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题记:文章写于2016年1月27日
第一次想专门为所读的一篇推荐序而写读后感,这篇推荐文是台湾卢郁佳为一本日本翻译书《书店不死》所写的,因它位列第二篇推荐文,因此我读书前只读了文中第一篇荐书文,觉得尔尔后,便未再读第二篇,而是直接去看完整本书。只是在在读完全书后,意犹未尽,忽然有些好奇,想去看一下推荐人读后是种什么感觉,于是才有了这么令人惊艳的相遇。
卢郁佳的这篇题为“囚犯的两难”的文章,实在是让人越看越惊心,为作者可以鞭挞入里的一针见血。这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写法,文章不去披上那种貌似温情脉脉的面纱,而是直指人心地讲出,如今书店的危局,来自于人性本身的某些缺失,比如她在文中说,“内向洁癖孤僻的家伙们,在世界上得到的伴侣就是书。因为多多少少不相信人,…但是进入书店与大型企业考验就来了,乍看有压力要我不相信人, 放弃人,才做得下去,最后则会发现,一切问题来自我不相信人。”“习惯孤立,一旦遭逢变迁困局,只能选择互相指责,断尾求生。因为缺乏信任基础,所以不存在合作求生的选项 ,无法合力对抗大环境,只能把敌人设定为身边的同业与合作伙伴。”“因为过劳体制,忙碌首先省略的就是闲聊。…各环节之间都要靠 闲聊才能充分掌握对方情境、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生的人们,竟然会想要牺牲对方来前进。…我们只打听,不讨论,视产业为你死我活的饥饿游戏”“遇到危机,反射动作是决定要牺牲谁来度过难关。我们把这岛屿当成一艘遇难断粮多时的漂流船,停留在抽签决定要吃谁的肉,低眼看签前那刻的心情。”
等等等等, 不一而足。她的文字让人越读越清醒,觉得她真是用鞭子鞭出人性乃至社会中那些个“小我”。很久没有看这样的文字了,现在市场上大多充斥着不痛不痒的文字,或者仰望他人生活意淫出的鸡汤,却缺少这种可以反躬自省,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再深刻总结出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令读者警醒。
这种批判现实,让人越读越有种浑身发冷却又不忍卒读的感受 ,已经多年没有过了,仿佛上次有这种感受还是在大学时读巴尔扎克全集时,才会有的。巴氏的小说虽然大多虎头蛇尾,但他小说中对人性无情的鞭挞,却深深影响着我,让我仿佛有边读边压榨出皮袍下“小我”的冷峻。读这样的文字是令人上瘾的 ,因为每次都在冷静沉思中离了解自我和人性更进了一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些书都是可以让人越读越沉静智慧的书,所以也就是在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我自己喜欢的竟然不是什么浪漫派的文字,而是现实主义的书。
而且我更喜欢的是这种如卢郁佳般既能写出如此直指人性人心的文字,又能对人性始终怀有善意,予以基于现实之后的希冀, 比如她说,“书市的萎缩,来自于人际关系消失与浅薄。心思忙乱时,无法好好体会别人的心,无法好好体会自己的心,也就无法好好表达自己。失去了有意的相处后,连带也就无法独处了。…阅读是独处的一种,一个环节,一个生态指标,一个关键物种。…开店实践理念,倒闭后重新进入连锁书店,或是继续开店,…兼职补贴养店。那并不是世人以为的清高虚名,而是‘无论如何时都不放弃与人沟通’的信心。那一定是来自时常倾谈相契而能心领神会,对人与土地共同的爱。…我们彼此竞争,但是更重要的是同时我们也是一个团队。为了更好地活下去,我们总要放下手上的事来倾听彼此,支持到底,成为一个团队。”
这样的文字是“知耻而后勇”的一种人生亮色,也是一种知己知彼后的豁达。就如苏轼的诗词,是一种百折之后的洒脱,我认为他比李白的境界更高一层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他是洞悉世事之后的旷达,而非像李白那般闷头在自己臆造世界中的疏狂。洞悉人性人心之后,还能有对人性人心的爱,这才是现实主义真正动人的所在。若再能将这些所得提炼成文字, 传承下去,则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比如,孔子,是一个对人心人性洞悉至深之人,所以《论语》才那般至心至性,并最终将之归结为一个“仁”字。他说,“人而无仁,如礼何?人而无仁,如乐何?”
