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S LIST小红书现已开通,
点击上方链接即可关注我们!
第六届“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将于2024年5月23日至26日于全国农业展览馆的11号馆举办。自2018年成立以来,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经历了发扬、调整、扩张与更新。历经六年,北京当代已经成长为最具中国代表性和世界包容性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始终以策展性、本土性、公共性为核心,致力于当代艺术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价值发掘与推广。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LARRY’S LIST X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联合推出「迭变:凝聚于北京当代」栏目,通过走访全国藏二代、具有海外背景的藏家、藏家兼艺术空间主理人等身份多元的群像,打破地域界限,探讨藏家群体如何在深耕本土艺术的同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跨地域的传播,重述链接的重要性。
⚫ 00后青年藏家——祁嘉隆(东东)。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00后青年藏家祁嘉隆(东东),他不仅代表着新一代藏家的声音,更是跨地域艺术交流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在这场跨越中国地域语境的收藏对话中,我们将跟随东东的视角,深入了解他的艺术世界,探索他对艺术收藏的热情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深刻见解。
⚫ 李双强 ,《灵泊-5》, 纸本水彩,41cm*59cm ,2021。图片由东东提供。
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艺术作品不仅传递了信息,也构建了一代人对于时代的认知架构。
东东,一位00后北京土著“藏二代”,延续了家族对艺术热爱的同时,也带来了新一代的独到见解和敏锐洞察。与祖辈相比,他的祖父和父母更倾向于收藏古代艺术品,他们的收藏行为更贴近于字面意义——将艺术品珍而重之地“藏”起来,不常公开展示。这一时期的收藏家们往往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社交圈内交流,他们的活动和讨论并不广泛。
⚫ 李津 ,《一人行》, 纸本设色,23cm*26cm, 2023。图片由东东提供。
与祖父辈相比,东东有着更为多元的文化教育背景,所接触的当代艺术市场也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收藏家、美术馆、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推动着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东东作为生态的一环,一直身体力行并力所能及的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 武宏,《山海经之山》,69cm x 31cm,纸本水墨,2014。图片由东东提供。
⚫ 张闻,《射手》,绢本水墨,47cm x 30cm,2022。图片由东东提供。
东东坚信“守正出新”,这不仅是他的个人目标,也是他艺术收藏理念的核心。他认为:“要想在艺术道路上走得长远,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并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他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开始自己的收藏之旅,以此梳理和尊重本土艺术的发展脉络。
⚫ 卢君意,《I couldn't tell》, 木板油画, 30cm*15cm*2cm, 2022。图片由东东提供。
⚫ 卢君意,《The Chick painting-2》,布面综合材料, 21cm*21cm*4cm, 2022。图片由东东提供。
作为一名年轻的藏家,东东表现的更为大胆和自由。他坚信艺术的多元化价值,并基于这一原则进行思考和行动。即便是在北京这样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环境中,东东也会鼓励自己去尝试和探索,不受既定界限的束缚。他对中国当代水墨画情有独钟,便收藏了刘庆和、李津、田黎明、朱新建、党震等艺术家的作品。
⚫ 党震,《夜曲》,39.5cmx27.5cm ,纸本设色 ,2023。图片由东东提供。
同时,他也关注并收藏了来自不同国家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如卢君意、李黑地、James Prapaithong、Gulja Holland等艺术家的作品。对于收藏,东东以为:“应该采取更加多元和国际化的策略,积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
⚫ Gulja Holland,《Baby I》,2023,布面丙烯及炭笔,30 x 40 cm。图片由东东提供。
在东东看来,除了对传统水墨文化的坚守,关注“土地性”的艺术创作也是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化的关键。他说:“19世纪的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如米勒,也曾关注于土地性的表现。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艺术家如闫冰、张新军等也在探索这一主题,在差异与相同之间寻求对话,激发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思考和欣赏。”
⚫ 杨凯 ,《生长-18》,木板综合材料,30cm*40cm,2023。图片由东东提供。
“如果AI会做梦,那他是不是人?”
这是东东最近赞助的一个多媒体影像艺术项目的主题。这个项目以AI的“梦境”为核心主题,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特质之间的界限。鉴于AI是人类创造的,其发展趋向于模仿人类行为,包括思想和无意识的表现,如梦境。项目基于这一理念,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AI会做梦,那他是不是人?为了深入讨论这一主题,项目团队运用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哲学理论,并制作了一个2至3分钟的短片,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对这一哲学议题进行了阐释。
⚫ Created and organized by yinan Li。视频由东东提供。
与同龄为伴,做艺术的朋友,携手走的更远。在本次采访中,东东也透出有计划学习如何成为更专业的艺术赞助人,支持更多新兴艺术家,促进不同文化和地域背景下的艺术交流。而谈到艺术家的职业发展路径时,东东也有表现出年轻一代的“佛系”精神,在他看来艺术是双方的,艺术赞助不应受限于固定的模式,而应鼓励多样性和开放性,尊重艺术家的个人选择和发展路径。无论是支持年轻艺术家的创作,还是推动艺术市场的多元发展,东东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艺术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和思想的桥梁。
⚫ 伍伟 ,《神圣解刨学-2》, 雕塑, 27cm*16cm*12cm, 2023。图片由东东提供。
⚫ 塔可 Taca Sui ,《易安故居》, 摄影,15cm*15cm, 2023。图片由东东提供。
LARRY'S LIST: 作为藏二代,您是如何开始收藏艺术品的?家族传承对您有和影响?
