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国庆大阅兵受阅百面荣誉战旗之“济南第二团”

文摘   2024-12-31 07:26   山东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于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行驶在装备方队最前面的是战旗方队。
率领战旗方队接受检阅的是五大战区的指挥员。
在五大战区指挥员引领下,载着100面荣誉战旗的猛士车缓缓驶过天安门。
此次编组战旗方队,从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荣誉功勋部队遴选参阅代表,表达对各个时期战功卓著部队的敬仰,激励全军官兵保持和发扬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和优良传统。
此次阅兵编组战旗方队,集中展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增强阅兵活动的历史纵深感厚重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对荣誉功勋部队的始终铭记,对优良传统作风的接续传承。
这些战旗是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从全军部队遴选确定,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各24面,主要来自陆军、海军、空军、联勤保障部队和武警部队五个军种,共120面荣誉战旗,其中100面正式受阅。
一面战旗就是一部史诗,告诫中华儿女不要忘记党和军队走过的苦难而光辉的岁月。也是为表达对各个时期战功卓著部队的敬仰,激励全军官兵保持和发扬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和优良传统。
如今,120面战旗被细致地折叠好,转交给军事博物馆收藏;但战旗的任务,远远没有结束。
120面战旗背后的精神故事,将激励我们更好地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量。
【济南第二团】 
战旗名称:济南第二团
授旗时间:1948年10月10日
授旗时战斗序列: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第13纵队37师109团
授旗领导机关: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第13纵队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源自1939年1月由黄县通信侦察队编成的黄县特务大队;3月,成立八路军蓬黄战区指挥部,蓬莱保安大队编为直属一大队,黄县保安大队编为直属二大队,黄县特务大队编为直属特务大队;6月成立指挥部警卫4营:直属一大队改编为1连;直属二大队改编为2连;特务大队改编为3连;10月,警卫4营改称指挥部独立2营。
1940年9月,改编为八路军胶东军区第5支队3团1营。
1941年9月,为第5支队特务营。
1942年3月,为八路军胶东军区特务营。
1945年9月,扩编为山东军区胶东军区特务团。
1947年2月,编为胶东军区6师16团;4月上旬,改称为胶东军区5师13团;8月下旬,改称为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第13纵37师109团。
1949年2月,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31军91师271团
1938年1月30日,黄县抗日救国团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建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第3大队;11月,在中共黄县特支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黄县县委,全面领导全县对敌斗争。
2月3日,中共蓬莱县委领导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第2路;3月成立了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
3月8日,中共掖县县委领导举行了玉皇顶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胶东抗日游击第3支队;中旬,掖县县委联合各界抗日人士,成立了掖县抗日民主政府。
5月,中共胶东特委和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总部率部分主力西进到达黄县,组织开展游击战争,为创建蓬黄掖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胶东特委和第3军总部在黄县期间,与东进胶东的鲁东游击第3支队和掖县的胶东抗日游击第3支队联合组建了胶东抗日联军;8月,胶东特委完成了第3军胶东抗日游击第3支队的合编,胶东两支最大的抗日武装组成了一支拥有7000余人的强大部队。

9月18日,第3军总部在掖县沙河镇宣布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改番号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5支队,第5支队辖第61团、62团、63团、55团共4个团,高锦纯任司令员,宋澄任政委,赵锡纯任参谋长,于眉任政治部主任。

自此,党领导的胶东地方抗日武装正式编入八路军序列,胶东八路军的建设开始走上正规化。

1938年12月,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5支队改名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部队发展到7000多人。此后,胶东的抗日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1939年3月,随着蓬黄掖抗日根据地的扩大,胶东区党委决定成立中共北海特委,同时成立北海区党政军委员会。同月,为了加强对蓬黄战区对敌斗争的领导和支援平招莱掖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又成立了蓬黄战区指挥部。

蓬黄战区指挥部,由高嵩任指挥,孙端夫任副指挥,曹漫之任政委,指挥部辖两个总队;‘济南第二团’前身部队黄县特务大队编为指挥部直属特务大队;6月,特务大队改编为指挥部警卫4营3连;10月,警卫4营改编为独立2营。

1939年9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整编成下辖第13、14、15团共3个主力团。同时胶东军区党委军事部改编为苏鲁豫皖第3军区后称山东省第3军区),王文任司令员兼任政委,高嵩任副司令员。

