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国庆大阅兵受阅百面荣誉战旗之“金刚钻团”

文摘   2024-12-27 02:32   山东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于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行驶在装备方队最前面的是战旗方队。
率领战旗方队接受检阅的是五大战区的指挥员。
在五大战区指挥员引领下,载着100面荣誉战旗的猛士车缓缓驶过天安门。
此次编组战旗方队,从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荣誉功勋部队遴选参阅代表,表达对各个时期战功卓著部队的敬仰,激励全军官兵保持和发扬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和优良传统。
此次阅兵编组战旗方队,集中展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增强阅兵活动的历史纵深感厚重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对荣誉功勋部队的始终铭记,对优良传统作风的接续传承。
这些战旗是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从全军部队遴选确定,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各24面,主要来自陆军、海军、空军、联勤保障部队和武警部队五个军种,共120面荣誉战旗,其中100面正式受阅。
一面战旗就是一部史诗,告诫中华儿女不要忘记党和军队走过的苦难而光辉的岁月。也是为表达对各个时期战功卓著部队的敬仰,激励全军官兵保持和发扬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和优良传统。
如今,120面战旗被细致地折叠好,转交给军事博物馆收藏;但战旗的任务,远远没有结束。
120面战旗背后的精神故事,将激励我们更好地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量。

【金刚钻团 】起源于1928年3月河南省固始县大荒坡暴动后成立的农民起义军,后来他们与道超集游击队联合组建了固始独立团。
1934年,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红25军北上长征。为了保持党的旗帜,保存革命的火种,保卫苏区人民的利益,固始独立团留在鄂豫皖苏区坚持游击战争。
1934年11月,固始独立团与分散活动的原红82师、皖西游击师及红25军长征后留在皖西的一些部队合编而成红218团。
1935年2月,红218团转战到大别山,红28军政委高敬亭在红25军长征后收集散剩人员,重新组建了红28军,218团编入红28军82师244团。
红28军第21集团军前身下辖82师61师前身)和手枪团。
82师下辖244团181团“金刚钻团”前身),246团182团“铁锤子团”前身)和特务营183团“钢铁团”前身)。
此后3年里,第244团跟随红28军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开展游击战,确保大别山红旗不倒,出色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
1935年6月13日,第244团在光山县王园地区对国民党东北军627团进行了围歼。这是红28军返回鄂豫皖边区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缴获最多的一仗,极大了改善了部队的装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高敬亭领导的红28军被编入新四军第4支队。
1938年春,244团改编为新四军4支队第7团。
带出这个“金刚钻”团的团长名叫秦贤安,河南人。1928年,年仅16岁的秦贤安加入红军。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后,秦贤安没有参加长征,而是留在根据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方八省的游击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年,秦贤安所在的部队被编入新四军第4支队,秦贤安本人担任了第四支队第7团团长。在这之后,秦贤安追随第4支队政委高敬亭在淮南地区抵抗日本侵略者,参与开辟了淮南地区的抗日革命根据地。
1941年,形势发生了改变,这一年1月,国民党包围了新四军军部,发动了皖南事变。同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还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了新四军的番号。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活动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津浦铁路两侧地区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及其所属部队编为新四军第2师
新四军第4、第5支队改称新四军第2师第4、第5旅;江北游击纵队与地方武装一部合编为2师第6旅,同时组建津浦路东、路西联防司令部。
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兼任第2师师长,郑位三任政委(谭震林),罗炳辉任副师长(后任师长)。
秦贤安所在的第4支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2师第4旅,他本人则担任了第2师第4旅第10团团长

1941年8月,日伪军趁新四军重新组建立足未稳之际,大举向我进犯,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也积极“配合”,对新四军发动疯狂进攻,陆续侵占了淮阴、涟水一带,控制了运河两岸,猖獗反共。

新四军军部抽调2师4旅10团和3师、4师各一部,在陈毅军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军事反击。

10月16日,4旅10团对顽军侵占的程道口发起总攻,10团担负正面突击任务。在团长秦贤安的指挥和火力掩护下,破障组以各种就便器材开辟通路。部队冒着敌人炮火,越过水壕;手榴弹组以排子手榴弹掩护架梯组架梯,突击队迅速多路爬上围墙,突入围内,兄弟部队也相继突入。在四面猛攻下,将主围内各据点的守军分割包围,各个攻歼。

