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乡居日记2024 1005】夏日已往

教育   2024-10-05 15:08   英国  


两年前,写过一篇同名乡居日记,列举了一些正读的中英文闲书,还没敢展开作书评,就被删了。失了表达的欲望,文字也日渐疏落。取同名作日记,仅作生活随录。

这个暑假,又是一个承上启下。前半截,写完雷丁的教育学硕士论文。成绩本周出来,优异。就等着12月,以优等生成绩,拿人生中的第3个硕士学位。暑假后半段,着手秋季剑桥博士的课程。还没开学,导师的任务和日程已提前几个月下达,压力可想。

仍是一个不能出境的暑假。作为资深懒人、宅人,颇不以为苦。虽然我最喜读历史地理、地缘政治相关的闲书,全世界犄角旮旯跟我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大多略知一二,偏偏就是懒得出门。神游物外,足矣。

心一和妈妈回了趟香港去处理杂务。我每天除了写论文,就去俱乐部打球,打完球,就在酒吧里吃饭,看别人训练。打羽毛球,亚洲人居多,因此俱乐部外包的餐馆是泰国风味。老板是泰国人,会做海南鸡饭,口味清淡,分量精致,适合剧烈运动后的饮食需求。

谈到饮食,我的中国胃无可救药。我向来对西餐敬而远之,再加上乳糖不耐受,吃西餐前还需吞服一粒乳糖酶。少不得还要遮遮掩掩。人家殷勤端上美食,我却先咽一颗解药,总觉得过意不去。

心一小时候,我们只去中餐馆或日本韩国泰国餐厅。现在心一大了,有主见,喜欢尝试,我们只能跟着她去挑战世界各地菜式。对中国人而言,解放味蕾,比解放思想更难。吃了一大圈下来,我依然无法适应印度、尼泊尔、土耳其、希腊、墨西哥、巴西、美国、西班牙等等菜系。法国、意大利、英国餐厅,更是避之不及。

尽管如此,还是跟着心一去品尝,以神农食百草的心态,苦中作乐。心一尤喜印度菜。那一碗碗看不出原材料的稀糊糊,让我生畏。不过,印度菜里有一种饼子,颇得武汉的粑粑风味。还有,地中海风格的菜系里,一勺蒜泥伴在酸奶里,吃得人咋舌。这种奇特搭配,相当于在武汉把一勺辣椒酱,伴进了糊米酒。

除了饮食,心一还在生活方式上引导我们深入本地习惯。比如去伦敦城里看音乐剧。我现在才知道,音乐剧就那么几部名剧,反复上演,每个剧院有特定剧目,每天座无虚席。有点像以前中国的京剧,几个名角,几场大戏,观众人人能哼唱,观者如云。我们跟着心一看了不少名剧,Mama Mia,Hamilton等等,依然融不进这高雅生活。我听英文书,文学、历史、哲学,毫无问题,看音乐剧却大半听不懂。心一和观众们身着与剧目相关的服饰,手舞足蹈,精彩处齐声哼唱。我只能端着一杯白葡萄酒,在一旁闭目养神,呆若木鸡,对于每一部音乐名剧,只能做出“吵人”还是“不吵人”的评判。

我的园丁生涯,和我的花园一样,已进入休养生息阶段,只等草木慢慢生长,汇聚成我想象的模样。回想两年前的秋天,我在草坪的一侧画了个圈,一棵棵植物栽种下来,如今已草木葱茏。演变图如下。

另一边,最后的几株玫瑰和绣球,还想勉力撑住最后的夏日风景。只有当了园丁,俯仰天地,我才真正领略英国文学里,摩尔的那首《夏日最后的玫瑰》。

'Tis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Left blooming alone;
All her lovely companions
    Are faded and gone;

这阵子,忙于剑桥开学的一系列安顿活动。剑桥延续书院制度,必须住校。我得尽量待在学校,已无心打理我的花园。我的学院是Homerton,名气不如三一学院、达尔文学院大,且位置偏远。我当时只图方便,因其为教育学院所在地,便选中此院。以至于开学了,我也见不到剑河倒影,河上撑篙,徐志摩诗碑之类。书桌前,只有一方球场,和阴惨惨的天空;心里,惴惴于和导师的下一次见面。就像每年这个时节,这句圣经涌上心头麦秋已过,夏令已完,我们还未得救(耶利米书8:20)。



李杜的双语世界
原武汉大学英文系教师,原武汉新东方学校校长,后移居香港,现居伦敦。蜗牛绘本创始人,知无知联合创始人。倡导终身学习,目前在剑桥大学教育学院读博。此公号记载中英文读书札记和生活点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