学态度,而非在科学真理面前妥协让步、丧失原则,亦即人们应尊重真理、实事求是。毛泽东指出:“科学没有什么谦虚不谦虚的问题。 ······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22]330
其二,将谦虚谨慎视为团结革命力量、打击共同敌人、推动革命发展的斗争策略。为了团结各方抗战力量、增强红军抗战能力,1937年8月,毛泽东致信彭雪峰,要求同各方接洽“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自夸红军长处······相反要请教他们各种情况”[23],主张虚以待人、取彼之长。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只要我们“采取谦虚态度,防止骄傲态度,在党内,和全体同志更好地团结起来,在党外,和全国人民更好地团结起来”[24],就可以保证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并将新中国建立起来。针对胜利面前有人骄傲自满,1945年4月,毛泽东结合历史上取得成绩就有人“脑壳胀得很大”“骄傲起来”“躁得很”,导致心态上骄傲自满、行动上粗枝大叶、革命中急于求胜,最终给革命事业造成巨大损失的教训,明确指出全党既要英勇奋斗,又“必须谨慎谦虚,不要骄傲急躁,要戒骄戒躁”[25],将谦虚谨慎作为防范骄傲自满危及革命前途的必然要求。1945年7月,毛泽东指出:“谦虚则不骄,谨慎则不躁,骄与躁是革命工作的大敌。”[26]445针对一些地区中国共产党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1945年8月,毛泽东在起草的一份通知中指出:“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27]
其三,将谦虚谨慎视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维度。首先,坚决批判骄傲自满现象,使全党认清其危害。1941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严肃批判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喜欢奉承、吹牛夸大等不良作风。1944年4月,毛泽东告诫道:“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28]同年11月,毛泽东再次强调,如何避免“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 [29]的毛病十分重要。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多次强调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并将之提升到党的作风建设的高度。例如,1945年4月,他指出:“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30]1945年7月,毛泽东进一步强调要教育党员干部认识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全党应取的态度。”[26]445其次,将谦虚谨慎视为克服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的思想武器。例如,1942年2月,毛泽东批判了一些具有宗派主义倾向的人“对党外人员妄自尊大,看人家不起,藐视人家,而不愿尊重人家,不愿了解人家的长处”[21]825,认为他们虽然总是批判别人,但实际上自身一知半解;1943年10月,毛泽东指出,要通过谦虚品格来反对主观主义,认为党员干部对工作要有谦逊态度、自觉不足,要多同他人交换意见、诚意听取他人意见,而不能得 “浮肿病”,才能取得进步,并将 “ 有无谦逊的态度”[31]视为评价党员的一个标准。
其四,将谦虚谨慎视为革命胜利后防范党内骄傲情绪、取得更大进步的重要保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面对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已成定势的胜利局面,毛泽东认为要通过谦虚谨慎来避免历史上李自成进军北京后迅速腐化的悲剧,认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32]1438,因此,进驻北京并非伟大革命的全部完成,而是取得更大胜利的起点,“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32]1438。因此,他提出了 “两个务必”的要求,其一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32]1438-143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一方面,毛泽东特别注重用谦虚谨慎品格来防范有功之人滋生自傲情绪。他多次告诫不能因为工作有了成绩就骄傲自满,反对滋生停顿下来不求进步的消极情绪,要求永远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倡导学习先进。他指出:“应该保持谦虚态度,向先进国家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同志间也要互相学习。”[33]3901958年5月,针对一些有功干部出现官僚主义习气,毛泽东强调干部必须谦虚待人,而不能染上“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的官气,要求干部以“正确的谦虚态度而不是虚伪的谦虚态度待人,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34]。另一方面,毛泽东将“谦虚”作为弘扬永不止步奋斗精神的内在动力,倡导“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33]403。1956年,毛泽东再次告诫全党,在成绩面前不可骄傲自满,而要认识到把一个落后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先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是不够的”,重任在肩、不可懈怠,我们“决不应当由于革命的胜利和在建设上有了一些成绩而自高自大。······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35]。
(二)中国共产党谦德的继承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继承前人思想、结合具体实际,反复重申学习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对谦虚谨慎的要求,注重将谦虚品格转化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推动将谦虚谨慎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始终将谦虚谨慎作为居安思危、应对风险的精神资源,将中国共产党谦德提升到新的高度。
其一,反复重申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 要求。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非常注重弘扬毛泽东提出的谦虚谨慎作风。1981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毛泽东创造的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指出“毛泽东同志多次提出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36]。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的进程中,反复要求全党学习和保持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 “两个务必”的作风。②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强调要弘扬和坚持“两个务必”要求,从而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指出,“两个务必”作风具有长远指导意义,认为在伟大成就面前,部分人可能会滋生骄傲自满情绪、产生贪图享乐思想,导致不愿为全党再做艰苦工作,告诫 “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情绪,党的事业就不能继续向前发展,甚至会失败”[37]4。
其二,将谦虚谨慎作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江泽民认为,要在全党大力提倡包括“谦虚谨慎、崇尚先进” 在内的精神[38],从而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胡锦涛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党面临的社会环境、工作条件,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会有很大变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历史实现新的飞跃的同时,必须继续弘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等时代精神。[39]
其三,将谦虚谨慎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邓小平认为要加强谦虚谨慎的作风培养,他曾指示部队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从而加强军政训练、增强军政素质,加速国防现代化。[40]江泽民将谦虚品格作为党的优良作风建设的重要维度,认为要始终自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永葆党的生机活力。他在谈到党的作风建设时提出,谦虚谨慎是关系到工作好坏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思想作风问题,个人即使本领再高,取得成就也离不开党的正确路线方针理论指引、离不开其他集体成员配合支持、离不开广大群众共同奋斗,因此,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虚怀若谷,而不能居功自傲”[41]。胡锦涛认为,谦虚谨慎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自觉拒腐防变的内在要求,党员干部需要严于律己、遵守纪律、顾全大局,“正确对待名、位、权,谦虚谨慎”[42],从而保持优良作风、牢记历史使命、甘于勤奋工作,确保为党和人民作出新的成绩。
