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憎命达 | 贾科长:风流一代

文摘   2024-12-20 12:44   北京  

贾科长新片上映,因为《山河故人》的缘故,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并不大。

不过这次贾科长加入了一个重要元素---时间,与时间做朋友,总是值得期待的,所以我看了这部影片。

电影更像是贾科长各时期作品的大杂烩,里面有《小武《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等的折射

或许里面还藏着北漂成功的科长,对于同时代外出闯荡失败者的一种俯视。

故事很简单,可以看做一个升级版小武(斌哥)背井离乡出走半生,又空空行囊返回故土的故事。

之所以说是小武的升级版,是因为,斌哥来自在比汾阳更大一些的城市大同,而且在大同的阿斌也要比小武混得风生水起一些。

可离开家乡的斌哥,坑蒙拐骗,甚至出卖色相都做了,却依旧是离他想要的那种富且贵生活还相去甚远,还连健康都失去了,走路蹒跚,拄着拐棍。

按道理2006年年仅32岁的人,到卡塔尔世界杯的2022年,他也不过就是48岁, 不到半百,但看上去却早已是垂垂老矣,可见过得不得意。

一个那么能折腾的人,到最后却依旧是孑然一身,灰溜溜地回到故乡,因为起码故乡不要租房,开销小。

这虽然是个关于出走半生,落魄而归的故事,但这个故事的主角并不是斌哥,而是留守家乡的女主角赵娇,前男友斌哥以及顺带出来的斌哥朋友老潘等,不过就是赵娇生活的背板。

在一个变革的大时代中,赵娇却是留守在家乡,年轻时,先是吃青春饭,比如客串那种草台模特等,赚一些青春饭的钱。

后来做出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不过是试图阻止前男友斌哥的出走,以及无奈间,在青春尾巴上,跋山涉水,去三峡大坝去千里寻男友。

或许这就是赵娇作为一个普通女性,对于自己个人生活的安排,希望将男友找回来,大家在故乡过日子。

可惜,两人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与为谋,在三十多岁时,在三峡大坝时的决裂,也是固守与闯荡之间的决裂。

而一个女性的大半生就在围绕乡背井所展开的等待、追寻、裂和重逢,倏忽逝了。

一个只能许下空头支票的男人,是苍白无力的,那个在年轻要去闯荡时,说出,安顿下来就去接赵娇过去的阿斌终于消失在岁月的尽头。

回来的是那个步履蹒跚暮气沉沉的老年人。

赵娇虽不过就是个超市职员,职业不过糊口,但赵娇的健康起码还在,还能经常去夜跑。

不过这个情节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一个在超市站了大半天的人员工,下班后,还要自我折磨地去夜跑,话说站得腰酸腿疼累了一天还有这么想不开的人吗?

对此,我表示怀疑。

故事松散而简单,期间还穿插着一些那些岁月中的时代感,可在其中我感受到的并没啥亲切感,反而有种北漂成功的贾导对于各种漂不成功的阿斌的俯视。

当年《小武》打动人心的那种平视感,已在贾导的此剧中当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高高在上那种成功者的距离感。

忽然就有些感叹,文章憎命达,或许贾导在舒适区待得过久了,早已找不到贾科长时代的感觉了。

让一个脱离了那个时代的人,再去表现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生活,可能也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读书本意在元元”,里面其实还包含了不忘初心的提示,因为能在腾达之后还能不忘初心者太难了。

贾导在贾科长时代是深扎在普通百姓中的,他就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那时的他是不会用俯视的视角来去讲述普通人的故事的。

如今成功了多年,甚至堪称一代宗师的贾导,想在远离群众下讲述群众的故事,可能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了。

伍迪.艾伦曾把导演分成两类,一个是自己写剧本的,另一个是改编他人剧本的。

贾导之前是自己写剧本的,也许未来他可以尝试改变他人剧本,如果他想继续拍出震撼人心的片的话。

作为剧作者,目前看,貌似他已经江郎才尽了。

不得不感叹前人写尽了太多的人间真谛,文章果然是憎命达。

惜哉,剧作者贾科长。



打怪升级职场妈
育儿旅游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