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这里是主编的 BIAN 。
在繁荣万象的中国时装领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设计师在过去几年中得以相继崭露头角,甚至是通过中国时装行业的声量和簇拥登上更高的国际舞台。
相比成长于上个世纪时装人,浸染在不同的媒介之中,感受着 “更近” 的世界,新生代设计师有着更宽松、多元的创作方式、审美观照;同时,对于个体身份的认同、对于文化的认知不仅投射在他们的创作中,也在不断影响着行业趋势,改变既定的行业规则。
RYAN LI “Make Love Not War” Slogan
生活、文化与时尚的 “互相参与”
Ryan Li,同名品牌 RYAN LI 的创意总监兼创始人之一,在一个包容背景和多元环境中成长,因为偶然的契机中迈入时尚行业。在加拿大、美国、中国香港、日本等多地生活、成长的 Ryan Li 将自己的经历和对事物的洞察包裹在创意的脉络里,也将他不断更新的观念溶解在品牌哲学中。
Ryan Li 在工作室
时装与传统的 “制衣” 和更广义的 “服装设计” 总有一些微妙的界限。时装在当今社会是一种表达,可能是一种强有力的传播方式、发声渠道,也可能是一种文化,与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密切交织,时装也可以承载一段叙事,汇聚多元的价值观、社会文化议题。
音乐、艺术、文学、旅行等等是我们了解、感受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也很多创作者转换思维、更新观念的切入口。在产业节奏加速,社交媒体逐渐成为这一代的 “书籍” 和 “心灵慰藉”,“创作者” 的定义边界不断稀释,“灵感” 的可靠性被长期质疑,时装设计师又会如何从工作抽身,去感知日常生活中的经历?
最近刚去完日本、泰国和香港,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可以分享一下吗?
回到日本感触很深,因为日本文化和日本整个国家对我的个人经历和品牌发展而言意义深厚。重新和老朋友团聚或者回到熟悉的地方让我感觉到振奋和感恩。毫无疑问,疫情发生以来日本变化或许很大,但能看见日本街头潮流,以及日本人在所有领域对于工艺匠心的执着和标准从未改变还是让人倍感活力。
我们很庆幸我们2019年的第一场秀在东京举办,而且品牌现已经开始和日本的买手店合作,日本的朋友们也可以在当地买到我们的产品。
Ryan Li 在日本
泰国,尤其是曼谷,一直是我的第二家乡,因为我最好的一个朋友在那里。
这次去曼谷的时候我去了亚洲的第一个 MOCA,这个美术馆以一种国际化的视角策划展示了泰国本土艺术,让人非常惊喜。我觉得这也是我近年来最棒的一次美术馆或是画廊经历。当然,我也看到了新一代年轻泰国人带给这个国家的创新和眼界,泰国的发展潜能也非常无限。我想泰国在未来不久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国家。
Ryan Li 纪录的曼谷 MOCA
有一部分人可能知道我小时候在香港生活过一段时间。我每次回到香港都会觉得感叹,因为没有其他地方会有香港这样的节奏、灵感还有本地人的工作状态。最近一些个人的工作在香港展开,所以不久的2023年初我还会马上回来。会有一些让人期待的事!
逛了不少 Vintage Shop 或是国外的买手店,有没有值得一提的收获?
除了买一些小众中古或是逛一些我喜欢的店铺,这次的经历几乎让我再度爱上衣服,尤其是一些当地很有意义的二手服装的故事。
过去几个月我没有去太多买手店,基本上是一些中古店或是能引起我好奇的一些独特的店铺。
休假旅行为之后的工作带来了什么新的灵感?最近正在筹划新的系列吗?可以小透露一下吗?
当然。可能别人的故事而不是我自己的故事会成为一些设计、新系列的灵感,我觉得还挺让人期待的。
社交媒体上,RYAN LI 品牌最近有一些歌单发布。在这里,也为我们的读者分享一些最近喜欢的电影、音乐,或者书籍吧。
Song-list 是我们的团队成员 Astoria 负责创建的。
我个人近期的推介:
电影: Green Book
音乐:You are Luhh - Frank Ocean
书籍: The Power of Unwavering Focus by Dandapani
《绿皮书》/You are Luhh - Frank Ocean/The Power of Unwavering Focus by Dandapani
从创作到品牌叙事,Ryan Li 的多重角色
感受 RYAN LI 的设计,除了设计中的先锋笔触之外,很难不思考服装背后的身份探讨。正如品牌宗旨中谈到,RYAN LI “旨在挖掘不同性别、种族,以及信仰下的力量”——时装设计不止于造型艺术和审美范畴的赏心悦目,更有社会层面和个人情感的解构与重塑。
“流动” 和 “稳定” ,“直白” 与 “模糊” 之间二元性的对话时常是 RYAN LI 带给受众的第一印象。服装设计中或许有垂坠感,飘逸灵动的氛围,张扬流露的情绪,或许是平和诗意的叙述,理性细腻的解构;时而能感受到造型中的单刀直入,却也会看到其中对于身份、风格、文化的包容。
对于品牌的创意总监而言,除了合理地将个人设计风格表现在产品内容中以外,更需要把控从设计到品牌理念的连贯和可证。
RYAN LI 2021 Collection
用几句话/几个词汇概括一下 RYAN LI 的设计风格或是这个品牌的宗旨吧?
