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学视角下人体运动链分类与特征

文摘   体育   2024-09-07 17:57   山东  

筋膜学是一门源于解剖又不同于传统解剖学的新兴学科,2007年以来在全球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以遍布全身的非特异性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人体支持与储备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以机械应力影响的方式来调整身体姿态的新的功能系统,从而影响和改善各系统和器官功能状态。人体筋膜学运用系统、连续和整体的观点来研究人体,建立了一个自体调节与监控系统。

Philipp Richtert 和Eric Hebgen认为肌筋膜结构对人体的所有功能都产生影响:肌肉紧张反映一定的情感状态,所有的生理功能都必须有肌肉的活动,甚至呼吸、循环和消化皆依赖于运动系统的完好无损。还认为,肌肉需要由其他肌肉提供稳固的支持得以发挥最佳作用,就构成肌肉链。Weisman MH 等人运用表面肌电对 20 名成年男性受试者测试浅背筋膜线肌肉主动和被动活动测试,结果证明测试状态下的肌肉激活顺序和浅背线肌肉顺序有显著性关联。因此确信在最基本和基础动作中,远端的肌肉也被激活和使用。肌肉大范围的激活时,在某种程度上会因为运动链的任何环节的连续参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功能紊乱。筋膜学把人体看作一个系统,发现人体筋膜链是按同一方向贯穿于整个身体,Rolfers 按摩师、理疗医师和整骨医师都阐述肌肉链的概念。对肌筋膜链提出了不同模式:Thomas W Myers提出解剖链(肌筋膜链),强调整体性和肌筋膜链之间的延续性。并根据筋膜与肌肉的连续性,依据方向、深度、连接性和功能性,人体的肌筋膜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筋膜线,附着了肌肉或筋膜骨骼可以被视为中继站,能够影响并改变筋膜线。筋膜链以相同的方向贯穿于整个身体,肌肉或筋膜附着于骨骼形成了所谓的中继站,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筋膜与肌肉的连续性,依据方向、深度、连接性和功能性等四条规则,将人体的浅背线、浅前线、侧线、旋线、上臂线、功能线、深前线等 7 条线。

本 体 神 经 肌 肉 易 化 ( PNF )理 论 是 Herman  Kabat 基于 Sir  Charles Sherrington在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研究结果于 20 世纪 40 年代提出的,他认为神经和肌肉如下的特点:交叉支配或抑制;空间总和;刺激反应的播散(时间总和);连续的暂时的总和(连续的诱导);兴奋性(易激惹性);等长收缩后舒张(PIR)(放电之后)。根据这些特点,Kabat 创立了通过对肌肉链进行特殊的刺激(通过视觉、听觉及触觉刺激物),将无力的肌肉(群)最大限度地整合入肌肉链中的治疗方法。Kabat 强调肌肉链的运动,而非单一肌肉的运动。并描述了四肢的不同运动模式。认为在上肢的运动模式中,屈曲和外旋是相关的,伸展与内旋是相关的。在下肢的运动模式中,外展和内旋是相关的,内收和外旋是相关的。比利时整骨医师 Godelive Struf-Denys 第一次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肌肉链”的概念,并结合心理因素,首次提出整体肌肉链模式。总结了十条肌肉链,左右各五条(三条基本链也称垂直链和两条辅助链也称水平链):即前正中链、后正中链、后前-前后链、后外侧链和前外侧链。正常情况下,这些肌肉链协同作用,执行螺旋运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肌肉链中的其中一条肌筋膜链起主导作用,它决定身体的形态和特殊的姿势。他认为我们不能彻底抵消主导肌肉链的作用,但可以通过对主导链的平衡作用来使协同运动更容易并防止身体变形。心理因素(患者身体姿势、体势及形体反映其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工作习惯及运动或缺乏运动导致肌肉链异常及肌肉张力不平衡)、中枢调节系统影响某些肌筋膜结构(应激、愤怒、担心、悲伤及其他情绪均可暂时或永久性地影响某些特定肌肉的张力)这三种原因会造成肌肉结构的不平衡。法国整骨医师 Leopold Busquet 根据骨性结构间机械连接的生物力学链概念,从功能连续角度出发,将人体肌筋膜划分成静态后链;屈曲链(前侧伸直链);伸展链(后侧伸直链);后侧对角链(开放链);前侧对角链(闭合链)等五条链。这些不同的链以屈曲、伸展向前扭转和向后扭转等四种模式进行链式动作。法国骨科医生 Paul Chauffourgn 与 Guillot JM 列举了身体的四种主要的运动涉及的筋膜链:屈曲=蜷缩;伸展=伸直;向前扭转;前后扭转四种模式。德国解剖学家 Tittel 也曾在运动中人体上描绘出一些令人惊奇的功能性肌肉连接。这些肌肉功能性连接间是特定动作且短暂的连接。Sutherland 建立的颅骶理论认为,脊柱和上肢的屈和伸是交替的,下肢也一样。屈是指弓型物体两端的聚拢,伸是指弓型物体两端的远离。脊柱包括三个弓,两个后凹和一个前凹。即颈椎和腰椎的屈为后屈,胸椎为前屈。还认为身体每一侧身体只有两个肌肉链:屈链和伸链。外旋和外展与屈曲对应,而内旋和内收与伸展对应,形成两种组合: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内收+内旋。拮抗肌的对抗和伸屈的是形成扭转模式的神经生理基础(图 1)。有趣的是,Sutherland没有按上述模式阐述肌肉链,而是重点强调了该模式中的节段行为,但该模式的运行却与呼吸和步态运动保持一致。 

 

  (正面)               (侧面) 

   图 1  屈伸运动单元屈链(深色)和伸链(浅色)


     PhilPage(2010) 指出,捷克神经生理学家 Vladimir Janda(1923-2002) 综合了肌肉骨骼医学上结构学派与功能学派的观点后,提出自己的肌肉骨骼病理学概念“chain reaction”(即链反应),反应中包括三大链结构即关节链、肌肉链、神经链,且三个链在功能上不是相互孤立的。

从以上的各种肌筋膜链/肌肉链的描述中,可以从中发现其核心目标是“功能性”的,是根据功能需要在人体结构上找出相关的“链接”,再以此链接去对功能进行校正、修复或提高,达到完善结构,实现功能的系统统一。目前,筋膜学得到保健医师、物理治疗师、整脊治疗师、心理治疗师、运动伤害防护员、瑜伽老师、武术、表演教练、按摩治疗师和肌体治疗师等广泛的认可与运用;并有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出现。但这些肌肉链是静态结构,主要应用于康复领域,缺少其在运动中的工作状态及变化相关的具体研究。

生物运动链
介绍运动机理,分享健身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