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Gallery Sohe联合创始人张琪:我拥抱复杂而矛盾的趣味

文摘   文化   2024-03-14 22:00   上海  





如上海空间开幕展览标题“Oxymoron"(意为“悖反修辞”)一样,Gallery Sohe是一家行走于历史和当下的可收藏级设计画廊。主理人张琪操刀的每一场展览,总是通过组合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创造出超越寻常经验的审美体验;用非线性的时间观统一过去与未来,借彼此的对照设置更为开放的观看语境;更以混合形态的整体艺术风格突出其观念性。

新展“True Fiction”线条审美的松弛感和历史语素紧张感对立平衡的产物。这种拥抱矛盾和不确定性的乐趣,既基于Gallery Sohe对于当下社会复杂现状的亲身感知,也是它作为社会性创意组织对承载日益丰富的艺术形式给予的回应


LARRY’S LIST专访Gallery Sohe联合创始人、收藏家张琪,了解这位耕耘可收藏级设计板块的藏家如何探索“物”与“物”之外的哲学。


⚫ Gallery Sohe新展“True Fiction"展览现场,上海,2023-2024。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处于动态的对称平衡中。自然光透入的主厅和用人造光强化戏剧效果的侧厅,其中摆置的物发出各自的气息。


⚫ 段一凡的大漆屏风《征兆》、荒木经惟摄影作品《左眼之恋》以及韩冬的青铜雕塑《Rebirth》。Gallery Sohe“True Fiction“展览现场,上海,2023-2024。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 Gallery Sohe“True Fiction“展览现场,上海,2023-2024。正中是张子硕的作品《Deviation I》。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张琪将“True Fiction”的两个空间分别打造成一幕舞台剧的两场演出,颜色饱满的酒红色空间和自然光射入的白色房间按照主理人的精心设计,空间像一张调色板,不同的材质就像各异的颜料,呈现出不同的情绪显色度。这样的设计也兼容了时装、雕塑、平面、摄影等一系列代表视觉与物质媒介。


⚫ 地毯上陈列了川久保玲著名的“身体遇见服饰―服饰遇见身体”(Body Meets Dress, Dress Meets Body)系列中的一件作品和全不锈钢与镀锡金属打造的椅子。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 Serge Mouille的灯具设计。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眼睛是古老而神秘的图腾,是超现实主义的灵性符号。细心观察Gallery Sohe的空间布置,很难不注意到作品形成的空间正负形给人一种如置身园林般的轻盈感和开放感。韩冬作品中的“眼型”元素和细江英公“眼睛”主题的黑白摄影在空间上互相放大。靠墙的一面悬挂着Louis Durot的经典之作《镜子》,反射着窗外透出的自然光线和荒木经惟的摄影作品《左眼之恋》。


⚫ 韩冬的《春凳》与Louis Durot的《Mirror》。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 韩冬作品让人联想到假山奇石,幽邃苍古。窗台上的作品是张子硕的《Derivation II/III》。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 周轶伦的雕塑作品、杨丹凤的雕塑作品以及细江英公的摄影作品《蔷薇刑》。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由“眼睛”引出的元素之歌,是“True Fiction”背后传递的思考:凭借艺术创作引发震动,“真实”与“虚构”是否可以在一件作品中完成一次最致密的融合?人们相信“眼见为实”,而“True Fiction"特意将每一件作品中的眼睛呈现给我们,眼见之物既承载了真实,也有动人的虚构。


⚫ 不同的元素组合如同立体的水墨空间。Gallery Sohe“True Fiction“展览现场,上海,2023-2024。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如展览前言所言,一件艺术品从构想至实现,既包含人力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切磋,也包含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投射,这种既非全然“真实”亦非完全“虚构”的状态,将在这场展览中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被引申——我们都真切生活在相互投射的主观世界中



当打开“True Fiction"这部敞开的空间之书。压模、褪火、手工捣炼、洗片曝光的“人为”痕迹一一封存于物质之中,而摄影写真、灯具设计、软雕塑……这些元素是繁复而必要的变奏,是历史的现在式,即调动当下的表达方式叙述过去发生的事件。


⚫ 段一凡的作品皆具有强烈的肌理感,有别于“光、亮、平”的漆器,他的创作更强调大漆原有的质感,粗糙的表面更凸显原料的特性,艺术家将属于水墨和大漆两种材质的传统的层次叠加而效果增倍。