到21日,除王光夏带少数人逃跑外,守军全部被歼灭。第10团俘顽军旅参谋长以下300余人。

1942年初,盘踞在安徽津浦路西定远地区的日伪军和当地顽军,加紧对新四军抗日根据地进行袭扰,烧杀掠夺,无恶不作。
新四军第2师4旅根据上级指示,为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决定发起打击定远地区日伪军和土匪的战斗。
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面临两个最主要“拦路虎”:盘踞在定远西南地区杞岗据点和谢家圩子据点,这是当时严重威胁淮南抗日根据地前沿的两根“钉子”。
新四军第2师4旅首长决定先拿杞岗据点的守敌开刀,并把这个攻坚作战的任务交给了能打硬仗的第10团。
杞岗据点位于定远县西南交通要道的一片高岗上,守敌是牛登峰及所属200余人的顽军武装。牛登峰盘踞在此,借地势之利,不断扩大土匪武装,勾结日伪,无恶不作,民愤极大。
在杞岗十里之外的高苗子等地,还有其他日伪军驻扎的据点,随时可以就近增援。此前新四军曾数次攻打,均未克敌。
面对强敌牛登峰和固若金汤的工事群,战前新四军2师4旅政委张劲夫亲自来到10团进行动员,张劲夫承诺:如果能拔除杞岗这颗钉子,旅党委就报请师党委授予你们‘金刚钻’的战旗。
1942年4月20日傍晚,新四军第2师第4旅第10团(团长程启文趁着夜色,从驻地得胜集隐秘出发,长途奔袭80多里路,于21日3时许到达预定位置,进入攻击阵地,悄悄地将杞岗团团围住。
杞岗攻坚战斗具体部署是:10团3营配属团侦察队从东面和北面担任主攻,其中3营以9连为突击队,从东北角大碉堡处实施主要突破,以7、8连分别在9连两侧配合攻击;2营从西面和南面攻击,2营以4连为突击队,从西南角大碉堡处实施突破;1营监视杞岗外围据点之敌,担任阻敌增援和防敌外逃的任务。
21日4时许,10团2、3营突击队开始攻击前进,遭敌发现后,官兵们奋不顾身,遂由突袭转入强攻,勇猛地向敌人发起冲击。
进攻杞岗的作战打响后,引起了杞岗附近另一个外围据点守敌的恐慌,打开守门,准备实施增援或潜逃。1营营长叶泰清抓住战机,带领1营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这个外围据点的守敌,完成了阻敌增援、歼灭潜逃之敌的作战任务。
杞岗攻坚作战,由于战前准备充分,作战部署得当,做到了速战速决,仅24分钟便胜利结束,共毙敌50余人、击伤30人、俘虏100余人。缴获了六零炮6门,机枪3挺,步枪、短枪200多支,弹药20余箱。
新四军10团仅牺牲4人,伤9人,成为新四军战史中一次经典的战例。
战后,第10团从团长程启文到战士都怀着喜悦的心情准备迎接那面“金刚钻”团的荣誉战旗,但遗憾的是“金刚钻”团荣誉称号与他们擦肩而过,原因是伪军头领牛登峰看到新四军10团攻进圩子后,吓得惊慌失措,急忙跳入据点围墙边的一口水塘中,头顶水草,隐藏起来。当时,由于打扫战场的战士没仔细搜查,当10团迅速撤离战场后,牛登峰便化妆潜逃了。
对此,新四军第2师师长罗炳辉指出:10团仗虽然打得好,但打扫战场不够仔细,致使匪首牛登峰漏网。因此,不能授予10团“金刚钻”荣誉称号。但他留下一句话:我把这个‘金刚钻’给你们留着,下一仗打好了我再给你们。

面对“金刚钻”战旗擦肩而过,第10团官兵们表示:不把“金刚钻”战旗扛回家,誓不为人。

杞岗据点这个“钉子”被10团拔除后,引起了谢家圩子据点敌军惊恐和不安,开始增兵设防,加强了防备。

谢家圩子据点是日伪政权连接定远与合肥两地的一个重要据点。据点圩内的范围比杞岗还大,由当地绰号谢黑头的谢少臣率顽军300多人据守。

为了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扩大我军的胜利成果,新四军2师首长决定乘胜再战,再拔掉谢家圩子这根“钉子”,并把这一攻坚作战的任务再次交给了第4旅10团。

1942年7月初,第10团受领攻占谢家圩子据点作战任务后,采用里应外合的战术,先派少数精兵化装成老百姓潜入敌据点;另一部兵力将据点包围,然后里应外合,全歼据点敌人。

这次10团接受杞岗据点战斗匪首牛登峰逃跑的教训,率先攻占了顽首谢少臣指挥所,活捉了谢黑头。守敌群龙无首,无心顽抗迎战,在10团的英勇攻击下,纷纷举手投降。

第10团的这一战,全歼谢家圩子据点守敌300多人,缴获轻机枪4挺、长短枪133支,拔掉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又一颗“大钉子”。