其四,将谦虚谨慎作为居安思危、应对风险的精神护堤。邓小平提出:“在开放过程中要小心谨慎······一定要保持谦逊态度。”[43]面对国际复杂局势,邓小平强调我们“越发展越要谦虚”[44]320,认为随着我国取得发展成就,发达国家“ 会对我们戒心更大”,因此我们要坚持友好往来、谦虚谨慎,“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44]320。江泽民认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看清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发展的过程中“ 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同心同德地把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45]。胡锦涛指出,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前路漫漫任务艰巨,风险挑战如影随形,因此决不能自满懈怠、停滞不前,“ 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37]6。
(三)中国共产党谦德的守正创新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新时代“三个务必”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将谦虚谨慎视为新时代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不仅注重从个体道德修养维度强调谦德的重要作用,还将谦虚谨慎品格融入端正党风、政风、学风方方面面,并且注重将谦虚谨慎视为促进国际交流、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维度。
其一,将谦虚谨慎视为新时代积极进取、夺取新胜利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保持谦德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新挑战,增强党拒腐防变本领、提升抵御风险能力,从而提升党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然要求。习近平指出,为了不断夺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更大胜利,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埋头苦干、锐意进取”[46]。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共同谱写伟大祖国发展的时代新篇章”[47]。我们党引领人民取得了经天纬地、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保持谦虚谨慎有助于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益于倡导真抓实干而不图虚名、不做虚功,实干兴邦。时代不断发展,但艰苦奋斗、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思想品格永不过时。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必须始终保持勇于拼搏、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反对脱离实际、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作风,“全党必须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48]。
其二,将谦虚谨慎视为保持优良党风政风学风,从而凝聚党心民心、带动醇化社会风气的重要维度。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以谦诚态度常修为政之德,“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49]。谦虚谨慎是不忘初心、坚守责任心的表现,只有具备此种作风,才能慎权慎独、自警自励、慎终如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犯错误甚至犯罪,往往是骄傲自满、践踏规矩所致。 “有的刚当领导还谦虚谨慎,当久了就骄傲自大、忘乎所以;有的当小领导时很懂规矩,当大了就唯我独尊、恣意妄为。”[50]如果忽视规矩底线、缺乏敬畏之心,就有可能陷入违法犯罪。因此,“越是党龄长、职务高、成绩大,越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而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把成绩和贡献当作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5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易实现的,面对新时代给我们党提出的历史性大考,为了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就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52]。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应该拜人民为师,千万不能夸夸其谈。
其三,将谦虚谨慎视为促进国际交流、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维度。向世界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需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满谦虚智慧。习近平指出:“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53]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文明交流互鉴离不开谦虚态度,“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54]。
综上所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这种传统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等促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各个阶段不断被继承和发展,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开创历史伟业。
三
中国共产党谦德的当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倡导谦德,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这体现在贯彻群众史观要求、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水平、增强与时俱进能力、凝聚团结奋斗力量等方面。
(一)谦德是贯彻发展群众史观的内在要求
其一,谦德是超越英雄史观的思想武器。群众史观确证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力量,要求包括英雄在内的任何人在人民群众面前都应该谦虚谨慎,永不骄傲自满,始终以人民群众为师。1945年,在“窑洞对”中,黄炎培提出了如何跳出中国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的兴衰周期率问题。中国历史上的政治集团在政权建立初期总是能发愤图强,但一旦政权稳固、承平日久,就会产生养尊处优、倦怠腐化的问题,最终导致人亡政息。毛泽东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认为民主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人民主体论,坚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智慧,在人民群众面前,谦逊地“甘当小学生”。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就会指向谦虚谨慎、永不自满,注重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和英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克服个人英雄主义只顾突出个人能力却脱离群众根基的不良倾向。反之,如果党员干部不够谦虚谨慎,滋生骄傲自大情绪,就易背离群众路线内在要求,引发疏远群众、脱离群众的危险。
其二,谦德是虚心接受群众监督的作风保障。中国共产党必须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只有“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才能正确用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谦虚谨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坦荡、大公无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唯有具备谦逊品格,才会心无旁骛、从善如流、博采众长。 “大抵人多见得在己者高,在人者卑。谦则抑己之高而卑以下人,便是平也。”[8]1769党员干部只有“抑己之高”,放低姿态“卑以下人”,以谦虚平等的“接地气”方式与群众交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接收群众监督,才能真正融入群众,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群众打成一片。反之,骄傲自满,就容易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侵蚀渗透而迷途忘返、腐化堕落,就容易忘记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就必然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二)谦德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条件
