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石头一样生硬
陈嘉诚
上学的时候,曾无数次想过自己要做的展览须从场所本身出发,将作品融于空间的内涵与外延——经过一番对“意义关联”的探测和调校,作品成型后一旦离开所在的展示环境就会失效,如同嫁接的枝芽从已然共生的母株中剥离,便从“活体”嬗变为“标本”。“隧道项目”是第一个可以实现这个理念的机会,只不过场地实际的复杂程度超乎自己投稿时的预计。
自项目申请之初,我会抗拒直接使用有关“隧道空间”的象征比喻或审美意象,而是觉得需要先尽力研究清楚它的空间来源。以研究为先,一来可以形成相对可靠的共识基础,二来也能有一个仔细观察“复杂场域”的过程。经验告诉我,如果不去真地丈量一个地方(将其陌生化),很多现象便会熟视无睹,而我希望作品能在自己的身体充分投入的过程中逐步定型。北丘美术馆门前的花、后山峡谷局部和收集行为(《收集山的汽》视频静帧)第一次来隧道空间外的“后山峡谷”挂除湿袋是2024年4月2日。到了5月3号,我和助手准备好了胶鞋和防毒面具,终于下定决心去峡谷底部一探究竟。我们略微胆战心惊地走下那座长长的楼梯,在谷底的每一步都不知前路深浅(虽然事实证明心理作用大于实际危险)。一路上能听到滴水声,蜘蛛网层层缠绕在不会熄灭的检修灯管上。从谷底往上回望,才忽然意识到,这空中的“隧道”其实是一个盲盒。在隧道空间内的时候,看不到其外部环境的复杂与危险,而会自然地以为隧道内部已经足够混合。其实,它不过是跨度有四层楼高的检修通道中封闭的一段。人在其中,体验到的是一种处理过的粗粝,所逼近的也是一种可控的危险。暂时存放的水桶,右边是行走所用的胶鞋(作者摄)
至于展览的名字——“山汽莫测”——也是几经斟酌才商定下来的。选用这个名字一语双关:它既可以是一个定语后置的词组,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祈使句,全凭读者直觉。同时,它也反映了自己内心的某种逆反情绪。“寻找不可测之物”和“测绘失灵”这两种动向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展览也借此在更大层面上反思有关“工具理性”的价值倾向。
02 /
展览的主要作品是按照测绘制图的三个基本操作展开的。它们分别是投射(Projecting),横截(Transecting)和地图术(Mapping),具体的作品解释可以参见北丘当代美术馆的观展指南。点击图片跳转至展览指南
在“作品设计”迭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个原则,分述如下:
这一原则几乎不言自明,也是避免使用“先验的”象征符号后,自然需要秉持的创作观。由于项目是围绕“湿润现象”展开的,所以创作构思中叠加了“场所”与场所“微气候”两个维度。除此之外,在主作品《来自山的汽》中,其上蚀刻的剖面图绘的剖切线划过隧道本身,让图绘所呈现的内容确切地“复刻”着它所在的场所。滑动观看
《来自山的汽》剖面图绘的蚀刻线稿和它所“切开”的隧道空间位置(作者摄)在前几期的隧道展览中,山体一侧通常都布有作品,而山体的“本来面目”只有在撤展之后才会显露出来。这回除了插入山体废弃出水口的一根橡胶水管,我没有在山体一侧布置任何作品。这样有观众在的时候,会有目光照亮山体;没人的时候,瀑布遗迹也有作品可以对晤。在展览中暴露出来的山体(北丘当代美术馆提供)
简而言之,就是用“开放式”的框架和“物境联系”的视角去建构作品与场所之间的意义联系。在投影作品《序章:向峡谷求证》中,投影仪的光束将“工业排风机”的阴影意象在隧道和峡谷之间“连成关节”(articulate),使这个徘徊于剩余空间的鬼魅有话可说,且变得表述清晰(articulated)。对于其他作品而言,只要其状态随湿气会变化,则在创作取向上都是开放的,且将作品卷入到实时的环境变动之中。照相机曝光下的后山峡谷,左侧墙体上方是投影作品的光束,下方是一直亮着的检修灯管(作者摄)
除了挂除湿袋的行为,《Mapping比例尺1:1,等待对面加湿》呈现了一种“实地测绘”隧道中建筑构件的低技方式,亦是身体与空间的反复交锋。犹记得这个作品完成于八月初,当时在馆方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踏着水管、登上一字梯、跑上跑下,仿佛在剧场里独自表演。“现场测绘”隧洞空间的梁与柱(王炬琦、陈茹冰摄)
