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方式创新大学生讲思政课的途径
文摘
教育
2024-06-28 23:36
云南
“线上+线下”方式创新大学生讲思政课的途径
李 艳 陈新芝
(昭通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要切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基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线下+线上”大学生讲思政课的方式为抓手,通过组建一支“1+N”的大学生讲思政课青年讲师团、夯实“线下”大学生讲思政课基础、创新“线上”大学生讲思政课方式等途径,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关键词】“线上+线下”;大学生讲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24)17-0005-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探索“线下+线上”大学生讲思政课的方式,拓展思政课实践途径,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政课参与度、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意义重大。1.强化高校思政课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的必然选择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能否抓好思政课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学生认知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存在课程吸引力不足、教学实效性不强等问题,限制了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的发挥。“大学生讲思政课”是高校思政课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高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讲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通过运用思政课中所学知识分析和反思社会现象,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从而实现思政课的教育目的。2.转变思政课教学理念,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重要体现传统思政课教学中,多采用大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加上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多数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相同的教案、教学方法讲授知识,教学针对性不强,课堂缺少吸引力,不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目前的思政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个性特点,老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一些学生觉得思政课比较乏味,教学效果不佳。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思维灵活,对世界充满好奇,“灌输式”教学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不仅难以让学生意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而且可能会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培养大学生讲思政课,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思政知识、讲解思政知识,推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落实。[1]3.创新思政课育人模式,构建“师生双主体协同”教学模式的重要探索大学生讲思政课就是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形成的讲稿严格把关,对讲课效果准确评价,在教师有力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优势,用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形成双主体协同的育人模式。培养大学生讲思政课,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因材施教,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模式,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在教育形式上,“线下+线上”方式的大学生讲思政课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新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互动性强,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参与积极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线上+线下”大学生讲思政课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借助新媒体平台灵活、便捷的特点,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和学习课程知识,使思政课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线上大学生讲思政课侧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事政治和教学案例的讲解。线下大学生讲思政课更多的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思政课教学主题,结合学生成长需要,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研院所、革命老区、脱贫一线等,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并将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调研,了解全国各地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拓展学生的视野。线下课堂中学生通过展示和分享,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交流和分享自己获得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强化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线上微课中,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做好教学设计,把好导向关、质量关,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借助线上平台制作微课,讲好思政课,传播正能量,能够形成人人都喜欢思政课、人人都想讲思政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传授者转变,调动学生学思政课、讲思政课的主动性,从而增强思政课的育人实效。依托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讲思政课教学团队组建、教学内容组织和授课中的指导作用,积极组建大学生讲思政课教学团队,深入开展“线上+线下”大学生讲思政课教学活动。
首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优秀学生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政治素质高,专业基本功扎实,要将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在同辈群体中讲好思政课,扩大思政课的影响力。其次,依托“我心中的思政课”微视频、“大学生讲思政课”竞赛活动、大学生主题宣讲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动员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热爱讲思政课的其他专业学生加入青年讲师团,壮大大学生讲思政课的队伍,提升大学生讲思政课的影响力,在全校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最后,将三好学生、优秀团学干部等组织起来,围绕学习成长、科研实践、创新创业、孝老爱亲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思政课中,或者以自己的方式讲述身边事、身边人,发挥身边的榜样力量,引领人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夯实“线下”大学生讲思政课基础,拓宽实践育人平台课堂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教学过程中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讲好思政课,而且要组织学生学好、讲好思政课。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在课前围绕教学主题和学生学习实际做好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将老师讲和学生讲结合起来。如课前鼓励学生围绕时事政治、红色故事等内容进行课前交流;课中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小组,针对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交流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帮助学生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课后鼓励学生在梳理知识逻辑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分享,交流收获和感悟。通过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传统的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讲授者和分享者,这才是生动活泼有效的思政课堂的体现。依托青年讲师团积极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面向校内外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扩大思政课的覆盖面。强化思政课教师对青年讲师团的业务指导和培训,针对受众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宣讲内容。学校积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学生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企业、工厂等开展理论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故事、讲好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故事,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情怀,激发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通过大学生讲思政课,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和坚定信仰,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受益终身的课程。[3]打造“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平台。广泛动员学生参与“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以赛促学。定期举办“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活动,创新活动形式,思政课教师加强对参赛学生的指导,做好活动宣传,保障活动质量,切实提升活动影响力,形成人人都讲思政课的良好氛围。秉持“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理念,深钻教材内容、做好教学设计、拓展教学资源、强化语言表达,打造“精彩一课”。通过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竞赛活动,加强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党的创新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学生的党性修养,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的信仰者、忠实的践行者和有力的传播者。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激情和活力,易于接受新事物。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线上微课成为广受欢迎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知识传播手段,制作大学生讲思政课微课,将微课作为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抓手,可以使思政课堂上的内容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借助线上平台录制思政课微课,可以提升思政课的宣传效果,弥补线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加入大学生讲思政课的队伍中,可以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首先,建立以思政课教师为主的专业指导教师团队,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在大学生讲思政课微课主题选择、教学设计、资源拓展等方面进行指导。结合每位教师的专业背景,对大学生讲思政课微课团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确保大学生讲思政课微课的教学内容准确、内涵深刻、形式丰富。其次,依托青年讲师团,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组建不同的教学团队,具体负责微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视频的录制。微课教学内容的优劣直接影响微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要重点优化微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既体现思政课的理论性、政治性特点,又突出微课短小精悍和个性化的特点。教学视频的录制要突出重难点知识,拓展教学资源,适当补充党的创新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加强指导教师团队和青年讲师团队微课资源开发技能的培训。“互联网+”时代不仅需要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而且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高校应当加强对指导教师团队和青年讲师团队微课制作、微课资源开发技能的培训,促进思政课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融合,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微课制作水平,积累微课制作经验,推出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微课。最后,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分期推送大学生讲思政课微课,扩大大学生讲思政课的影响力。通过线上平台展示大学生讲思政课微课的内容,深化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和思考,展示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精神风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升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方面意义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完整的政治理论教育,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在教师讲授思政课的基础上,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大学生讲思政课的方式和途径,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积极的讲授者,既能帮助学生学深悟透政治理论,又扩大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基金项目:2022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以‘线上+线下’创新方式培育大学生讲思政课途径研究”(2022J0961)。
作者简介:李艳(1985—),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陈新芝(199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梁丽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3]丁访维.以“大学生讲思政课”为抓手,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性[J].长江丛刊,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