保持谦德有助于严守政治规矩,避免随心所欲、百无禁忌,防止明知故犯、肆无忌惮,远离飞扬跋扈、唯我独尊。
其一,谦德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作为百年大党,我们党引领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在成绩面前,更需要谦虚谨慎。在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就将谦虚视为治国平天下的重要道德,“《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55]。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谦虚谨慎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维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56]自我革命,就是要让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伟业,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断前行的不竭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人民性的政党,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只有始终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才能推进自我革命、勇立潮头。如果党员干部精神空虚、萎靡不振,甚至贪图享乐、骄奢淫逸,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在新时代,我们克服精神懈怠危险、应对能力不足危险、防范脱离群众危险、消除消极腐败危险都离不开谦虚谨慎精神保驾护航。
其二,谦德是加强党员综合修养的重要前提。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7]125加强党员修养,需要弘扬谦虚精神,倡导虚心学习,反对主观臆断、不懂装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上》)“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记·儒行》)“撙节退让” “孙接”即谦德之意。换言之,作为榜样的君子只有具备退让谦德,才会真正行仁明礼。 “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尚书·说命下》)同样,党员干部只有具备谦虚之德,才会严守党纪国法而“不逾矩”,时时谦虚努力而“日日新”。对于党员个人而言,谦虚谨慎彰显了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的缺点和成就,通过卑己尊人,以一种放低姿态的方式低调评价自己的成就。党员只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才能严于律己、防微杜渐,防止居功自傲、腐化堕落;只有具备谦德,才能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自我鞭策,戒骄戒躁;只有谦虚谨慎、自省自警,才能保持清醒头脑,反对享乐主义、骄奢淫逸。反之,党员如果骄傲自满、丧失斗志、养尊处优,就会导致腐化堕落、渎职失职。因此,无论在成绩面前还是在困难面前,党员都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作风,成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先锋模范。
(三)谦德是提高与时俱进能力的现实要求
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独特优势。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从保持党的先进性战略高度思想建党,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任何时候都有助于警惕骄傲情绪止步不前、防止骄傲自满不思进取。 “学不长进,病坐在不虚己。”[9]3386只有谦虚好学,才能增强本领、进德修业、积厚成器,才能勇于变革、善于创新、奋勇前进,才能避免思想僵化、行动停滞、精神懈怠。
其一,谦虚谨慎绝非因循守旧、止步不前,也不是委曲求全、明哲保身,而是要具有博大的胸襟、强烈的使命感,要始终保持接受新事物、不断求发展的昂扬状态。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形势,我们决不能有丝毫懈怠,也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要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胸怀雄心壮志,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善于倾听各方意见,虚怀若谷,闻过则喜,从而全面把握各方面形势,因地制宜选取最佳方案。
其二,谦虚谨慎是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法宝。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承担了团结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前进途中总是会面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谦虚谨慎是确保我们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越是这个时候,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谦虚谨慎,以博大胸襟、积极态度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成果,保持与时俱进品格,永葆生机活力,推动民族复兴巨轮行稳致远。
(四)谦德是凝聚力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谦德有助于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其一,谦虚谨慎有助于团结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谦虚品格是营造良好人际关系、避免人际关系发生冲突的必要条件,谦虚互让有助于让社会成员彼此之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团结融洽。“修恭逊、敬爱、辞让、除怨、无争,以相逆也,则不失于人矣。尝试多怒争利,相为不逊,则不得其身。大哉! 恭逊敬爱之道。”(《管子·小称》)与人交往时讲求恭顺谦逊、推辞谦让就不会失去人心,就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反之,如果狭隘多怨、不讲谦让,则可能激化矛盾,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尚书·大禹谟》)如果具备“不矜” “不伐”的谦逊品格,则有助于团结德才兼备之人。当前,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团结汇聚全体中华儿女的奋斗伟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其二,谦德有助于团结友好国家和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向来主张以讲信修睦、谦虚友好的态度开展国际交往,反对国强必霸、盛气凌人的霸权主义行径。毛泽东指出,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无论何时都不能骄傲,“就是到五十年后像个样子了,也要和现在一样谦虚。····· 一百年也不要骄傲。永远也不要翘尾巴”[22]329。一些国家以西方殖民主义国强必霸的逻辑揣测中国的发展,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以敌视的有色眼镜将中国发展污蔑为全球秩序的威胁。对此,我们始终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无疑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以和睦友好、平等待人的亲和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增信释疑,让更多国家相信我们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始终保持谦虚态度有助于团结一切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力量,反对一些国家以冷战思维搞霸权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设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结语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中国共产党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谦德智慧,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倡的谦德要义,并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中始终遵照“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谦德要求,与时俱进地丰富了谦德的科学内涵。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更要牢记“两个务必”和“三个务必”中强调的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谦德,踔厉奋发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注释及参考文献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理论研究中的巨大成就赢得了广泛赞誉,但他们都是谦虚谨慎的榜样。1877年11月10日马克思在致威廉·布洛斯的信中写道:“恩格斯也一样。我们两人都把声望看得一钱不值。举一个例子就可证明:由于厌恶一切个人崇拜······我从来都不让公布那许许多多来自各国的、使我厌烦的歌功颂德的东西。”(参见马克思《马克思致威廉·布洛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2-423页)恩格斯也是一位非常谦虚的人,1837年9月25日颁发的恩格斯肄业证书就写道:“特别是他的谦虚、真诚、和善给教师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参见埃尔伯费尔德中学档案《中学高年级学生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肄业证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7页)
