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论中美的职场经历都曾是在金融界打转,即便是自己创业开公司开学校,其实也是围绕着金融业来服务,所以可以说,我整个工作经历都是围绕金融展开。
站在还有一个月就要告别职场的档口,回首来路,作为一名资深金融从业人员,我认为在这个行业里,信任最为重要。
我最初在国内的工作里涉及到银行和基金公司,彼时年少轻狂,心高气傲,锋芒毕露,这原本最容易遭人暗算,但好在我遇到的领导都很好。
她们皆为女领导,正直有担当,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基金公司的领导,她帮助我快速完成了职业化,要知道我当初在被她叫到办公室挨训后,曾直接摔门而去,想想都汗颜,我当初得多桀骜不驯啊,可她并未计较,而是公正地待我。
我在银行和基金公司的领导都很正直有才干,所以在她们手下,我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基金公司,都被评为优秀员工。
创业时,虽然开着公司和学校,很辛苦,但因为有父亲的人脉圈和朋友们的支持,所以初次创业便还做得不错,不过当年的我志不在此。
开局很顺利,不过我真正在职场里快速成长是在美国。
在美国时,我职场开局也很顺利,作为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我成为本专业当年毕业的国际学生中,唯5在美就业的学生,其中3位皆是在校招中搞定,只有我和一名比利时学生是在毕业后找到工作(方法谈| 写简历的压箱底秘籍--经过美国实战考验的必杀器)。
我当初错过校招,5月毕业即失业,但好在及时调整很快找到在一家全美排名前十的金融公司找到工作,开始了我在美职场的历练。
在这里,我被和我关系最好的金发美女同事背刺,彼时恰好金融危机,同事在保险公司做高管的先生被裁,她自己压力大到得了高血压。
我当时是部门骨干,估计她觉得如果她和我之间PK的话,老板可能会选留下我,于是各种小动作就来了。
我彼时已然感受到了她的抢夺和焦虑,但我还是无法相信那样一个温和同事,竟然会成为背刺我的人。
她仅比我年长一岁,我们年龄相仿,她喜欢东方文化,我刚进组的时候,她给予我诸多帮助,帮我适应美国职场,比如,当我被年长同事把原本他该做的工作扔给我时,我在做了两次后,第三次,直接找了一个理由拒绝了。
她很赞赏我这样的拒绝,对我说,在职场就是要如此,不该自己做的,就要温和而坚定地拒绝。
每次在职场,我碰到问题,总是来请教她,她教我美国的职场规则,甚至潜规则,比如加班后,第二天早晨上班就会晚来相应的小时数。
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在她的帮助下,我很快融入了美国职场。
我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不但一起探讨工作,还分享彼此的生活,她甚至教我辨识菜肴和奶酪,我最喜欢吃的lasagna的名字也是她告诉我的。
在我怀孕生子期间,她给予很多帮助,我很难忘,当我休产假后,她专门在休息时间,好几次都开车专程来看我们。
在她那里我得到了很多温暖,我很开心,在异国他乡收获了这样一份友谊。
可金融危机改变了这一切,她抓住意大利老板厌恶中国人的特点,最后逼得我不得不绝境求生,好在我运气不错,逃出生天,来到了天使般老板的身边(方法谈|训练扭转逆境的当众表达能力)。
结局虽不错,但每次回看我总是很遗憾,我们彼此间因金融危机而破裂的信任。
我可以理解她,在生存利益面前,丈夫失业,房贷车贷要供,丈夫还要支付前妻和前妻所生的两个孩子的赡养费。
因此她自己压力大到彻夜难眠,最后被焦虑逼得得了高血压。
或许她比我更需要这份工作吧。
但信任也就此完结,我们成为陌路,想想有时也有点惋惜,毕竟曾有过那么多有趣的时光。
回国后,我依旧在金融行业工作,对信任的感受更多是在工作中。
在资产管理行业中,我一直是在和资金打交道,在做非标投资和标准化投资时,当手握重金时,信任就更为关键。
先要找到自己的盟友,因为这样可以知道自己可以相信谁。
投资时的尽调非常重要,当对方需要资金时,很多时候会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完美标的,此时就需要火眼金睛,要认真辨识,身处其中的投资者就是要像葛朗台一样,吝啬地一点一点放出信任。
做得越久,在无数次与风险擦肩而过时,方才明白为啥英语里将“尽调”称为“due dilligence”,因为尽调的目的在于找到可以信任的标的,在此过程中,真是要穷尽勤奋,做到极致方能付出这个行业至为稀有的信任。
我们曾经有一个完美的私募投资标的,但对方在是否购买一项投研服务时,或许为了强化其重视投研形象吧,对方竟然所言不实,说从这家机构购买了投研服务。
这个对话发生在我们N次尽调后,对方送我出来碰到那家机构投研人员来上门提供投研服务时,对方可能以为这就是一场无意中的闲谈。
没想到,我认了真,直接找到这家投研机构的朋友去了解相关情况,然后发现其实对方并未购买,投研机构之所以来做服务,只是为了能促成购买。
见微知著,对方在这样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所言都非实,我又怎么能肯定在把那么大笔资金交到他手上时,他会言行一致呢?
