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藏家袁宏元:收藏,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过程

文摘   2024-05-13 12:55   上海  

LARRY'S LIST小红书现已开通,

点击上方链接即可关注我们!



第六届“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将于2024年5月23日至26日于全国农业展览馆的11号馆举办。自2018年成立以来,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经历了发扬、调整、扩张与更新。历经六年,北京当代已经成长为最具中国代表性和世界包容性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始终以策展性、本土性、公共性为核心,致力于当代艺术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价值发掘与推广。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LARRY’S LIST X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联合推出「迭变:凝聚于北京当代」栏目,通过与全国藏二代、具有海外背景的藏家、藏家兼企业家、艺术空间主理人等身份多元的群像深入对话,立足北京,探讨不同地域藏家的审美差异,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深耕本土艺术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进程。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中国藏家视角,重述链接的重要性。



⚫  收藏家&企业家袁宏元。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藏家&企业家袁宏元。他不仅是一位资深的艺术藏家,更是一位对艺术有着深刻见解和独到眼光的鉴赏家。本文我们将与袁宏元深入探讨其收藏哲学,从他的个人经历出发,分析其收藏策略的演变,以及他对艺术市场发展趋势的洞察。



⚫  黄宇兴,《Who am l》,2008,布面丙烯,150 x 160 cm。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袁宏元,一位对当代艺术充满热情和洞察力的藏家。他始于2013年的收藏之旅,最初是为了装饰家居空间而购得一些作品,逐渐地,这个兴趣演变成了一个拥有200多件作品的私人收藏。起初,袁宏元的收藏并没有明确的策略,只是凭借喜好购买,直至家中的白墙都被挂满。他开始意识到收藏不仅仅是一种购买行为,更是一种深入的艺术理解和审美体验的过程。



⚫  张业兴,《爆》,2017,布面油画,300 × 200 cm。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  梁浩,《像所有锋利的东西一样, 它已经变钝了》,2021,布面油画, 150 × 200 cm。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作为油画专业出身的袁宏元,有着对艺术认知理解的基础。在袁宏元的眼中,艺术收藏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一种对艺术家绘画性与艺术语言的深刻洞察。他注重作品本身的绘画技巧,以及艺术家是否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语言。通过作品,他审视艺术家的创造力是否达到了他内心认可的艺术高度。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袁宏元跨越地域界限,收藏了众多艺术家的作品,而这些作品汇聚在一起时,又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协调与统一。



⚫  李继开,《帐篷温室》,2016,布面丙烯,148 x 200 cm。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  杨福东,《国际饭店 No.10》,2010,黑白喷墨打印,180(H)*120cm。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袁宏元的收藏之路,是对艺术深度认知的体现,也是对个人品味的持续塑造。在十余年的收藏历程中,袁宏元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他逐渐厘清并坚定了自己的收藏脉络。他用“慢一点”来形容自己的收藏哲学,这不仅仅是对收藏节奏的把控,更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不急于求成,而是更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和感受每一件作品,去发现那些真正能够触动他内心的艺术佳作。



⚫  娄申义,《三打白骨精》,布面油画,200 x 300 cm。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  康海涛,《等待》,2019,纸板丙烯,158 x 252 cm。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艺术界的动态和变化能够迅速通过线上平台和社交媒体传播,使得艺术爱好者和藏家们能够即时获取最新的艺术资讯。艺术家们也得益于多样化的渠道和平台,得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被更广泛的观众所认识和欣赏。在这样的环境下,袁宏元以为:“传统意义上因地域差异而导致的南北藏家收藏偏好的显著区别已经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藏家个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收藏理念。”



⚫ →李津,《十八罗汉》,2021,纸本设色,31.5*295cm。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  袁宏元居所,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多年的收藏经验,让袁宏元意识到藏家对艺术生态构建的重要作用。他认识到,藏家不仅是艺术品的收藏者,更是艺术价值的发现者和传播者。通过精选和展示藏品,藏家能够一定程度的引导公众的审美趣味,提升社会对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在本次的采访中,袁宏元也透露了他接下来的计划:“在浙江建立一个非盈利空间,给年轻的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和空间,也希望在浙江这个当代艺术不是很热的地方努力做点微薄贡献。”他相信艺术具有跨越界限的力量。在艺术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本土与全球的桥梁,共同塑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艺术生态。



⚫  韦嘉,《焰火》,2022,丙烯画布,205 x 280 cm。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  藏家袁宏元(左)与艺术家韦嘉(右)。




LARRY'S LIST: 您是如何开始收藏艺术品的?共拥有多少件艺术藏品?当下的收藏策略是什么?

收藏当代艺术是在13年左右,当时新房子装修,买了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作为空间陈设,然后买着买着,居然把家里的白墙都给挂满了,就这样前后收藏了200多件作品。一开始买作品觉得喜欢就买,没有什么系统性,也从来没有去梳理过收藏的作品,随着个人认知和审美的变化,收藏的关注点也跟着在调整。目前的想法就是,放慢收藏的节奏,明确收藏的目标,根据自己的喜好,建立属于自己的收藏线索和脉络,这是后期收藏的方向,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 (左)Robert Bosisio, untitled, 2022, Oil, Alkyd Resin, and Pigments on Canvas, 51.5 x 60.5 cm。(右)张英楠,《回音》,2022,布面油画,150 x 200 cm。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LARRY'S LIST: 可否分享一件近期收藏的作品,和收藏背后的契机?是什么吸引了您?

