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第38届年会已于葡萄牙里斯本圆满结束。今年大会主题为“Navigating New Horizons(远征新边界)”,聚焦心胸外科的开拓创新、探索发现和薪火相承。
在此次胸心外科全球盛会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中心三病区副主任,外科管委会副主任孙晓刚教授带领团队开展的研究《全弓置换术中的器官保护综合策略:一项倾向加权分析》被大会接收,并进行专场发言,向全世界顶尖心外科医生展示研究成果,让我们对研究摘要一睹为快!
作者感言
全弓置换手术是一种治疗复杂胸主动脉疾病的重要术式。但病人的术后死亡率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因此急需更多先进有效的技术与方法使病人获得更好的疗效。
孙晓刚教授在全弓置换手术中采用了一种综合的器官保护策略,即同时使用双侧脑灌注与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我们使用逆概率加权的方法,比较综合器官保护策略与传统术式(单侧脑灌注)。结果显示综合器官保护策略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各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我们认为此综合器官保护策略是能够在全弓置换手术中推广并运用。
▲孙晓刚教授团队成员周桑榆在专场发言
原文标题
作者及单位
背景/研究目的
全弓置换术已成为治疗复杂胸主动脉疾病的主要术式,但其仍易导致患者高死亡率和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全弓置换术中,低温停循环配合单侧顺行脑灌注(uACP)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我们全弓置换术中采用双侧顺行脑灌注(bACP)联合主动脉球囊阻断(ABO)的综合器官保护策略,以确定其有效性。bACP 更符合生理状态,无论Willis环是否完整,都能灌注两侧大脑以达到保护目的。ABO 技术可显著缩短下半身停循环时间,有效防止肝肾功能障碍以保护下半身。
研究目的:比较综合器官保护策略与标准策略,以确定其在全弓置换术中的有效性。
患者
研究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接受手术时间:2018年12月 – 2022年12月
队列数量:350
- 综合策略组((bACP + ABO):54例
- 标准策略组(uACP):296例
手术技术
综合器官保护策略要点:
1. 插管:经股动脉、右心房、右腋动脉建立体外循环,右腋动脉加左颈总动脉(用于脑保护)双侧顺行脑灌注(图1)。
2. 近红外光谱(NIRS)调整 bACP 流量,用于脑保护。
3. 将支架植入降主动脉。
4. 将主动脉球囊导管组装在鞘中,组成 ABO 装置。(图 2)。
5. ABO 装置穿过四分支人工血管,植入支架并充气球囊以阻断支架。(图 1 和 3)。
6. 恢复股动脉灌注。(图 1)
7. 远端主动脉吻合。(图 1)
8. 取出 ABO 装置并继续后续手术。
(4-8用于下半身保护)
▲图1
▲图2
▲图3
研究方法
主要终点
- 30 天死亡率
次要终点
- 卒中、截瘫/偏瘫、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肾功能衰竭和肝功能异常
统计分析
- 逆概率加权(IPTW)
- 多变量回归分析
- Kaplan-Meier分析
术前特征
术中数据
综合策略组术中体温较高,下半身循环停止时间较短。
结果1 围术期结果
IPTW 后,综合策略组的 30 天死亡率、CRRT、肾衰竭、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低,机械通气时间较短。
结果2 逻辑回归分析
综合策略是 30 天死亡率、CRRT、肾衰竭和机械通气时间大于 20 小时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果3 总体生存率
Kaplan-Meier 曲线无明显差异。
结论
双侧顺行脑灌注联合主动脉球囊阻断综合器官保护策略提高了早期生存率,CRRT减少,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并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在全弓置换术中,这种灌注策略可被视为一种可行的uACP替代方案。
专家简介
孙晓刚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周桑榆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医院心外科
周桑榆,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博士在读,现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从事心脏大血管相关的临床研究。
版权及免责声明:心外时空旨在搭建学术交流传播平台,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平台发布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不应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文内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心外时空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合作联系邮箱:cardiovascular_st@126.com
点赞或分享 让我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