真是庆幸,我当初没有偷懒,即便就是闲谈中那一点点细微末节,都花时间去寻根溯源地甄别。
在投资领域,信任是如此地稀缺,所以一旦发现不对,不管到了哪一步了,都要第一时间立刻按下停止键。
最危险的一次,走完冗长的流程后,我们的资金都已经划款打入了募集账户,等冷静期过后,就可以直接转入基金账户进行投资了。
我们在决定投资之前就一直告诉对方,为了保证大家彼此利益一致,我们需要对方也要将一定资金投入这只私募基金中,对方也同意,并且在我们将资金打入募集账户之前,我和对方再次强调了这一规则,对方依旧表示没问题。
可岂料,在共同打款当日,却仅有我们将资金打入了募集账户,而对方竟然食言,一分钱不出了。
或许对方以为生米已煮成熟饭了,我们的资金已经到账,如果再撤回,我作为这笔交易的负责人,若在国企中如此操作,肯定是要走流程,肯定从上到下皆知,所以他们以为我会为了面子而不得不咽下苦果,接受他们的城下之盟,只有往下继续投资一条路了。
可惜对方想错了,在面子和里子之间,我选择里子。
直接承认自己尽调有误,对我来讲不算什么,我反而会更庆幸得亏在打入基金账户正式投资前,我发现了对方的不诚信,收回了我对他们的信任。
我直接让同事快速走流程发指令,把资金退回到募集账户,终止了交易。
对方这下急了,马上说立刻打款,我说,现在我们没办法继续交易了,因为他们在基金还没成立时都是这样不遵守约定,我怎么可以相信我们大笔资金投入后,他们能按照之前约定好的交易规则进行交易。
可能看着煮熟的鸭子马上要飞了,对方疯狂开始找关系,他们合伙人中有一个人曾在监管机构工作过,直接找到了监管机构,又通过我们母公司央企中的高管往下压。
还记得我们公司的风控总监把我叫到办公室时,这家公司也在。
我当着对方的面,对风控总监说,我们三令五申和他们强调一定要共同出资,他们资金甚至可以按照最低额来投资,但一定要出资,目的就是要和投资人利益一致。
对方一直道歉,说马上打款,我说对不起,现在我不信任他们了,我不会把公司资金往他们那里投,我不会下投资指令。
我说,我对他们没有任何成见,我也是非常愿意促成这笔业务,我甚至在公司派我去他们公司所在城市培训时,在紧张的培训之余,我都把我那么小的孩子独自一个人留在酒店,花大量时间去他们公司一次次地做尽调。
甚至这次打款前,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即便请假在家照顾发高烧的孩子,依旧是工作为重,把生病的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跑出来和他们一条条地落实放款条件。
我之前是认可他们的,但他们食言而肥的举动,完全破坏了我对他们的信任。
我最后对我们公司的风控总监说,我坚决不同意继续往下投资,如果公司非要投资,那么我辞任。
说完,我就离开了。
当然,最终这笔投资没有再继续,在国企里,当我已经以辞任来表明态度的情况下,谁还敢冒着风险去扛这个雷。
我很庆幸在最后一刻按下了中止键。
信任是如此之难,随时有陷入天坑的风险,让身处其中的人,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不过起码在资产管理行业,还是有同盟的,我能找到可以信任的和我们一样的资金方。
但在不良资产行业,却是连同盟都没有了,出资人很有可能就是希望你去接盘的下套者。
好在,我在进入这个行业时,更多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近距离观察。
在这个行业,信任简直是宛如喜马拉雅山上稀薄的空气。
这个行业里处处是雷,天坑无数,简直是步步惊心。
好在,此时的我,已然置身事外,只是一个旁观见证者而已。
如今,连这个旁观见证都要结束了,我真是太开心了。
这么多年的金融从业经历,在如此多不同类型金融公司的辗转,让我深刻体会到信任在这个行业的至关重要。
依据牛顿第三定律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当我为了找到可以信任的标的,殚精竭虑24小时全方位打开探测雷达时。
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这些工作经历改变了我。
小牛曾说,他最害怕我不笑时的眼睛。
有时候我想问题时,无意间的一瞥都会被他抱怨半天,他说,妈妈你的眼睛里有刀,太吓人了。
或许职业的习惯已经沉积在我的眼神中了,凌厉又冷峻。
因为我曾经需要在狂沙中澄出那宝贵的金子----信任。
好在一切都即将要尘埃落地,我就要从这个职业中被解放出来了,希望以后眼里多含笑。
不过,我会将这一宝贵的工作体会,告诉小牛,毕竟在这个追寻信任的过程中,深蕴着《孙子兵法》中“知彼知己”的深刻精髓,或许这也是毛教员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放在开篇的原因之一吧。
因为信任之下,埋着太多太多因错付带来的血淋淋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