⚫ 周轶伦作品《Improvisation Floor Lamp》细节。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这些作品使用古典造物或现代工业的材料,形成“由器入画”的效果。以周轶伦的《Improvisation Floor Lamp》为例,艺术家从唾手可得的物件中汲取灵感,将石雕残件、篮球和废旧纸板组合在一起,坚硬沉重和轻质易损的迥异气质铸入同一件雕塑中,充斥着经典与街头、史前史与未来的物质新形态,他让艺术的创作充满突破边界的趣味,平衡着手感与工业生产的审美张力。


⚫ 空间铺设用剑麻地毯搭配银灰洞石踢脚线,而家具是Charlotte Perriand的作品。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True Fiction“中与摄影作品搭配的家具设计选用屏风、边凳、角桌等古人私邸书房中不可少的起居器物,又协调兼顾各种景观意境,让人收获了一种致密和温馨的呼吸。置身其中,就可以与器物和家具相对而语、小憩、思考。



张琪特别设计了四位日本黑白写真大师的作品与可收藏级设计并置:细江英公、荒木经惟、森山大道和佐藤时启,这也是他一直关注的亚洲现代主义系列的一次延伸展示。


⚫ 细江英公摄影作品《Kamaitachi》是与舞踏创始者土方巽共同创作。土方巽以细江英公的故乡山形县为背景,进行了一系列的即兴表演。


从建筑、摄影视角着手的经典之作、从风力侵蚀联想到雕塑工艺的细节质感对比,充盈着这个空间的每一寸角落。对于人工美和自然美之间产生的超验体会自在而微妙的通感平衡以审美为趣味的灵活组合,令Gallery Sohe的展览具有一种直觉上的审美冲击力量。


⚫ 杨丹凤的《天书》采用德化的白瓷,素胎的白瓷对应书页的空白无字,书的边缘刻着“我是谁?你又是谁?” 诙谐而朴素,充满了创作者“本来无一物”的禅意。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 张子硕《Deviation I》作品细节。艺术家利用银的特性复制⻛化石头、进行铸造,让金属表面如同风化的地表。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张琪在Gallery Sohe杭州空间曾以“诗意的现代主义”、“Brazillian Masters” 、“George Nakashima 和 Pierre Jeanneret”等项目为题,举办过一系列大师作品展。他在“George Nakashima 和 Pierre Jeanneret”的前言中写道:


“厌倦了机器文明的他们,都曾在印度工作、居住。那里不同于欧洲的炎热气候改变了他们原有的设计;落后的经济环境改变了机械生产的模式,而(使得他们)更多地使用手工制作。George Nakashima 和 Pierre Jeanneret都将印度人的声音引入到了印度的设计之中。如果他们见面了会聊什么?会有什么共鸣?会有什么新的想法?” Gallery Sohe的每一场展览都是为现代和当代大师策划的一部空间“物语”。经典既是真实、也是虚构,时空的分割和重组形成的场域,正是Gallery Sohe中发生的一次次审美事件的结果。


⚫ “诗意的现代主义:勒·柯布西耶与皮埃尔·让纳雷”展览现场,上海,2019。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 收藏家、Gallery Sohe联合创始人张琪。


LARRY’S LIST:“True Fiction”并置了欧美、亚洲设计大师和年轻新锐的作品,在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上有什么考虑?


张琪:为了让上海新址的开幕展有更好地呈现,我们其实在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希望尽可能多元地展示艺术家,通过组织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的作品,带来丰富饱满的视觉和感官体验,表达Sohe反对二元论和片面思考拥抱“矛盾”或“复杂”的趣味。


⚫ 川久保玲,《椅子》,1983,镀锡、冶炼不锈钢,66 x 52 x 52厘米。


LARRY’S LIST:展览结合了可收藏级设计和“新感觉派”摄影,您把摄影和家具这两种媒介并置,它们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张琪:摄影和家具的组合在“白盒子”空间不算常见,但是对Sohe来说,这种组合是真实生活的一种延伸。策划一场展览和布置一个家,对我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它们都在反映人的想法和状态,并且这种想法和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很喜欢“收藏一个家”(collect for your house)的概念,让“家”成为一个积累着的、“收”和“藏”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你是带着和收藏“活在一起”的心态,作品就会成为你家庭中的一员,这种互动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也是发现作品内涵丰富层次的绝佳方式,你在不同时期的心态和生活经历,也会改变一件作品的内涵。