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参谋长王彬到胶东任山东省第3军区司令员。

至1940年春,第3军区辖东海、北海、西海三个海区指挥部和各县地方抗日武装。

1940年9月,山东纵队5支队改编为山东纵队第5旅吴克华任旅长,高锦纯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赵一萍任参谋长;下辖3个团:13团(原61团1营扩编,济南第一团前身部队),团长李绍桥,政委苏晓风;第14团,团长于得水,政委雨晴;第15团,团长梁海波,政委李丙令。

山东纵队第5支队改5旅后,原山东省第3军区改称新的山东纵队第5支队,王彬任司令员,王文任政委,仲曦东任政治部主任;新5支队下辖3个团:第1团,团长周光,政委张寰旭;第2团,团长孙端夫,政委蔡雍泉;第3团,团长张怀忠,政委王檐雨。

1940年2月,‘济南第二团’前身部队蓬黄战区指挥部独立2营到东海军分区;3月,2营率1、2连在东海军分区由每连60人扩编到120人,抽1、2连骨干扩编为3连;9月,2营改编为山东纵队新第5支队3团1营。

1941年9月,新第5支队3团1营改编为为山东纵队新第5支队特务营。

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1939年11月,前排左起:蔡雍泉、高锦纯、黎玉、赵一萍、李丙令,后排左起:李耀文、张铎、张咨明。

1942年8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山东纵队新第5支队在海阳县改为了胶东军区,军区司令员为许世友,政委林浩,副司令员王彬,参谋长贾若瑜,彭嘉庆任政治部主任;胶东军区隶属山东军区,下辖第16团(团长周光)、第17团(团长肖平)和及东海、北海、西海、南海4个军分区。

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后,五个旅中仅保留第5旅,隶属于山东军区建制,由胶东军区指挥,旅长仍为吴克华,政委高锦纯。彭嘉庆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团:第13团团长巫金峰,政委李丙令);14团,15团。

‘济南第二团’前身部队山东纵队新第5支队特务营则改编为胶东军区特务营。

1943年3月,八路军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而山东军区第5旅与胶东军区合并组建新的胶东军区,司令员仍为许世友,政委林浩,副司令员吴克华;撤销第5旅的建制,胶东军区统辖胶东主力部队及地方部队;精简整编后,胶东军区下辖:第13团(团长聂凤智);第14团、第16团3个兵员充足的主力团和1个教导团及4个军分区。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为更好完成抗战大反攻任务,山东军区以主力及基干部队组建了8个野战师、12个警备旅;其中胶东军区部队组建的师为第5师、第6师。

山东军区第5师由胶东军区13团、16团及东海军分区独立第1团等部队编成;下辖第13团、第14团、第15团三个团,师长吴克华,政委彭嘉庆,参谋长肖镜海,政治部主任刘浩天;第5师大部(14、15两个团)于1945年10月由海路挺进东北,后被编入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

山东军区第6师由胶东军区第14团、西海军分区独立团、中海军分区独立团等部队编成;下辖第16团、第17团、第18团三个团,由聂凤智为代师长,政委李丙令,蔡正国任副师长兼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李冠元;抗战胜利后,第6师也由海路挺进了东北,后被编入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代师长聂凤智留任胶东。

另以地方部队整编为警备第4旅。

9月16日,‘济南第二团’前身部队胶东军区特务营以特务营营部、1连、工兵连、机枪排为基础,整合了从牙前、栖霞,文登、牟平、福山独立营各一部共五个连,整编为胶东军区特务团,团长巫金峰

巫金锋是江西赣州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28团。28团为南昌起义朱德领导的部队,与毛委员秋收起义的31团同为红4军的主力。时任团长王尔琢,党代表何长工。

4月,毛主席率部南撤攻打福建漳州,巫金锋也在其中,随毛委员打下漳州到了汀州、古田,之后又回到江西广昌,到部队机关当通讯员。

第4次反围剿后,部队开到吉安、泰和一带。巫金锋调到左权身边当警卫员。巫金锋给左权当警卫员时间不长,到第5次反围剿开始,左权把巫金锋送到了瑞金红军学校学习;因反围剿失利,巫金峰提前回到部队。在红军1师迫击炮连当排长,时任师长李聚奎、政委赖传珠;接着参加了长征。

