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国庆大阅兵受阅百面荣誉战旗之“霹雳中队”

文摘   2025-02-01 00:04   山东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于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行驶在装备方队最前面的是战旗方队。
率领战旗方队接受检阅的是五大战区的指挥员。
在五大战区指挥员引领下,载着100面荣誉战旗的猛士车缓缓驶过天安门。
此次编组战旗方队,从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荣誉功勋部队遴选参阅代表,表达对各个时期战功卓著部队的敬仰,激励全军官兵保持和发扬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和优良传统。
此次阅兵编组战旗方队,集中展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增强阅兵活动的历史纵深感厚重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对荣誉功勋部队的始终铭记,对优良传统作风的接续传承。
这些战旗是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从全军部队遴选确定,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各24面,主要来自陆军、海军、空军、联勤保障部队和武警部队五个军种,共120面荣誉战旗,其中100面正式受阅。
一面战旗就是一部史诗,告诫中华儿女不要忘记党和军队走过的苦难而光辉的岁月。也是为表达对各个时期战功卓著部队的敬仰,激励全军官兵保持和发扬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和优良传统。
如今,120面战旗被细致地折叠好,转交给军事博物馆收藏;但战旗的任务,远远没有结束。
120面战旗背后的精神故事,将激励我们更好地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量。
【霹雳中队】荣誉称号部队为原广州军区空军航空兵18师54团一大队一中队。
从1952年到1965年的14年间,该中队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土防空作战中取得了总共击落、击伤敌机14架而自己无一伤亡的骄人战绩。
1952年,该中队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同年9月29日在镇南浦一带上空迎击美国侵略军飞机4架,击落其中1架;11月28日,在与美军8架飞机的遭遇战中,勇猛闯入美军机群,击落 2架。
1956年到1965年,在国土防空作战中该中队共击落、击伤敌机11架两次受到国防部通令嘉奖,3次荣立集体二等功,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1964年9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授予该中队“霹雳中队”称号。
1965年5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该中队“航空兵英雄中队”称号。
“航空兵英雄中队”1951年7月正式组建,当时隶属广州空军航空兵某团一大队。
1958年7月18日,中央军委正式召开了作战会议,会上,彭德怀元帅传达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重要指示——由于台湾海峡出现紧张局势,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彭德怀元帅指着地图对在座的高级将领们说:中央军委现在决定让我们采取两个重大动作,第一,空军进入福建作战;第二,金门炮战现在开始。
航空兵英雄中队入选成为第一批入闽作战的部队。当时,福建正遭受台风袭击,连续十几天阴雨不断,交通受阻。入闽部队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克服重重困难,将作战装备按时送达指定位置,迅速开始作战准备。
当时聂凤智司令员来到福建,对空军下一步的作战行动进行了具体安排。
1958年7月29日,受台风天气影响,东南沿海浓云密布,4架国民党军的美制F-84G飞机从台湾起飞,采取低空飞行方式向我大陆窜扰,企图借助台风天气的影响偷袭我军的沿海机场。
那一天正好是一中队担任战备值班,当时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师长林虎后为空军副司令员)立即命令一中队在大队长赵德安率领下起飞四架米格-17战斗机(我国仿制后命名为歼-5战斗机迎敌。
从左至右四位英雄飞行员:赵德安、高长吉、黄振洪、张以林
11时7分30秒,“航空兵英雄中队”的四架飞机分别由赵德安、黄振洪、高长吉、张以林驾驶着,冲入云霄,在厚厚的云层中,四架飞机很难看见对方,只能完全依靠着仪表来操纵飞机,稍有不慎很可能发生飞机相撞的事故,这对飞行员的技术和意志都是特别严峻的考验。不过,凭借着平时扎实的针对性训练,“航空兵英雄中队”四架战鹰在云层中完成了编队,形成了战斗队形。
11时11分,我机编队到达战区,立即搜索敌机。由于浓密乌云的遮挡,一时难以发现敌机,但三号机高长吉还是首先在云隙中发现了敌机,他立即报告:右前上方发现敌机两架。
地面指挥员利用雷达发现是四架敌机,命令空中编队仔细搜索,果然,高长吉再一次在云隙中发现了另外两架敌机。地面指挥员命令:周围没有其他情况,放心打!