⚫ Louis Durot, 《镜子》,青铜、镜子,88 x 88 x 9厘米。

⚫ 森山大道的《水中花》包含着森山先生作品中特有的快照美学与暧昧情欲。


LARRY’S LIST:在展览的空间设计上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张琪:Gallery Sohe新址在洛克·外滩源,这里有一系列历史保护建筑,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知名建筑设计师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传奇作品。Gallery Sohe圆明园公寓是上海最早的英式公寓,也是典型的19世纪英国安妮女王复兴风格


这次我们还是找到老朋友王颖(Studio Glume)操刀,在保留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室内进行改造,重新梳理、简化空间的内部结构。为了让老房子更适应展厅的功能,我们铺设了专业的照明灯具,再用平顶天花板让灯轨“隐形”;整体用剑麻地毯搭配银灰洞石踢脚线,增加空间内更自然原生的质感。古典华丽的建筑外观和现代简洁的室内,营造出有反差感的体验。


因为是公寓建筑,我们用不同的想法去布置两个房间。有自然光的房间以展示功能性雕塑为主;另一个光线较暗的房间,我们用到了更多石材,布置了更多元的光源,想让它更有“家”的感觉。通过在细节上对空间氛围做出区分,我们想展现不同艺术品在展示方式上不同的可能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楼入口的楼梯,猩红的油漆带来的冲击力是很“当代的”,但它同时又具有一种历史感,所以我们在三楼公共区域,用地毯延续了这抹红色。


⚫ 杨丹凤的单色釉陶瓷作品《鼓边桌》搭配剑麻地毯、银灰洞石踢脚线。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 Gallery Sohe所在的圆明园公寓是外滩保护级历史建筑之一,也是一栋19世纪英国安妮女王复兴风格的公寓。


LARRY’S LIST:“True Fiction”这个展览的标题,将“真实”和“虚构”这两个含义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为展览确定这个标题的用意是什么?


张琪:其实词语的组合,和家具、雕塑、摄影等作品的组合,对我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很接近,更重要的是展现一种有陌生感的、出乎意料的诗意,这种诗意所创造的想象空间,以及它和真实体验之间的关系很迷人。


⚫2022年,Gallery Sohe呈现的“Future-Primitive”展览现场,呈现Soft Baroque,Zachary Besner,Louis Durot,韩冬,Pierre Jeanneret,Nik Kosmas,毛冠帅,Leo Orta,周轶伦,段一凡共10位艺术家以及部落艺术的群展。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LARRY’S LIST:你的收藏中存在着一条关于“物”的叙事,从这些家具中可以重新追溯到天然材料的生命,在你看来,这些关于“物”的叙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


张琪:重要的其实不是“物”。“物”是显性的,但它们终归是载体。“物”所承载的意义和代表的精神性,包括“物”的含义和艺术家的创作概念,这些是真正对我们有意义的。对我来说,收藏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去研究某个领域或者时代,形成一个自己的风格,是我们在通过“物”和自己、和世界建立新的对话。


⚫ Leo Orta的《Corner smile》是一把可以坐下的椅子,也像是黄铜组成的幽默语言。镂空的椅背像一个开放的提问,艺术家想知道人们面对这件作品本能的情绪反映:我们塑造的家具也塑造着我们。


LARRY’S LIST: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可收藏级设计?是否有哪件特别的作品打动了你?


张琪:大学时期收藏的第一件作品是由瑞士著名建筑师、设计师皮埃尔·让纳雷(Pierre Jeanneret)设计的工作椅。开始是被比例和结构吸引,但随着学习,越来越多地知道了其背后的意义,才发现这把椅子可以说是浓缩的历史。


⚫ 皮埃尔·让纳雷(Pierre Jeanneret)设计的工作椅,“True Fiction"展览现场,上海,2023-2024。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LARRY’S LIST:你收藏可收藏级设计作品、也收藏其他媒介作品,你如何发现不同媒介作品之间的联系?