“以打破现有社会文化边界为设计理念,鼓励大胆展示个体所持独有性格。”我们品牌的目标是鼓励人们以他们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可以实现的方式生活,突破他们的极限。随着时间发展我开始意识到这可能也是我个人生活的宗旨。我很高兴我们的团队以及其他一部分人也和我们有共鸣,并且在他们的生活中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RYAN LI FW 2022
性别是 RYAN LI 品牌宗旨中提到的关键词,也是我觉得品牌时常在设计中探讨的主题。Agender、Unisex 其实也是过去10年时尚领域不同风格的设计师在尝试的方向,甚至成为更加具有商业吸引力的词汇。
你怎么看待 “性别”、“无性别时尚” 呢?或者说可能 “性别流动性” 会更适合 RYAN LI……
如果用更合适的措辞,我会用 “性别包容性” 来形容——欢迎各种性别的人来穿我们的衣服。当我们最初在加拿大开始为我们的品牌赋予价值之时,我们想要创立的是一个能够带来性别包容或是中性风格的品牌,因此我们觉得这可能会是我们的品牌特质。
事实上,于我而言,Gender-Inclusive/ Unisex 就和 “男装”、“女装” 一样,正在成为一个类别,但我不确定这样的类别定义会不会使得设计在商业上变得更有吸引力……最终这应该是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带来的价值观决定的。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话题,但在西方世界已经过时了。我发自内心认为服装应该没有性别,每个人都应该有穿衣自由,不惧怕被公众环境别样地看待。这就是我们坚持的观念,而我们只是专注于提升品牌带来的内容。
RYAN LI SS 2023
设计师时装品牌与潮流品牌或是淘宝电商品牌的发展逻辑不太一样,尤其是在品牌哲学、气质形象的塑造,以及叙事方式等。在这些方面、细节上 RYAN LI 如何呈现品牌个性?
在生活中更多地去当一个观察者、倾听者和冒险家。我觉得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在言语上可能是更模糊的。我们真正尝试去做的是为我们的受众带来一种思维方式,同时欢迎他们进入我们品牌的大家庭。
博主 Alice Wang 身穿 RYAN LI 风衣
艺人谈善言佩戴 RYAN LI 首饰
看到之前你把中国书法的元素融入 LOGO 设计里面,包括很多创作中也有东方元素的绘画、图样。
原创的书法作品是由我们的团队成员 Valarie Dai 戴纖蘄设计的,她也一直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书法艺术家。我和她之间的合作让她以一种更偏向于日式书法的风格重新设计了我的英文名签名。
我一直很喜欢东方文化,精美的细节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一直以一种启发性的方式影响着我。
书法艺术家 Valarie Dai 设计的 RYAN LI 书法 LOGO
现在很多创作者都喜欢 “新中式”,感觉市场反馈也不错。不过我个人感觉其中有不少在理解和消化上还挺 “粗糙”、挺表面的……你怎么理解时尚设计中的东西方文化融合在时装上的表现?
我个人对于 “新中式” 这个词汇没有十分确切的理解。我相信 “东西方文化碰撞” 一定是一个很不错的内容。
如果创意出自于于一个积极的角度并且它的视觉表现执行地合理,那一定会是很出色的东西,比如说 John Galliano 执掌的 DIOR 2007 春夏高定系列。
DIOR Spring Couture 2007
by John Galliano
“我会穿这个吗?"
“我会穿这个吗?” 这是 Ryan Li 受到 Sacai 设计师 Chitose Abe 创作思维的影响而开始的 “自我确认” 。在当下,新生代设计师不再是品牌、设计背后 “看不见的人”,在新媒体的助力之下,设计师与设计之间的互动也有更多呈现可能和表达方式。
Demna Gvasalia 早期穿着 Vetements 的街拍造型成为粉丝们追逐的目标;Peter Do 、Matthew M. Williams 会融合自己的产品在 Instagram 上发布穿搭思路;Simon-Porte Jacquemus 让个人生活与品牌发布 “重合”,也让自己高度成为品牌氛围的代表……
我接触过一些设计师,很多个人风格和他们的设计完全不同。但 RYAN LI 的设计和你平时的风格还挺一致的。你自己觉得呢?
有趣的是其实2022年之前我从没穿过我自己的设计。我想是我逐渐地在我们设计衣服的时候开始问自己 “我会穿这个吗?”这个思维观念也是受到 Sacai 的设计师阿布千登势影响,她就是从为她自己设计衣服开始的。后来我发现自己也挺享受穿 RYAN LI 的衣服,但其实我到现在还没有穿到我个人最喜欢的几件 RYAN LI 。
Ryan Li 身穿自己的设计
你最重要/最离不开的一件时尚单品是什么?
Airpods?因为我最近一直泡在健身房,哈哈。
说说对你影响最深的一位设计师或者一个品牌吧?
John Galliano。他有先锋的视角,总有高超的技能和丰厚的知识底蕴把他的想法、创意放置于一个系列中;他的制衣方式非常诗意,叙事方式也颇有个性。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无人能与他相较,而且我也很开心他在事件之后有能找到 (Maison Margiela) 这样一个能够发挥他所长的时装屋继续,为我们继续呈现他的才华。
其他的,可能 Glenn Martens 也是近期对我的思维方式而言一个影响很大的设计师。
你觉得近几年哪个品牌发展状态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Y-Project, Marine Serre 和 Maison Margiela。
Maison Margiela Spring Couture 2017
by John Galliano
2023年,对于 RYAN LI 品牌工作方面有什么计划或者展望?
希望我们的品牌能出一分力, 让这个地球、这个世界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也希望我们能吸引到更多有天赋 有想法的人来到我们的全球大家庭。
最后,可以给我们展示一下今天的 Outfits 吗?
这是和我的 Partner-in-Crime、上海 Gehapp 中古店的主理人 Sofia。
我的 Outfit:
Sweater: RYAN LI
Cashmere Layered Sweater
Belt: Peter Do
Jeans: Y/ Project
Shoes: Maison Margie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