近期收藏了一件赵洋老师的最新作品,赵洋老师是我关注好多年的艺术家,之前也买过他的作品,但一直没有见过艺术家本人,以为是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去年偶然的机会,朋友约了一起去赵老师工作室,才知道工作室离我那么近,后来又陆续去拜访了几次,并在几次活动中又有相遇,通过多次的接触,越能感觉艺术家对艺术的真诚和挚爱。


因为自己也算学过绘画,大学也是油画专业,所以看赵洋的作品,就能知道他是属于画的好的艺术家,而且近期的状态越来越好,这次在香格纳上海空间的展览《最后的人》,展出的作品都很精彩,灰色调画面优雅、诗意,构图疏密有序,勾勒的线条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苍劲有力,又有油彩被稀释的松弛感。这次展出的作品能看出艺术家在不断吸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自身成长经历与表达的内容相契合,使个人的绘画语言也变得越来越清晰。赵洋是属于70后艺术家中被市场低估的艺术家,在现在的环境下,能一直认真画画,还在不断突破自己,真的需要自己的坚持和热爱,这一点还是蛮打动我的。



⚫  拜访艺术家赵洋的工作室。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 赵洋,《最后的人 DD》,2023,布上油画、丙烯,197(H)*155cm。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LARRY'S LIST: 您是如何看待南北方藏家在地域语境下的收藏偏好和差异?

其实在现在这个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艺术圈发生的事情在更多线上平台或朋友圈第一时间就能知晓,艺术家也有更多的渠道被挖掘,收藏已经不存在因地域语境差别而形成的南北藏家的收藏偏好有特别明显的区别,更多在于藏家自身收藏趣味的差别。



LARRY'S LIST: 之前有去过北京当代艺博会的现场吗?现场感受如何?您对2024北京当代艺博会有怎样的期待?

陆续参加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有几年了,每一年规模都在扩大。希望2024年的北京当代能有更多的重要画廊和机构的参与,带来更多的优秀作品。



⚫  刘锋植,《无题》,布面油画,153*183cm。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LARRY'S LIST: 您有特别关注的艺术家吗?是什么吸引了您?

最近在香港巴塞尔看到了日本艺术家杉本博司的影像作品,又去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看了他的个展,对我的触动还是蛮大的,在他拍摄的不同系列的作品中都围绕着“时间”这一主题,采用长时间曝光模式,在不变的的景致中,把时间压缩进入影像中,注入了艺术家对时间概念的哲学性思考和讨论。这应该会是今年看的展览里,感触最深的一个个展。



⚫  “杉本博司:无尽的刹那”展览现场。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LARRY'S LIST: 在收藏过程中,您是如何在个人背景和地域差异中寻找共鸣的?

我是从小学阶段开始学习素描,一直到大学艺术专业毕业,也从事近十年的美术教育工作,期间也一直保持看展的习惯,所以对艺术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比较注重作品本身是否具备绘画性,艺术家是否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通过作品看艺术家的能力是否达到我认可的高度,按着这个线索,收藏不同地域的艺术家作品,放在一起还是协调和统一的。


⚫  与家人一起观展。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LARRY'S LIST: 您认为收藏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会与自己的家人分享收藏的快乐吗?

收藏当代艺术十年有余,除了平常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之外,好像大部分时间都在看展,参加博览会或出席一些艺术活动,感觉挺忙,也挺充实。近几年受各种外围因素的影响,留给个人的时间比较多,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接下来也有想法在浙江做一个非盈利空间,帮助和支持更多年轻艺术家,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和空间,也希望在浙江这个当代艺术不是很热的地方努力做点微薄贡献。


收藏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偶尔与家人一起看展或参加一些开幕活动,也是一种生活状态,当然作品挂在家里是最好的分享,提供一个好的艺术氛围,让孩子自己去感受,慢慢去积累对艺术的喜爱。



⚫ 宋琨,《泛灵族 – 静默者》,2020,木板油画、亚克力,30×40cm, 60×45cm, 65×45cm×2。图片由袁宏元提供。



LARRY'S LIST: 因为收藏本就充满着不确定性,您对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有何看法?您认为藏家在艺术市场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随着这几年经历国内经济下行周期,疫情影响,艺术市场基本属于内卷模式,大量新机构和新艺术家的出现,让大家对购买艺术品都相对谨慎,从成交数据来看,一、二级市场成交量都在明显下降,艺术品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和普通作品的价值差越来越悬殊。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种状态会持续,只有等经济恢复,藏家的信心回来了,市场才会慢慢回暖。


好的藏家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收藏体系,通过自己的收藏也能影响身边的一些朋友,让更多的人关注当代艺术。他是艺术市场的参与者,对艺术家的支持和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品。





编辑:Viya

更多资讯独家刊登于LARRY'S LIST官网上,可点击原文链接查看


扫描二维码添加Larry小助手,获取Larry's List最新资讯

专访00后藏家东东:从“藏”到“展”,在辩证中接近艺术的本质



Larrys List
艺术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