1938年巫金锋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炮兵营代营长。后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副营长。

1940年115师师抽调到部分营连排干部支援胶东,巫金锋在周光带领下来到胶东。

1942年7月,胶东军区成立,巫金锋任13团团长。

巫金锋于胶东军区主力整编为3个主力团时的1943年离开13团,他的继任者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聂凤智中将。

1944年11月,巫金锋接替当年一起来胶东的肖平(时任北海军区副司令员兼独立团团长),担任了北海独立团团长。

1945年9月16日,胶东军区特务团成立于莱阳小寺庙。巫金锋任团长,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是龙口人丁钊。

胶东军区特务团是由胶东军区特务营营部及1连、工兵连、机枪排为基础,又从牙前、牟平、文登、福山、栖霞独立营各抽调一个连组成。

这个特务团后来历史沿革为6师16团、5师13团、13纵37师109团、31军91师271团。

1945年10月后胶东军区主力开赴东北,但5师13团和特务团却留了下来,胶东军区以第13团为骨干重新组建了第5师,以警备第4旅整编为新的第6师。
胶东军区以未去东北的山东解放军第5师师部一部和13团、14团1营及6师18团为基础,在即墨重新组建山东军区第5师师长聂凤智、政委刘浩天,下辖第13、14、15三个团,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79师建制前身。
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胶东军区第5师,第6师和新成立的警备3旅分别改为第25/26/27师,统一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首任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参谋长聂凤智,政治部主任刘浩天。而第5师13团也被改编为25师73团。
而在第9纵队成立后,胶东军区利用留守部队再次成立了第5师,第6师和第7师,而胶东军区特务团则被整编为胶东军区新编第6师16团(济南第二团);4月又改为新编第5师13团济南第二团)。
1947年8月,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在山东莱阳成立,首任司令员周志坚,政委廖海光,这是整个华野最年轻的一支纵队。而新5师13团则被改编为13纵37师109团(济南第二团)。
在1948年夏的兖州战役中,13纵率先攻破兖州西关,表现出了进步神速的攻坚能力。
到了1948年下半年,随着潍县战役,兖州战役的结束,整个山东只有济南,青岛,临沂,菏泽,烟台还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其余各地已全部解放。
为加快山东解放,中央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尽快组织实施济南战役,将山东和华北解放区连为一体。

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集中全部主力,组织“攻济打援”战役,目的是既攻克济南,又寻机歼灭徐州北援之敌,以期解放山东省全境。

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华野13纵37师109团(济南第二团),担负济南城西主攻任务,在团长田世兴的率领下,109团浴血奋战8个昼夜,连续突破商埠、外城和内城3道防线,于24日以伤亡1192人的代价,与9纵73团(济南第一团)形成相向之势攻克济南城。

在整个战役中,济南第二团最初比济南第一团进攻进展快,还率先攻上了济南内城城楼,但遭到了敌人守军猛烈反扑,37师师长高锐身负重伤,师政委徐海珊光荣牺牲,部队突击进展较为迟缓,最终落在了济南第一团的后面,成为了第二支攻入济南内城的团级作战单位。

济南战役之后,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第37师第109团经过层层上报审批,被授予了【济南第二团】的荣誉称号,这是我军在建国前被中央军委命名的成建制的两个英雄团之一。

1949年2月,华野13纵37师109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91师271团。

7月,随31军91师进军福建,参加了福州战役和漳厦战役,解放东山岛、保卫东山岛。后该团长期驻防福建,担负海防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31军及其前身部队先后参加了沙河战役、胶东保卫战、潍县战役、津浦路中段战役、兖州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等战役战斗。

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91师执行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

1998年9月,‘济南第二团’271团的光荣番号撤销,又以该团所属各部为基干,与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80师坦克团合并整编为31集团军第91师装甲团。

经调整,摩步第91师辖第272、第273团及师炮兵团、师高炮团、师装甲团

2017年军改,第31集团军摩步第91师一拆为二:

以第272团为主体组成轻型合成第90旅,转隶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以师属装甲团(原271团)为主体组成两栖合成第91旅,留在了东部战区陆军第73集团军,继承了“济南第二团”的荣誉和历史,驻地在福建漳州。

息陬孔猛
缅怀部队时光,眷恋绿色军装。难忘军旅生涯,无悔青春芳华。知遇天下战友,共享部队荣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