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联系不上一位在家乡的好友,发微信无人回,电话被呼转,一开始我以为她是去国外看女儿去了,但后来一想,觉得不对啊,之前即便是在国外,有时差,她也是会及时回信息的啊。
于是我今早就托在家乡的校友帮忙问一下是怎么回事,没想到,中午时分,校友转发另一校友的回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生生看了好几遍。
这个噩耗于我简直是晴天霹雳,好友竟然于11月就离世了。
这怎么可能啊?!
我实在是无法相信,赶紧要来联络方式,去确认。
当电话那头的校友肯定地用话语确认这个噩耗时,泪水就一下就从我的眼眶中夺眶而出,我忽然就在大街上,痛哭出声。
我无法想象,那样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我毫无感知的情况下,就逝去了。
之后,我就是在痛哭流涕的各种混乱中,心怀侥幸地最终和她在北京的亲人取得联络并见了面,终于在痛彻心扉中,不得不承认,我的好友真的永远从这个世界离开了。
于是,我就在这个寒冬的深夜,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里,在夜深人静中,敲下了我对她的思念文字。
好友姓周,是南方人,在山西长大,是我在家乡银行工作时的同事,我们是1998年在同一个部门工作的,我们也是1998年开始认识。
因为大家都叫她小周,所以我也叫她小周。
小周和我同龄,个子在女孩子中算很高的,她人很内敛,话不多,业务非常熟。
一开始我们虽然是在同一个部门,但在不同的业务科室,她做国际会计,我做国际结算。
后来我在工作中碰到会计问题,经常向她请教,我们就渐渐熟悉了起来。
我是一个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所以很多时候,别人会嫌我问得麻烦,可小周每次都是非常认真仔细地回答我的问题,每次都会让我很有收获。
虽然后来,在我离开银行后,一次我们聊起来从前那个在业务上不停追问的我时,她也会笑着说,一开始她也会觉得这个人怎么有这么多问题,也会觉得不解和烦,不过后来被我问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我的做事风格了,最后她得出的结论就是,这就是一个认真的人。
其实她也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对每一个业务细节都非常熟悉,我记得我当年工作时向她请教时的感受就是,我真是挖到宝了,没想到她与我同龄,那么年轻,就竟然业务如此精通。
在国际会计领域,几乎就没有她不熟悉的业务,她每次都能把业务点讲得清晰明白,实在是让我好生佩服。
而且我也非常喜欢她低调内敛的性格。
小周虽然是军队首长的孩子,但我却在她身上根本看不到一点娇奢之气,她人非常谦逊内敛,一看家教就非常好。
不过我虽然在银行工作中和小周打了很多交道,但我们真正结下深厚的友谊,却是我离开银行之后。
我们两个同龄人,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络,我们一直是彼此生命成长的见证者,宛如对照记,看着彼此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历练和成长。
后来,小周进入了国际结算科,升了职,并在当地读了在职MBA。
再后来,她又在股份制银行大举进军山西时,毅然跳出了舒适圈,从只纯做业务的部门,直接到了要背负沉重存款业务的营销口。
还记得彼时,我在美国工作,她和我商量是否要跳槽,以及跳槽哪家银行时我们之间的通话。我还记得,当时我下班后,一边走路,一边给她打电话时的情景,从跳槽到选人,到业务中的各种艰难,我们都一起讨论。
她和我讲起来营销业务的艰难,新行长就是用赛马的方式去让大家比拼,成立了若干营销队伍,每个团队长带领团队去往前冲。
彼时小周刚刚起步,甚至连人都还没配齐,很多时候就是她一个人去硬拼,山西又是一个酒文化相当浓厚的地方,她那样一个文静偏内向的女孩子怎么吃得消啊。
但她真的就硬生生地撑下来了,啃下了这个业绩的硬骨头,超额完成了银行给下达的任务,成为那匹杀出重围的黑马。
我真是佩服她的坚韧和勇气。
我很难想象,一个那样温婉性格的女生,是如何在一众以男性为主宰的营销部门中,杀出重围,成为佼佼者的。
后来,她的业务越做越好,独立负责一个支行了,而且不管分行领导如何地轮流换,不管经济环境如何地艰难,她都能让业绩一骑绝尘,独占鳌头。
她业务做得如此可以笑傲江湖了,可她依旧是那样地谦虚低调,有时候我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看着有些瘦弱的身体里竟然孕育着如此强大的力量。
我以有这样的朋友而自豪和骄傲。
后来,我回国后,我们之间在业务上还能山水再相逢,又有了业务上的合作,彼此合作得很愉快。
小周的能干是那种写入骨子里的坚韧和强大,而且她的干练丝毫不给人以侵略感,总是那么样地谦逊低调,温婉如初。
她是如此强大,又如此内敛,令我无数次地心生赞叹。