在世间行走,洞悉人性又心怀仁心,是真正难得。所以,当我以漫不经心之态,原本浏览速读卢郁佳的推荐文字之时,在几句之后,便被她的文字所抓住,不禁对她的深刻与洞悉后的慈悲肃然起敬。这是一篇值得一读再读的文章,是一篇紧致干练的上乘之作。
感恩遇见!
(二)
题记:文章写于2016年3月20日
就如很多爱喝咖啡的人,想去开一间咖啡馆一样,很多爱书的人,心中也常有一个开书店的梦。只是在这样一个电子化的时代,书店梦并不容易,就如作者石桥毅史所写的《书店不死》一书中的诸多书店的店主或店员一般,虽艰难跋涉,但依旧执着探索。而我作为一个与书有着千丝万缕牵连的读书人,在日常琐碎中读这样一本书,仿佛又重新审视了一遍与书的种种过往。
比如,作者说,好的书店店员是可以预测书籍的畅销度的,比如日本前泽屋书店的店员伊藤青彦,练就一双慧眼,曾几度慧眼识珠,于浩淼的书海中,识别出未来即将大销的书,并提前布局囤货,让书店可以领先竞争对手,也正是如此,他也就成为书店界的教主级别的店员。这种经历,我在中学读书时曾充分感受到,彼时是从学校 阅览室中读小说杂志,那个时候曾经看了杂志上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的连载,当时便觉得这个故事会大卖,还有郁秀的《花季. 雨季》等等,当是时,在若干文学杂志中,能识别出独特的故事与文笔,并在日后的市场中被验证,这种市场验证自己眼光的快乐,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鼓励。
而后来,书又是我大学时,支撑我开销的主要经济来源。还记得大一时,在杂志《南风窗》上看到天津有大学生做图书直销,我便向学生会的学习部申请上活动经费,组织全班同学到黄泥街图书批发市场和岳麓书院出版社等机构进行图书市场的调研,并形成社会实践报告。之后,在大一暑假回到家乡城市后,又践行自己的社会调研成果,跑到山西经济出版社,找到副总编,和他商谈图书直销的事情,感谢李总编的信任,他竟然在同事的一众质疑中,相信了一个陌生女孩的图书直销建议书,仅仅是将学生证复印并让我打了借条后,便将滞销的价值49.8元的《实用文体大全》让我拿去做直销之用,并同时给出了很好的折扣。后来,我也不负他的信任,很快就推销出去50本《实用文体大全》。彼时,得益于90年代初,内陆省会城市的相对闭塞,我是太原(估计也是山西)第一位做图书直销的人,而且当年书籍是全价不打折销售,人们对于书还是有着份尊重。
之后 ,我又找到了当年刚刚兴起的图书批发市场,一家家谈过去,最后落脚于兰亭书社,直销他们价值 218元的《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这本书折扣很低 ,好像仅给22%扣(即我的毛利为22%),不过好在它的价格高,且正好彼时日式管理正大行其道,于是也很畅销。
这样,我大一暑假只用10天便赚了1000元 (当年学费一年才800元),这些钱作为我旅游的游资已绰绰有余了,于是我便结束了第一次社会实践。高高兴兴地用所得,从书店全价买来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罗曼罗兰写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和 《张爱玲全集》,作为对自己的奖励。此后我每个假期都去推销书,一般都仅做十天,盈利也从最初的10天1000元到10天接近4000元。最后,将《实用文体大全》的积压库存全部清空,并销售了整整一个集装箱的《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作为一个书虫,书籍以这样的方式,回馈了我对它的痴迷,让我大学四年基本上是以最短的时间,赚足了学费生活费,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这也是我短短的图书销售经历。
