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
王红,张旭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作者简介:
王红(1988—),女,山西高平人,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
张旭(1988—),男,山东济南人,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
论文相关信息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24)04-0081-06
DOI:
10.13216/j.cnki.upcjess.2024.04.0009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依托于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两者的发展进程融为一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使命在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精神指引、激活传统文化基因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文化根基、激发人民主动精神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群众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立场坚定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队伍、培育具有全球性竞争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1。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 [2]。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而逐步开启了自身的现代化发展。从逻辑和历史角度论证可以得出结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从其发展目的上讲是在党的领导下为了不断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需要,从其意涵上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发展与转型。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依托于并始终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问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关系,从历史经验中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价值,是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使命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依托于并且始终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两者的发展进程是融为一体的。不论从逻辑的角度讲还是从历史的视野看,我们都能够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依托于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从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阶级社会中为满足个体与社会的双重需要而生成的,它的产生与发展理应是各国和各民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消弭的一环。工业革命以来,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人类探索现代化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而在以经济为基本动力的基础上,现代化概念逐渐被认识为主要指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同时也是囊括社会、政治、科技等多方面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此种认识既有共同点又有所区别,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等的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体上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政治性、工具性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从整体上也必然是支撑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不论是革命时期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是1984年以来逐渐学科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背后的基本逻辑都是为了适应每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现实需要,即依托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而生成、发展。也就是说,“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并伴随、依托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一门创新性学科” [3]。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的是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指出:“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这一重要论述从目的逻辑的角度讲清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现实取向。实际上,任何国家所开展的社会性教育都必然包裹着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的即维护无产阶级专政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的在于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为坚持并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巩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必然会全过程、全时期、全方位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并自觉捍卫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是融为一体的
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之同向而行、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5],它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持续坚持理论阐释与思想宣教,将现代化深刻内涵与要求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解读,为人民积极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认知前提。为此,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伟大使命,需在历史纵深中探析其角色定位。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确立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地位。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工人农民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进行宣传教育,凝聚了党内革命精神与社会政治力量,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与政治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概念,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现代化建设要求。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生政权、恢复经济发展、加强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体制逐步明确,机制与队伍逐渐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根据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规范化、体系化、科学化发展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也随之启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逐步确立,此后根据学科发展与党和国家需要而调整为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学科门类与隶属关系的变化、研究领域与学科定位的变迁、框架内容与人才培养的调整,但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着紧密联系,始终依据党和国家的现实需要而进行调整完善,这就是其变化中的不变。
在新时代的发展方位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两步走”战略,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了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独有形态,以中国道路为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探索现代化提供新参照。思想政治教育审时度势、服务中心、围绕大局,“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重要地位更加彰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6]。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逐渐发挥出独特和重要的价值,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优化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全国各族人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认识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提供了稳定和坚实的发展环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在物质发展的同时,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也离不开与此同舟共济、相互支撑的精神力量。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精神指引、激活传统文化基因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文化根基、激发人民主动精神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群众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一)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精神指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43 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色不动摇,这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和人民群众,筑起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和稳定的坚固堡垒。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老” 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统一思想、巩固政权的思想保证,是动员和调动群众的思想武器,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同时意识形态又是一个“新” 问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上升使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推动中国式现代进程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战略时期,在这种情境下,建设好维护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战胜各种重大考验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障。
第一,以思想政治教育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7]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重要精神指引,也是勠力同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定海神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一体相容的,它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明确的政治导向性,其性质决定了要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灌输与教化,通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对党的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的宣传,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感召力和引领力,促进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良性发展格局。
第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托于并且始终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同时完成自身发展的现代化进程,论证和维护、宣讲和传播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使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63作为全球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锚定方向、稳步推进的决定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通过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传达党的纲领政策等一系列举措,彰显党的使命型与服务型形象特质,厚植人民群众对党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护,使人民群众自发自觉且坚定不移地跟随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第三,以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中国式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讲道理的本质属性,以广泛的说理与宣传,从内涵特征、前进路向等方面精确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问题。”[8]在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诠释、拓展和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厘清中国式现代化从何而来、意欲何为、怎样发展的问题,增加人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度与认同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全社会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基础和政治认同,使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同频共振”。
(二)激活传统文化基因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文化根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1]42-43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源泉,它可以激发和凝聚社会主义最广泛的力量拥护和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化自信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文化的繁荣兴盛来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进路。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环节,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文化根基是其重要任务。
第一,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领域和内容;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工作落到实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思想、价值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能够更好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熔铸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践、教学中。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依照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层面的要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标准,塑造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观念。
