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听口 | 现蒸热卖新鲜出炉的经验

文摘   2025-01-10 15:45   北京  
今天北京中考听口首考成绩公布,小牛满分,而且是在参加的据说是比较难的第一二场考试的情况下取得的满分。
作为一个住校的学生,在上机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小牛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还是很满意的,其中尤其是要感谢学校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但毕竟学校层面的很多信息牵扯面太大,不便于分享,因此下面的经验,是基于我自己对于考试的研究而得出的。
作为一个身经百战已退休的考二代(俺娘是考一代),我也曾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去做听口题,去研究考试技巧,甚至因此而停更公众号将近一个月,所以今天我想谈的是我自己的备考体会。
在讲技巧前,我先吐个槽,中国的英语教育已经走入死胡同,病入膏肓,这可以体现在听口考试中。
听口考试的练习题中,连中文都不会读了,在两大热门的备考App中,作为中国人,我得听老外怪里怪气地读拼音,然后琢磨这是啥。
比如,我们曾听到一个题目中,老外讲了一个很诡异的词,不知道是啥,我就告诉小牛,就按照老外的音读。
最后我们一对答案,原来竟然是“hutong(胡同)”,简直是搞笑。
想必做过这个练习的同学对此题会有印象。
还有,备考的题目中,现在不是“李华”在说了,终于换了一个老外的名字,“Chris”,然后这个名字就不论男女一直用,以至于小牛问我,Chris到底是男是女啊,女生也叫Chris?
真是无语啊。
英语再这么考下去,不知道会演绎成什么。
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个主权国家,把他国语言提高到如此神奇的地位。
希望未来能有所改变,大国崛起不光是经济,也包括心理。
我们未必需要“厉害了我的国”这种自大,但起码可以有平视而并非仰视他国的自信。

吐槽完毕,毕竟这种英语教改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不过就是讲讲看法。
既然躬身入局,那么就实际点研究一下应试的技巧。
下面上技巧。
我把那两大App上的题目做了很多,每个题型都认真做过,并研究了标准答案,去找出应试答案的规律。

第一,流利不打磕很重要,是否为中式发音不重要。
孩子如果讲的过程中有思考和停顿,那么就直接停下来,千万不要用一些乱七八糟的词去填充这个停顿时间。
这个点很关键,不知道、没想好,这不怕,停下来,组织好后再说,千万不要没想好就说,然后不停地改。
这样分数会直接扣减得很厉害,因为系统认为不流利,不完整。
至于说中式发音问题,因为每个学校和家庭的资源不同,孩子们的发音未必真能全是美式或英式发音,因此考核中,如果孩子的发音是中式发音,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个中式变美式或英式的改变上面。
也就是说,哪怕孩子是印度口音呢,都没有问题。口考里面对口音包容度很大。

第二,重音很重要。
句子里的重音和每个单词的重音很重要。
读句子时,千万别吃音,小牛一开始就吃了很多亏在这个上面,一些诸如you/I/of的词,他弱读时太一带而过了,系统自动判为缺失,不完整,扣分。
单词的重音也是如此,比如hello everyone这个听转中非常常用的话,小牛总是被扣分,他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后来我认真听后发现,他是hello和everyone这两个单词中的各自重音读错了。
后来纠正之后,果然就没问题了。

第三,语速很重要
告诉孩子不要图块,尤其是在听转和朗读时更是如此。
说太快的话,一方面可能会脑子跟不上嘴,容易出纰漏,另一方面太快还容易吞词。
系统不会因为你的快而多给分,因为流利的考查更多是在是否打磕巴上。

第四,第一遍读不好,若时间允许,可以读第二遍
听答、听转和朗读,如果第一遍没答好,若时间够,可以去讲第二遍,系统会选取你成绩好的那一次来记分,当然一定要能讲完才行。
小牛考试时,朗读部分第一遍有一个地方有问题,他就读了第二遍,他说当时考场上大家都读完了,就他一个人在读,他自己还挺佩服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的。

第五,听选中会有干扰项,尤其是细节题,千万不要落入陷阱

第六,听转不一定要复述Pop图题干中列出的选项,直接答就可以。
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在目前弱化语法教学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听转中题目中会列出一些枝干,需要孩子们在转述时涵盖。此处一定注意,只要内容涵盖即可,而这些题干不一定要一字字读出来的。
因为题干中给出的大多是单词或词组等信息,而非完整句子,所以孩子们如果按照题干答时,需要自己组织句子。
这是非常容易出错,而且加大了听转的难度。
后来我研究了那两个app的标准答案,其实他们就是直接复述原文,根本没有去按照题干去读。
所以,后来我告诉小牛,减少自己造句,直接复述原文中出现的句子。
当然这次考试是如此要求的,也许下一次考试会有变化,大家也可以随机应变。

第七,听转中一般会问时间、地点、事件、观点和态度等
提醒孩子,在时间中一定要注意频率,即是每天、每周还是什么时候,这个经常会提到,而又经常容易被漏掉。
提到时间和频率,一定要注意是否用介词以及用什么介词,这个建议孩子可以提前背下规律来。
事件这个地方要注意,是经常会出现多个动词的地方。所以一看到事件,就要关注是否会出现多个动词,尤其是以从句的形式出现多个动词。
还有观点和态度的题干,这里面常就会提到情绪,所以要注意情绪词的出现以及搭配。

第八,听转回答中,需要有细节。
想拿满分,一定少不了讲一些题干中没提到的细节。
建议这个细节可以放在题干中给出信息较多的内容中,因为题干给出的信息多,所以孩子们听这一段时,相对容易一些,那么就利用这个时间去补充细节。
那些题干给出信息较少的内容,孩子们把精力集中在抓重点词和信息就可以了,不一定要补充很多细节。
这是一个应试中时间和重点的分配问题。
即给出信息多的题干,重点听细节;给出信息少的题干,重点听关键信息

技巧讲完,上方法。
个人非常推荐听写,尤其是听转,可以让孩子去一句一句听写。
这是一个笨办法,但确实非常见效。
孩子按句子可以听写得熟练了,可以让孩子播放录音时,中间不停顿,而是按照考试的速度,播放三遍,看自己能如此听下来多少内容。
当然这个过程很艰难,孩子会觉得比较累,不想去听,但我还是建议,如果有可能,尽量还是鼓励孩子去听写,因为这才是提高听力能力的关键所在。

至于朗读,我是建议孩子可以模仿试题中和他性别相同者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他会发现听着对方好像读得不快,其实能跟读下来并不容易。
因为听转中男声更多些,小牛是跟着听转练习的朗读。

技巧和方法都写完了,祝福孩子们都能顺利过关,考的都会,蒙的都对。
顺祝大家寒假愉快!



打怪升级职场妈
育儿旅游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