大队长赵德安为争取有利战机,打破一般由长机组攻击由僚机组掩护的常规,果断对高长吉命令:03号立即攻击,我来掩护。
僚机组三号机高长吉立即带领四号机张以林如猛虎扑食向敌长机组猛冲过去。高长吉看准左侧离自己最近的一架敌机,加大油门猛扑上去咬住它。
这时候,敌机已经发现了高长吉,赶紧转弯。高长吉早就料到敌机会实施空中机动,就在敌机转弯之际一拨机头,在敌机的左侧也来了一个急转,直插敌机的内侧。
转弯前他们的距离在3000米左右,由于高长吉是在敌机内侧转弯的,所以一转弯几秒钟的时间两机的距离就缩短到500米以内。
在这种情况下,高长吉抓住有利战机,迅速瞄准并按动了炮钮,“咚、咚”随着急促的机关炮声,敌机被击中,当即翻了一个跟头,拖着一股浓烟哀鸣着直接坠入大海。
就在高长吉攻击敌机的时候,紧随高长吉之后的张以林驾驶着飞机,马上扑向了带队的敌长机,紧紧咬住敌机,敌机仓皇逃命。
两架飞机从云上打到云下,从云下又打到云上,就像两个人面对面搏斗一样,张以林和敌机开始“空中拼刺刀”。
敌机使出浑身的解数也没能够甩掉张以林的追击,而张以林成功将敌机飞行高度从2000米压制到了600米。
敌机试图摆脱低空飞行的不利状态,竭力拼命向上飞,但被张以林、高长吉从高空发射炮弹进行压制,迫使它只能继续降低飞行高度。
在追击中,张以林抓住机会,在敌机距他只有150米时果断连续开炮三次,敌机被一连串炮弹准确命中,一侧机翼都被打掉了,浓烟冒起,歪歪扭扭的掉进了大海。
敌僚机组见到两个同伙瞬间就被击落,急忙掉头逃跑,一个转弯正好与我担任掩护的长机组迎面相遇。
说时迟那时快,赵德安一推机头,向着敌机冲过去,一直到距敌机166米时,赵德安猛按炮扭,一串重炮打得其中一架敌机冒出了火花,翻了几个跟头,从高空一头栽了下去。
眼看撞入海面的时候,这架敌机拼命恢复了平衡,但已失去了战斗能力,它也只能歪歪斜斜地朝台湾方向飞去。
另外一架敌机看到三架飞机不是被击落就是被打伤,急忙掉头向台湾方向仓皇逃跑。
整个战斗从起飞到返航花费的时间共计20分钟40秒,而从三号机高常吉发起攻击到赵德安击伤敌机仅耗时3分钟,总共发射153发炮弹,平均每53发炮弹击落击伤一架敌机。
在这场持续时间仅有3分钟的空战中,一中队创造了零伤亡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的战绩,实现了人民空军入闽作战的首战胜利。
“3﹕0”的光辉战绩也载入了我空军史册。
在战后的庆功会上,林虎师长为四位英雄飞行员披红戴花。
空战发生后的第二天,毛泽东主席在北京西郊机场接见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时高兴地说:祝贺空军旗开得胜啊!
“霹雳中队”现隶属于解放军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第某旅飞行1大队;系解放军守卫祖国南海领空安全的王牌部队。
2020年8月,“霹雳中队”驾驶苏-30MKK战机,挂弹巡航我南海岛礁,通过空中加油成功挑战单次航行时长10小时,刷新了中国空军歼击机超长时间飞行的历史记录,真正实现了空军全区域全天候到达,对南海海域全覆盖警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21年6月20日,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卢庚霸气驱逐外军军机的录音爆红网络。卢庚所在部队即大名鼎鼎的“霹雳中队”。
卢庚驾驶的战鹰座舱下方喷涂有一个醒目的白头鹰,背后还有一道闪电。这正是解放军航空兵“霹雳中队”的经典标志。徽章的主体是一支凌空展翅的白头鹰,象征霹雳雄鹰在新起点上展翅腾飞。
白头鹰是世界上著名的猛禽,飞行速度极快、特别敏锐、异常凶猛,被称为“空中之王”,象征部队“神速、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背后是红色的闪电代表着部队的灵魂——霹雳精神,蓝色的背景代表着祖国广阔的领空。整个徽章透露出一种决战决胜的气势,一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威风和锐气。
这个白头鹰标识,部队里叫做“霹雳烈火鹰”。2016年4月的”中国-巴基斯坦空军“雄鹰-V联合训练演习期间首次公开。
如今,“霹雳中队”已壮大为南部战区空军某旅,但队里几十年的传统未变,仍然延续至今——每名飞行员入列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荣誉室庄严宣誓:我是英雄传人,再创霹雳辉煌!
假如战斗明天打响,你准备好了吗?
这条挂在大队走廊的警句,每天都考问着大队的每名飞行员,这种催人奋进的氛围逼着每名官兵谋打赢、练打赢,促使他们在锻造打仗本领、提升打赢能力中传承霹雳之魂。
(本文所发布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息陬孔猛
缅怀部队时光,眷恋绿色军装。难忘军旅生涯,无悔青春芳华。知遇天下战友,共享部队荣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