我的艺术收藏之路深受家庭影响,从爷爷辈开始家族就有收藏现代书画和翡翠瓷器的传统。到我父亲的时候他的收藏兴趣转向了手表和珠宝,家族的收藏变的更为多样。那到我这,我希望收藏是我个人成长痕迹的一种记录,最初从近现代书画开始收藏,在去年2月从槐轩开始转向了当代艺术。
⚫ 姚朋 ,《长日将尽》,布面油画, 30cm*40cm ,2023。图片由东东提供。
LARRY'S LIST: 说到槐轩,可以分享下槐轩在策展和挖掘艺术家方面的定位和策略吗?
实际上,槐轩空间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地域性。由于槐轩设立在北京一个典型的四合院中,它自然而然地承载了强烈的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元素,这使得槐轩在文化传承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槐轩对于当代水墨艺术的拓新探索与我个人的艺术收藏兴趣不谋而合,这种共鸣促使槐轩成为了我探索当代艺术的起点。我在这里购买了我的第一件当代艺术作品。
⚫ 槐轩艺术空间。图片由东东提供。
LARRY'S LIST: 槐轩还是具有很强的在地性,那你是如何看待北京和上海在艺术收藏方面的差异?
上海因其海派文化的影响,西方当代艺术市场在此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活力,整体艺术观念性较为强烈。与此同时,北京则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由于众多内地艺术家集聚于此,北京的艺术市场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承载和讨论显得更为深厚。此外,北京对内地艺术市场的关注度较高,传统媒介的使用和收藏在此也相对更为盛行。
LARRY'S LIST: 你共拥有多少件艺术藏品?当下的收藏策略是什么?
在近一年半的收藏时间里,大概收了30几件。除了对国内当代水墨的关注,此外,受到我个人成长背景的影响,我对西方当代艺术也颇感兴趣,特别关注90后青年艺术家的发展,并开始接触和收藏相关作品。目前收的比较多的是架上与自然和肖像相关的绘画作品。我的收藏策略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式的体系。
⚫Karen Shiozawa ,《Finding the light》, 版面综合,162cm*131cm, 2022。图片由东东提供。
LARRY'S LIST: 可否分享一件近期收藏的作品,和收藏背后的契机?是什么吸引了您?
最近我也开始关注一些多媒体影像的作品。我赞助了一位本科在读图像设计的学生的影像项目。这个项目以AI的“梦境”为核心主题,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特质之间的界限。
LARRY'S LIST: 赞助艺术项目也是藏家和艺术家形成对话的方式之一,那之后会有更多这方面的规划和深入的想法吗?
我们需要把市场作为动态的方式去看待,今年我也希望能系统性去了解艺术赞助人的运作方式,挖掘更多年轻或是同龄的艺术力量,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可以在这个时代共同去成长。
⚫ 耿雪 ,《A few of tears》, 布面双联,20cm*10cm and 15cm*15cm, 2021。图片由东东提供。
LARRY'S LIST: 在你的收藏中是否会特别考虑到艺术家的年龄或是地域性?可以分享下现有收藏中艺术家的年龄分布和地域分布情况吗?
中国艺术家和西方艺术家大概是4:6。年龄分布的话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出生的艺术家我都有收藏。
LARRY'S LIST: 我们关注到西方藏家的作品在你当代配是偏高的,但是这种情况其实对于北京藏家来说是很少见的。你是如何看待南北方藏家在地域语境下的差异?
其实我觉得市场不应该出现这种割裂现象,因为这不仅对我们藏家不利,对全球艺术史和当代艺术史的发展同样毫无益处。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如果市场持续分裂,无论是对我们还是西方,都是一种损失。所以,现在会看到很多90后、00后的藏家更愿意走出去,用自己的方式促进中国艺术市场进行更多跨地域的交流。
⚫ 王亚彬 ,《花》,布面油画 ,50cm *60cm ,2015。图片由东东提供。
LARRY'S LIST: 你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有何看法?
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不乏优秀作品,尽管存在中西方艺术家在媒介使用上的差异。西方艺术家在丙烯和油画等媒介的运用上表现出高度的熟练度,而中国艺术家则在传统水墨媒介上具有明显优势。我认为,水墨艺术的独特性和深刻内涵,将为中国艺术家在国际艺术市场上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或许可以成为他们走向国际化的关键。
⚫ 薛若哲 ,《六分四十一秒》,摄影,10cm*10cm, 2020。图片由东东提供。
LARRY'S LIST: 你有考虑过做一个自己的艺术机构或是艺术基金会等组织吗?
就像我说的买东西别着急一样,我觉得慢慢来。如果时机成熟,有更好的方式推动艺术市场的发展,我肯定会做。
LARRY'S LIST: 你之前有去过北京当代艺博会吗?感受如何?对今年北京当代艺博会有怎样的期待?
北京当代艺博会是我第一次去当代艺博会,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很大,是暴走的一天。今年我希望在专注本土的基础上看到更多国际的艺术机构。就像北京当代自己说的那样,希望以艺博会“凝聚众艺”,与大家共享“艺术世界”,共度“北京时间”。
撰文:Viya
更多资讯独家刊登于LARRY'S LIST官网上,可点击原文链接查看
扫描二维码添加Larry小助手,获取Larry's List最新资讯
“超现代”收藏家Tobias van Gils的艺术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