第二,使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习近平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自信自强的价值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价值追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宣传、教育引导、文化滋养、实践培养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化强国的建设中,融入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日常生活中,使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凝聚思想共识、提高道德素养、厚植爱国情怀、维护社会稳定等作用。
第三,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赓续革命精神。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源泉。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要依托现代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趋势,“将革命故事传诵好、将红色基因传承好,使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亮底色”[10]。
(三)激发人民主动精神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群众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和伟大梦想,需要全体中华儿女携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奋斗。思想政治教育兼具政治性与价值性、学理性与实践性,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传播途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人心的重要方式。依托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又是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能更好地阐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合理性、必然性与正当性,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积聚民心民智民力,从而使全体人民以磅礴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
第一,以思想政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地进行中华民族历史的主题教育,使全国各族人民了解中华民族为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进行浴血奋斗的历史,明晰长久以来党领导人民为了追求现代化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通过思想引领、共识构筑来找寻各民族的价值共通点,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激发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持续的精神动能。
第二,以思想政治教育唤醒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党和人民实现从“自为”向“自觉”的跨越。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度契合,党领导人民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与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的进程步调一致。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思想动员、统一意志、协调行动的作用,着力解决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唤醒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力量。
第三,以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开展历史专题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民群众回溯历史,使其理解党领导团结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引导人民群众认识现代化建设的初心使命和价值遵循,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使人民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极作为。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育才造士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人才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第一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优势和动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政治定力好、思想觉悟高、品质高尚、能力卓越、奋发有为的新时代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归旨。具体而言,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铸魂育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立场坚定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队伍、培育具有全球性竞争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立场坚定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队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一批批前赴后继的合格接班人与建设者。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1]71。培育立场坚定、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队伍是保障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前行的重要力量支撑。
第一,以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接班人队伍政治立场坚定。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34青年享受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红利,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又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与速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贴近青年,要加强使命感教育、家国观念教育,以现代化话语解析中国现代化发展,使青年充分认识到,他们的成长成才过程必将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融为一体,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实现需要青年在其成长成才的黄金时期不断奋斗。
第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接班人队伍逻辑思维能力。人类实践和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活动的指导,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助于人们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形成现代化观念,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过程中的重要助推力。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完善系统化体系化建构,引导青年人才以更加意气自如的精神境界和更加彰往察来的实践水平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
第三,以思想政治教育贴近接班人队伍现实发展需求。要持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适应时代诉求、人才需求和现实要求。唯有将新时代发展方位、新时代接班人需求、现代化实践要求相结合,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现代化理念与方法推进青年人才理解与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唤醒他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使命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化与媒体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新媒体开展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宣传,以新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坚守舆论阵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凝聚青年并引领其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二)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具有全球性竞争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
恩格斯指出:“由整个社会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完全不同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人来。”[11]古往今来,人才始终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全面现代化,因此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12]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拥有各种专业知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性和先发优势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资源。
第一,以思想政治教育锻炼专业人才的认知能力。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效破解教育对象存在的思想问题,更加注重培养人的认知能力、独立人格和自我发展能力。”[13]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创新发展,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专业人才,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不断提升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读能力,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理性地、历史地认清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普遍意义和独特价值。
第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专业人才的道德素养。人才道德素养的提高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高标准与高追求。在立德树人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还应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人才思想觉悟与文化素养,针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以及人才群体的实际思想道德基础和专业能力,量身定制专属教学计划,使其成为既有术业又有道德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以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专业人才的精神追求。人才的发展需求是多样的,物质性需求是基础,精神性需求是支柱。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既可以满足人才的物质需求,又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人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要设立精准的人才培养计划,针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等人才类型,量身定制课程体系,以爱国主义情怀、责任担当意识、自主创新能力、大国工匠精神等培育为重点,满足人才精神追求,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竞相迸发。
(三)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领头雁” 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1]66领导干部对中国式现代化方位、进程、特征、问题的理解与研判程度,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
第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保持领导干部政治清醒。要明确政治立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1]66。思想政治教育应引导党员干部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决不拿党的原则做交易、绝不以人民利益做让步。要广泛开展具有鲜明政治导向的教育活动,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使干部队伍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自觉拥护党的纲领、严守党的纪律,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第二,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只有理想信念根基扎实的领导干部,才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留下拼搏奉献的奋斗足迹。思想政治教育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领导干部所需的多样化品质与本领中不断强化基础理论素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三,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德才兼备。百余年来,党一直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把选贤任能、任人唯贤作为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问题来落实,将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作为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完成党历史使命的重要组织保证。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坚持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重要原则,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各层级干部队伍,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培养,增强干部队伍的学习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本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的本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7-13(1).
[3]白显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5):48-56.
[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5]佘双好.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2018(5):46-51.
[6]王学俭,赵文瑞.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J].思想理论教育,2023(4):61-67.
[7]习近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09.
[8]黄蓉生,耿靖.思想政治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J].理论与改革,2023(1):13-23.
[9]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2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63.
[10]刘宏达.中国式现代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1):1-6.
[11]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7.
[12]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J].求是,2021(24):4-15.
[13]宇文利,金德楠.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5):32-36.
本文刊载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长按识别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原文,也可点击推文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论文责编 | 陈可阔
微信编辑 | 卡迪尔娅
微信责编 | 姜洪明
审 核 | 王旱祥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