正因为有这些经历 ,所以当我在《书店不死》一书中,看到坚持做图书市场拓展的井源心灵小铺的店主井源万见子那么努力的不辞辛苦地去做图书宣传,让我仿佛看到了大年三十还在做上门图书直销的自己。那种付出与收获,除非亲历,否则不知其艰。只是不同的是,我当时处于大家还尊重实体书,图书市场方兴未艾之际,是属于实体书的上升通道,而万见子则处于实体书举步维艰之时。
不过,我也在大学期间,见证出版社的逐渐式微 ,见证了兰亭书社由于书店经营上好书匮乏且后来以面对散客的出租为主、批发为辅后导致的没落,同时也见证了尔雅书店选书目光独到,坚守批发的后盾,拓展零售,开了山西首家大型图书超市,将零售店铺从省图书馆前的一禀小店,扩充为上下几层楼的大型书店。大型仓储式超市型的书店,是彼时的风尚。
再后来,工作后,曾专程去名噪一时的北大旁边地下室开的“风入松”书店,去与书店的管理团队交流。书店是由爱书之人所开,他们信奉爱书的人即便是在书店读完这本书,如果喜欢,他也一定会买的,所以他们为读者提供了可以阅读的桌椅,读者可以在书店里舒适地去读书。当时 ,记得我对这个观点也很认同,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即便是从图书馆借来读了的书,如果真正喜欢,我是要去买来收藏的。只是,我却忘了,当电子书和网络书店兴起后,这点小小的读书舒适度,是远远不足以吸引读者的。于是风入松在若干连续亏损后,终于关门大吉了。
这也与《书店不死》一书中伊藤青彦所供职的泽屋书店,因大型连锁超市型书店和亚马逊等的兴起,让他们不得不放弃曾引以自豪的在选书、陈列、销售书籍上更有特色和人情味的经营 ,因为这些已经不足以吸引读者。在这种入不敷出中,伊藤被逼自动辞职。在这些故事中,书店更像是幻化为热爱书的书店从业人员心中的图腾。
(三)
题记:文章写于2016年3月21日
只是电子书的大势所趋,让时代朝着更为便捷获得书籍的方向前行。书中福屿聪有前瞻地对电子书提出了诸多论断。而我也正好对电子书有着大量体验,我觉得电子书的优势所在是它们以最快的方式,跨越时空的将知识迅速传递到读者手中。比如,我在 2011年离开美国回国发展前的最后一天,专门跑到staples去买了一个kindle,为了回国后万一需要读某些方面的书时,可以快捷地获取图书。
果然,在2014年父亲生病后,我马上跑到amazon网站上去查此类病的畅销书,然后去买kindle版本的电子书,付款后,马上便可以获得书,而且在购买之前还有试读章节,让你看这书是否是你所希望读到的书, 很便利。后来我还发现亚马逊竟然还做了一个电子书的图书馆,可以借书,非常方便。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读了差不多100多本关于癌症的书,与中国此类书大多为不知名者拼凑编辑而成不同,美国的医学普及类书大多分两种,一种是由知名的美国医生写就的,一种是经历癌症,并与癌搏斗后带癌生存者所写。这些书对于那段日子中的我,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支撑。虽然事后依旧证明一切都是枉然,但如果没有那些书给我一个个不眠之夜不断钻研的支撑,我想我的遗憾可能会更大。所以,实体书能有电子书的版本,真是人类跨时代的进步,它让知识不再受地域之限,以最快捷便利的方式传递到最需要的人手中。与此相对比,实体书的优势就弱了太多太多,比如当时我想要买的一本由Dr. Gerson所写的<The Cancer Therapy>,就因为只有实体书,而亚马逊又不能直接寄到中国,于是我便只能先寄到美国朋友家里,让他在转寄我,非常不方便。
所以,与之相比,电子书让知识的传递 便得更加自如,流通领域的成本更加低,让书籍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流通。
