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零模区排 | 竟然是“网传”
文摘
2025-01-24 22:31
北京
初三上的期末考试又被称为“零模”,既然是各区出题,自然就是区排名。盼望着,盼望着,区排终于出来了,可神奇的是区排前面居然还有“网传”两个字。更为神奇的是,这个“网传”区排还是一夜间几个头部公众号几乎同时爆出来的,而且这个非官方数据,竟俨然成了家长们奉若至宝的“指明灯”,家长们按图索骥地据此来看孩子们可能会上的学校。一个如此正式的考试,竟然是以如此滑稽的形式释放出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信息。让人很难相信,这竟然就是帝都这么一个具有教改指向标的城市,所践行的信息公布方式。让“路边社”堂而皇之地成为正式消息的发布机构,如此真的合适吗?我们可以理解之前这些头部大V们,曾多次成为教改投石问路的重要渠道,很多重要信息由其散发出去起到舆论预热的功效,为正式政策的出台做了很好的铺垫。但那些次舆论造势之后,官方都公布了正式的信息,因此,正规信息的话语权还是掌握在官方手里。可如今,都放寒假了,依旧是没有任何的正式官方排名出来,那些由民间非正式意见领袖(大V们)所释放出的信息堂而皇之地就成为了正式信息。如果没有官方的默许和信息透露,这些所谓的大V们又是如何能获悉每个区每个参加期末考孩子的分数,并还按分数段统计出人数和分数的呢?分数和孩子信息等如此隐秘的数据,又是如何到了这些大V们手里并还广为流传的呢?明朝之所以宦官当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皇帝不上朝,隐于深宫之中,大臣们见不到皇上,而离皇帝近的宦官们则俨然成了皇帝的代言人。宦官们不在其位却谋其政,名不正言却顺,久而久之,鹊巢鸠占、参政乱政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可以理解,现在教育内卷之下,相关机构宛如坐在火山口,一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各种事件。比如,某省期末考后,因为考后发生了一些悲剧,甚至连成绩都不公布了,说要开学再公布。所以,相关机构无奈间只能通过一些非正式渠道去发布一些正式信息。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那么当相关机构赋予非官方渠道这种权力的同时,那是否也就意味着他们承担了日后被其反噬的巨大风险呢?双减不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非官方渠道所蕴含的巨大风险,所以当政者才痛下决心,要双减到底吗?即便如今就业数据如此难看,但官方双减的决心依旧没有动摇。因为这些非官方渠道,动的是一国之根基----教育。可如今,相关机构却以这种方式,赋予非官方渠道如此大的权力,这和双减的初衷是否南辕北辙呢?既然写到了这里,那么不妨再进一步想一下,相关机构如此操作背后又隐着什么深层次的动因吗?这个问题太宏大牵扯面太多了,作为我们普通百姓来讲,或许早已超出了我们该思考的范围,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是作为身处其中,不得不接受这些“网传”信息的受众之一,我多希望官方能真正担当起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如今相关的选拔考试已经成为“国考”,我们不缺人才,那么缺的是什么呢?还是期盼不再有如此神奇而无奈的所谓“网传”,期盼家长们不再偷偷摸摸地像地下党接头一样将信将疑地去传播如此重要的信息,期盼零模后官方堂堂正正公布区排的那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