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文章写于2016年3月12日
从台湾朋友开的书咖中借了建筑的书《同居台北》,两位店主分别是读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的研究所,因此里面有很多这方面的书,这本书便是店主所推荐。他说这本有些像论文性质,果然这是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关于台北市旧居民屋改造的书。书中主要以访谈的形式,邀请老楼中的居民、设计师及评审委员会等对几位年轻设计师的方案进行了探讨,很引人深思。
一个城市的旧民居,一方面是这个城市中越来越居住体验差的地方,另一方面,它又承载了文化与历史,一个城市也因此而有其独特的纹理。书中提出了基本不改变建筑的外观,让它与城市依旧贴近,只是对它的内部进行改造,比如采光、通风,增设电梯等,让这些旧的建筑更适合如今的生活。书中提出,“都相信草地、阳光、空气可以帮助构成一个美好城市的想象,但若只重视这些却常常造成没有生命力,甚至是衰败的城市。”其实,这里提到的便是,当所有的城市都千篇一律之后,估计千城一面,也是乏味得很。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从11年回国后,我去了国内很多城市,甚至连县级市都与大城市的配置相似,有shopping mall,有各种连锁的洋快餐或仿洋快餐,还有加盟的各种品牌店,这么多城市走下来,如今在我印象中还有些印象的城市也不过就是喀什与珲春,前者是由于建筑的独特,后者不过是因为店铺的牌子上面有三国的语言,中文、韩语与俄语。
国内现在城市化程度之高,已令人感受到真是日新月异,可谓旧貌换新颜,只是不知这些推倒重来、千篇一律的新颜,是否真的就是一种妥当的城市化方式?
比如北京,其实我还是蛮怀念刚毕业那阵,住了几个月的大栅栏的老旧民居,那时寓居于铁树斜街的一个二层楼筒子楼里的一居室,周围是古旧的青瓦平房,一落雪,四周很是静谧,真是宛若北平。而且那些巷子四通八达,周末可以在阳光下踩辆小破车迷失在那纵横交错的小胡同中,悠然看世间百态,万家灯火。
不过这些房子里的北京居民,他们的居住质量确实是有待改善,比如我的房东,老两口与二儿子全家住在一起, 也与我在同一个筒子楼,我住的是他们大儿子家之前住的房子,后来大儿子家搬走了,将这个房子出租出来。而二儿子全家和老人在一层,两家就住在与我所住房子一样大的房子里,只是在门口又自建了一个狭小的违章建筑,同时在屋内砌起一堵墙,生生将一个一居改成了两个小一居。老两口住在后面那一间里,没有窗户,终年像黑地洞。其居住质量可想而知。
我很快出国了,后来大栅栏也改造了,听说那一带的民居都拆了,真是可惜了那些青砖与古朴瓦楞。我想,若能如《同居台北》书中所写的,保留那些建筑的外观,而在内部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让居住环境舒适一些,是否会是另外一种更好的继往开来的选择呢?是否会让这个古老的都市更能于保留文明底蕴中焕发勃勃生机?就如《同居台北》书中所说的“由下而上,经过居民自由发展变成问题重重后再修补而成的城市,反而是非常有活力的,可持续成长的。”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只是,可惜,现代都市的快餐文化,让这些承载了历史,见证了城市变迁,百姓世代居住的、需要花心思改造的建筑都灰飞烟灭了。
掩卷沉思,不禁有扼腕叹息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