杞岗和谢家圩子先后被10团攻克后,一举打破了日伪军对淮南根据地的三面夹击,对于开辟巩固和扩大改善淮南根据地,起到重要作用。

1942年7月,新四军2师正式授予第10团“金刚钻”团光荣称号,并授予“金刚钻”团旗帜一面。

在授奖大会上,罗炳辉亲自将这面“金刚钻”战旗授予10团。

从此,“金刚钻”的名字便成为这个英雄团队代号,一代一代,传承至今。

1945年9月19日党中央决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山东主力调赴东北,新四军主力调赴山东。

新四军2师师部和4旅、5旅于10月由罗炳辉师长率领,北上鲁南,与新四军4师9旅合编为津浦前线野战军第2纵队,在津浦铁路中段作战;司令员罗炳辉,副司令员韦国清,参谋长詹化雨;新四军第2师4旅10团改编为津浦路前线野战军2纵队4旅10团。

1946年1月津浦前线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韦国清,政委赵启民,参谋长詹化雨;津浦路前线野战军2纵队4旅10团改编为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4旅10团。

1946年8月7日,“金刚钻”团——10团9连5班班长马森贵,在泗县攻坚战斗胜利结束后的总结中说出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消灭不了的敌人”的铿锵有力的战斗口号。

随后,10团把这“三个没有”的战斗口号推广到全团,从而凝聚成了“三个没有”的“金刚钻”精神。

1947年,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合编后的华东野战军由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委。

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与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在山东省郯城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韦国清任司令员兼政委,张震任副司令员,康志强任副政委,詹化雨任参谋长,邓逸凡任政治部主任。

原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4旅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4师,朱绍清任师长,高志荣任政委;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4旅10团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4师10团。

原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除一部改编为淮北支队外,其余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5师,姚运良任师长,秦贤安任师政委。

原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9旅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6师,滕海清任师长兼师政委。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4师10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61师181团。

解放战争时期,“金刚钻”团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杭州、解放舟山群岛战斗,涌现出“勇猛无畏连”、“勇猛迅速连”、“华东一级人民英雄”魏尚友等8个英模连队和101个战斗英雄。

洛阳战役中,该团5连经过1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胜利攻克西门,而连队129名勇士只剩下19人,被授予“洛阳英雄连”。

1953年3月,“金刚钻”团改编成志愿军第21军61师181团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金城反击战等战役、战斗。

1953年7月16日在鱼隐山战斗中,该团7连奉命对鱼隐山西侧敌阵地发起攻击。16日19时30分,该连3排和1排3班及侦察班迅速通过敌炮火封锁线,越过雷区,隐蔽摸到距敌前沿100至120米处,利用自然沟和密集的小丛林进行潜伏。全体官兵以邱少云烈士为榜样,不顾敌人盲目射击,随时有牺牲危险,严格遵守潜伏纪律,坚持潜伏一昼夜,敌人始终未能发觉。

7月17日23时35分全连发起冲击,官兵发挥近战夜战特长,先后打退了美军多次疯狂反击,不断把战斗引向纵深,接连攻占敌军阵地,全歼美军45师180团一个加强排,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1958年8月,“金刚钻”团从朝鲜撤军回国随第21军隶属北京军区建制。

1967年3月,随第21军转隶兰州军区建制。

1985年9月,“金刚钻”团整编为陆军21集团军摩歩61师181团。

摩步第61师是根红苗正的红军师,从土地革命时期到两山轮战,都是上级首长手中的一把利剑。

1990年6月,摩步第61师被中央军委列为应急作战部队

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保留下来的野战师,基本上都会撤销一个步兵团,与本师坦克团或外区坦克团合编为装甲团。摩步第61师没有采用这样的方式,第181团红军团、金刚钻团)、第182团(红军团、铁锤子团)、第183团(钢铁团)都得到了保留。

此外,摩步第61师还编有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即原师属坦克团)。

此后,摩步第61师一直保持着“六团制”的编制规模,也是我军唯二的“六团制”步兵师(另一个是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162师)。

2009年,摩步第61师的在“跨越—2009”系列跨区实兵检验性演习中表现出色,一举创造了全军七项第一。

2017年4月,第61师进行“师改旅”以第182团为基础扩编,转隶第西部战区陆军76集团军轻型合成182旅;以第181团为基础扩编,转隶西部战区陆军第77集团军中型合成181旅。

金刚钻团隶属于第77集团军中型合成181旅。


息陬孔猛
缅怀部队时光,眷恋绿色军装。难忘军旅生涯,无悔青春芳华。知遇天下战友,共享部队荣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