②相关论述参见:江泽民《加强反腐败斗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页;江泽民《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1页;江泽民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180页;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参考文献:
[1]程颐.周易程氏传[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2]尚秉和.周易尚氏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76.
[3]朱展炎,曾勇.《周易》谦卦与《圣经》的谦德观[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6-30.
[4]李光地.周易折中[M].成都:巴蜀书社,2010:64.
[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416.
[7]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8]黎靖德,王星贤.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楼含松.中国历代家训集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
[10]李笑野.论《周易》崇尚智慧的谦德谦道[J].孔子研究,2015(1):56-63.
[11]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0.
[14]列宁.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献[M]//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9.
[15]列宁.论统一的经济计划[M]//列宁.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57.
[16]列宁.在俄共(布)莫斯科委员会庆祝列宁五十寿辰大会上的讲话[M]//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7]列宁.致莫·李·鲁希莫维奇[M]//列宁.列宁全集:第5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3.
[18]列宁.关于共产国际的成立[M]//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10.
[19]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M]//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6.
[20]毛泽东.实践论[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7.
[21]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2]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3]毛泽东.同各方接洽要有谦逊态度[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
[24]毛泽东.论联合政府[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7.
[25]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5.
[26]毛泽东.争取时间在粤北湘南创立五岭根据地[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7]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54
[28]毛泽东.学习和时局[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48.
[29]毛泽东.给郭沫若的信[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27.
[30]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27.
[31]毛泽东.切实执行十大政策[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74.
[3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3]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4]毛泽东.干部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79.
[35]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7.
[36]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08.
[37]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M]//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8]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M]//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0.
[39]胡锦涛.在新时期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M]//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5.
[40]邓小平.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5.
[41]江泽民.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作风建设中作出表率[M]//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5.
[42]胡锦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M]//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7.
[43]邓小平.特区经济要从内向转到外向[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3.
[44]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5]江泽民.对十六大报告稿的几点意见[M]//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17.
[4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3.
[47]习近平.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2014—201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0.
[48]习近平.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64.
[49]习近平.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6.
[5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98.
[51]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4.
[5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8.
[53]习近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7.
[54]习近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59.
[55]韩婴,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117-118.
[5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4.
本文刊载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长按识别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原文,也可点击推文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论文责编 | 陈可阔
微信编辑 | 卡迪尔娅
微信责编 | 姜洪明
审 核 | 王旱祥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