我们不但是业务上的好伙伴,更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小周见证过我一路走来的各种折腾,并在每一个关键关口,给予我强有力的帮助。
多年前我在家乡创业时,彼时开学典礼摊子铺得很大,人总行的老师,以及香港的董事和授课老师,都要从各地来到太原,小周主动提出,可以借车来支援我,帮我接送来自各地的宾客,给予我强有力的帮助。
后来,当我带小牛回国两年后,下定决心留在国内,给小牛上户口时,又遇到了家乡的一些手续问题,又是小周出面,鼎力相助,帮我引荐各种朋友,最终顺利办理完手续。
甚至有一次她临时去北京办事,和她之前每次来北京一样,她怕麻烦我,并没有告诉我,而我还是在电话她谈一个业务时,才知道,她竟然人就在北京。
当得知我因为临时加班,不得不让孩子在兴趣班延时等我时,她主动对我说,她去帮我接小牛。
小牛至今还记得这件发生在他二年级上围棋课时的事情,孩子清晰地给我描述了当时下课时,看到小周阿姨来接他时的场景。
之后小周打车送小牛回家。
搞笑的是,当时正是晚高峰,西二环堵了个一塌糊涂,不到2公里的路,汽车竟然生生开了1个多小时才到。
要知道,她是趁着周末来北京办事,却挤出宝贵的时间来帮我接孩子,且还耽误了她这么久的功夫,这让我心里内疚不已。
可见到我后,小周却毫无怨言,反而还为堵车抱歉,说把孩子接回来得晚了。
这真是让我情何以堪啊,可小周就是这样一位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朋友。
身边能有这样一位好朋友,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有时候我想,我们就像对照记。
她24岁结婚生女,留在太原,在金融业做得风生水起。
而我则35岁才要孩子,一路四海漂泊,辗转于各类金融机构之间。
有时候,想起小周时,我总会不禁想,如果我彼时留在家乡,会怎样?是不是就会少一些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每每此时,我总会羡慕小周能相伴在父母身边。
而每当我和小周聊起这些时,善解人意的她总会讲一些宽我心的话来安慰我。
和小周相处,每次总会让我想起来,如沐春风四个字。
她是一位多么善良能干而又内敛的女子啊。
我从内心非常欣赏她,敬佩她,也非常庆幸我能在第一份正式工作时,就结识这样一位优秀的同龄挚友。
每每想起她,我内心总是充满温暖。
我们在并行的时空中各自成长,各自努力。
在退二线时,她曾和我商量,征求我的意见,我们一起在电话里分析了利弊,我也和她分享了我自己一定要50岁退休的人生规划。
后来她如愿卸下来多年的行长重担,可以相对轻松地工作生活。
今年还去国外看了已经在国外工作的孩子,回来后,我们通电话时,她还很开心,憧憬着等55岁正式退休后,去国外和孩子一起生活。
为此,她也在积极做着准备,她和我讲了对未来的规划。
她一直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所以她打算学习更为实用的未来或许能在异域用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和我讲了她的5年计划。
从言谈中,我可以感受到她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我为她辛苦多年,终于可以开始享受人生而开心,我们都很期待各自解甲归田后的退休生活。
我也很佩服她依旧有从头开始学习一门技能的勇气和决心。
可没想到,美好的蓝图才刚刚开始,她就这样倏忽离去,而且是在我根本无知无觉中,就这样离开了。
据说,她离开前那个周末还来了北京,体谅他人的她,知道我非常忙,所以没有告诉我,而是自己一个人悄悄地来,悄悄地回。
她是多么暖心的朋友啊,处处体谅他人的不易。
我们就此错过了她生前的最后一次见面,我甚至在她过世后,还茫然不知,竟未来得及去见她最后一面,没有去送她最后一程。
人生怎么就如此仓促,仓促到我只能在微信中翻看回忆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最后一次通话,最后一次简讯的时间。
我们是在2021年12月8日最后一次见面,在2024年7月26日最后一次通电话聊天,在2024年9月30日最后一次通微信信息,她和我分享了一个文章链接,我为之点赞。
我是如此地愚钝,愚钝到不知道很多时候,一转身就是生离死别,不知道有时候那一次转发,就是她留给尘世的我的最后讯息。
匆匆,太匆匆,她才仅有50岁啊,怎么就...
至今我依旧难以置信,怎么那么好的一个人,那样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匆匆而逝了?!
她的离去,让我和家乡又少了一个重要的联结。
我生命中那个见证我从1998年到2024年一路行走的好朋友,就此消逝在天际,我们曾在这段日子中彼此相互扶持,相互成长,我们见证过彼此的艰难,也见证过彼此的涅槃重生,更是见证过我们彼此的欢笑和泪水。
小周是我不多地可以让我下心防,敞开心扉的挚友。
失去这样一位挚友,让我痛彻心扉,我实在不敢相信,也实在不愿意相信,小周就这样真的离开了我们。
小周,愿你在天堂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