张琪:设计需要考虑功能,但这并不代表它与艺术相斥。Soft Baroque 的 Nicholas Gardner 和 Saša Štucin 同时从事设计和艺术工作。他们在伦敦的实践专注于创造具有冲突功能和图像的作品,同时不放弃美感或消费者逻辑。他们热衷于模糊可接受的家具类型和概念代表对象之间的界限。


还有很多艺术家比如Scott Burton、Constantin Brancusi、Donald Judd、Franz West、野口勇等等,都创作了许多所谓“跨界”的作品,它们介于艺术与设计之间,恰恰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和设计的更多可能。


对于我来说,我并不会那么严格的区分两者的概念,关键在于艺术家的想法观念以及呈现的完成度是否能够打动我。


⚫ Gallery Sohe“Historical Present 功能共时”展览现场,上海,2023。展览呈现设计师Soft Baroque、Pierre Jeanneret、Rei Kawakubo 川久保玲、Mathieu Mategot、Charlotte Perriand、Jean Prouvé的家具作品。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LARRY’S LIST:您长期关注可收藏级设计,在您看来,和五十年前相比,当代的可收藏级设计有哪些创新的部分?


张琪:现在人们看到很多现代主义时期的作品,可能并不觉得多么先锋和惊艳,但一个前提背景是,当时的主流审美其实依然是非常装饰性的:无论是对材质、结构的革新,还是对观念表达的追求,现代主义设计绝对都是“异类”。


Gallery Sohe合作的当代设计师/艺术家各有千秋,他们的创作理念也不同于当下对于艺术或设计的常规理解。超越所处时代的前瞻性,一直都是我们看重和尊敬的创作者品质。不同时代下艺术家们有相似的创造力和实现能力——创作者的精神是延续的。


⚫ 韩冬《春凳》细节,他以自然风貌雕塑赋形,状若巨型玉石的青铜雕塑以手作木雕为起始。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 佐藤时启拍摄的《Light and Breath I》。他使用大画幅相机进行至少 1-3 小时的长时间曝光,并将光反射到相机镜头中。流动的事物最终模糊和消失,只留得光与空寂。


LARRY’S LIST:Gallery Sohe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设计画廊之一,当时决定成立一家设计画廊的契机是什么?


张琪:创立Gallery Sohe的契机是收藏的家具越来越多,只好开了家画廊,把家里放不下的家具摆到画廊里去。画廊最早开在杭州,现在已经面向各地的资深藏家,经常会有外地的朋友专程去我们不同的空间拜访。


作为Gallery Sohe 的联合创始人,收藏级设计的观念性和时代精神是我们最为看重的,同时我们希望能将当代与历史、先锋与传统融为一体,所以着重在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原作和收藏级当代设计作品两部分。


LARRY’S LIST:在亚洲,近两年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关注可收藏级设计(例如M+博物馆将其归为视觉文化不可忽视的组成),相关的博物馆收藏不断累积,你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张琪:收藏级设计在国外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艺术家、艺廊、博物馆机构、学术评论都相对完整。


在中国,这一细分领域虽然还处在发展初期,但我们看到相关的艺术与设计机构已经开始重视这一板块,甚至将收藏级设计纳入年度展览计划中。同时,越来越多藏家开始收藏这一艺术类别。收藏级设计从体量上一定不是最大的,但他代表的实验性、开创性以及前瞻性,是整个艺术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我对未来中国的收藏级设计市场还是充满信心的。


⚫ Gallery Sohe上海空间开幕展"Oxymoron“展览现场,上海,2022。图片致谢Gallery Sohe


LARRY’S LIST:你怎么看待可收藏级设计的市场发展潜力、在一级、二级市场的表现?如何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个领域?


张琪:这两年,更多高质量的收藏级设计进入二级市场,一、二级市场的联动也越来越紧密,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趋势会让可收藏级设计更保值。同时,藏家也更愿意从创作层面去了解艺术品,这种对作品和艺术家本身的兴趣会促进画廊与藏家之间的良性对话。


今天我们来讨论收藏级设计,一定脱离不了藏家的视角,藏家是支持创作者想法的一群人。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认识到想法的重要性,我也会寻找拥有不同想法的人里做得最好的那个人。


收藏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不同,收藏的过程包括学习的部分。只有去研究某个领域或者时代,才能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我在选择收藏级设计作品并呈现给更多人的时候,也会考虑线索与想法彼此之间的关系。



撰文/编辑:edely

更多资讯独家刊登于LARRY'S LIST官网上,

可点击原文链接查看

扫描二维码添加Larry小助手,

获取Larry's List最新资讯







专访袁佳维:策展人是设计话语机制开放空间的结构工程师


Last Call|苏富比香港线下艺术游学行程即将截止报名


Larrys List
艺术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