这四条原则是在准备展览开幕式演讲的时候总结出来的。自开幕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回望那个通往隧道的小小门洞,如同一篇等待翻阅的论文摘要,纲举目张。展品最后沉淀出来的思考与形式会像水底的石头一样生硬吗?我没有把握,毕竟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03 /
开幕式的时候,有朋友说作品《来自山的汽》的漏斗滴水仿佛是在流泪。面对另一边卡在楼板间、似巨石无法撼动的山体,也许这件作品真是在哭泣。主作品《来自山的汽》中吸湿滴水的漏斗,以及其下被侵蚀的铜板和积水的展槽(作者摄)
在呈现形态上,这个作品在项目申请之初和最终展出时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一开始是打算直接在隧道空间内挂除湿袋,让其像输液一样把除湿后的水注入一个内含纸本绘画的透明袋子里。后来考虑到作品效果的可控性,在保留了原方案最为核心的“山汽侵蚀图绘”的观念后,形式上改成了“漏斗-铜板”组合:这么做似乎在材料性和装配逻辑上也更能与检修空间内的管道和构件相呼应。原方案中直接使用除湿袋的效果(作者制作)
然而,铜材是自己所不大熟悉的,所以要学习许多新的技能和知识,也先后尝试了电解硫酸铜和酸液腐蚀等方法。这种“生手体验”让我联想到了本科时的一件纸张作品《创‧伤》。彼时我还在美国佐治亚州的雅典市读书,选了一门手工纸的制作课。学校沿袭的是欧陆的制作工艺,没有中国宣纸制作那般精熟的工序。我笨拙地在一张铁丝网架上铺陈纸浆,混合着不同植物的纤维以及朋友的书法碎片。完成后,望着上面三个似在“呐喊”的破洞,不经觉得自己为期数周的制作过程都像在完成一种“生手遥望先人”的行为。2015
细细想来,此次为期3个月的研究创作之旅如出一辙。作为一个跨界而来“当代艺术创作者”,最初手上可用的技能和概念可谓杂多。结合场所的实际情况,审视种种可能、摸清种种惯习、走通种种关隘,最后便呈现出了展览最后的面貌。无论如何,展览都要在11月中旬结束了。嫁接于隧道之中的诸多枝杈,最终总要凋零。
艺术家简介
陈嘉诚,艺术工作者,独立研究者,现居南京。硕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于佐治亚大学视觉艺术专业。2024年发起地域精神实验室(LoST),致力于探索地域场所精神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学术阐释与艺术呈现。常用的创作媒介有数字图绘(包括地图术,剖面绘制)、绘画、设计叙事、装置等。
采访青年艺术家杜秋锐—Representation and Identity in Modern Chinese Art
谁持彩练当空舞|李磊的诗性抽象和宇宙宏大 Various Seasons of An Imagination Unleashed
观潮艺术展 Explore Limitless Potential of The Metaverse Through Art!
For more news & art exhibitions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聚焦艺术希望你能点赞给予我们更多鼓励,以让我们持续产出优质文章,来吸引更多像你一样的艺术爱好者。如果你对我们的任何内容感兴趣,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我们十分乐意聆听你的声音!If you enjoyed this article, the Art Spotlight team would really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press Like and Wow to help us attract more art lovers like yourself. If you’re interested in any of our offerings please leave us a comment below, we’d love to hear from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