在这样的电子化中,书店的存在越来越显得无足轻重起来,只是对书店痴迷的人,诸如《书店不死》一书中的诸位热爱书的书店店员和店主所讲的,哪怕书店只是让想要买书的人找到相关的实体书后,他们再从网上来购买,书店的存在也是值得的。或许从情怀的角度讲,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若一个事业仅仅凭着情怀去支撑,估计还是不会走得太远的。即便是死磕,也会非常艰难。比如书中的店主原田真弓,即便是仅支撑旋踵之地的书店,即便这是已肩负了杂货、二手等功能的“花样”书店,书店依旧是难以为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时都可能在商海中阵亡。她能坚持下来全凭的是压榨自己劳动力的孤勇。且这类实体书店,大多承载的是收藏功能,在他们那里书籍更多的是退为收藏品,所以从装帧到纸质都有讲究,群体也小众。只是这么小众的群体,又可以支撑多久本已艰难的书店生意呢?同时,这是否与书籍主要是胜在传递知识,如果淡化这一基本功能,而强调收藏等派生功能,是否会有舍本逐末,曲高和寡之弊呢?而这又与他们发现好书,并将好书推荐到相应的读者手中,与读者共同营造书店的初衷是否相背离呢?
(四)
题记:文章写于2016年3月21日
日本书店这种退守到书店细节职能的坚守之上的举动,也充分说明了,实体书店夹缝生存之不易。那么实体书店到底是否有生存的空间呢?
我不禁回想自己回国后见过的经营不错的书店,貌似眼前让人一亮的不多,而西便门中央音乐学院附近的一家书店便是其中一家。我和老板娘聊过多次,她那里真是什么都有,有单独辟出的小小咖啡厅,有小的像鸽子窝的若干琴房 (供音乐学院学生做家教用),还有若干针对儿童的培训班,比如美术,比如钢琴、古筝等,同时她还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各类培训时所用教材的指定销售点,当然还有各种可爱实用的小杂物在出售。周围的商家对她书店的评价是,书店生意好的很。我分析她书店开的风生水起的原因,一方面是多维度尽可能扩大书店收入的来源,让它们不仅仅停留在书上,另一方面是做有特色的书店,并离目标客户群近,比如她选在中央音乐学院附近,便于学校师生和音乐学习者购书。而且音乐类的书籍,专业性强,属于小众读者群,这样那些庞大的网络书店未必能完全覆盖,她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niche market营销案。
个人觉得这样的书店比起诸如“字里行间”等连锁书店,更回归于书籍传递的本身。我常去的“字里行间”德胜门店,基本没什么特色,不过就是靠不断举办一些讲座来促销一些畅销书而已,书店风格并不鲜明。反倒不如央音旁边的书店,客户锁定目标明确,可以更有利于书籍直达目标客户手里,书店的竞争性也更强。
而这些在 《书店不死》一书中,也有些微暗示,比如他提到了二手书店的市场定位,貌似更能吸引相关的读者。同时让我们看到了,若固守原先旧有模式,未来书店的发展会何等惨淡,而书店作为曾经引导若干读书人进入书之殿堂的引路人,若真退出流通领域,我想这也会是人类社会中一项并不能算是好的进化吧?
书店不死,应该不仅仅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呢喃,而更应该是一代读书人的愿景,我想,书店不死,或许也就是在这些更加细分的市场中做深做强,回归让书更快的找到它合适读者的本源职能吧?而这种职能如何能与电子书的功能相结合,以适应电子书时代书店发展的新要求,或许这才会让书店真正在未来发展中,能依旧作为引领知识传递的主导者而存在的重要立身的基础吧?
不管怎样,《书店不死》一书 ,让我重新审视书店,思考自己未来是否可以为书店的存在做些什么,比如若我开一间书店,它会是一间什么样的书店呢?很挑战 ,也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