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睡眠”
睡眠碎片化指的是睡眠虽然充足,但被频繁的中断或浅睡所打断,导致身体无法进入深度休息和恢复的状态。你可能觉得每天睡上7到8小时,还是能坚持工作、日常生活,但如果你的睡眠被多次中断,那你享受的可能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睡眠,而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养。
这种情况尤为常见,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夜间上厕所、身体的不适、或者心理压力等因素,经常使得睡眠中断。事实上,这种睡眠碎片化的危害远超熬夜,它不仅让你早上醒来感到疲惫,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免疫力下降、记忆力衰退、情绪波动等。
“危害”
影响心血管健康
睡眠质量差,尤其是睡眠碎片化,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与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反复的中断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波动,心脏功能下降。免疫力低下
人体的免疫系统大部分在深度睡眠时得到恢复。如果睡眠总是被中断,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容易感到疲劳、身体不适,甚至容易感冒。对大脑的负面影响
在睡眠中,大脑会处理和存储记忆,进行必要的信息整合。碎片化的睡眠会影响大脑的这一功能,长期下来可能引发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问题。
“如何改善”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无论是平时还是假期,都要尽量保持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这样能帮助身体调整生物钟,减少睡眠中断的概率。睡前避免刺激性活动
睡前一小时尽量避免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避免摄入咖啡因和过多的液体。过度的精神刺激和频繁的上厕所都会加剧睡眠碎片化。改善睡眠环境
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的环境是有利于优质睡眠的基础。如果家里噪音大,可以试试耳塞,或者听些舒缓的音乐帮助入睡。适当的身体活动
白天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晚上的好睡眠。尤其是中老年人,适度的散步、轻度的伸展运动等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减压放松
如果是因为压力大而导致睡眠中断,不妨尝试冥想、深呼吸等方法放松身心。晚上泡个热水澡,喝一杯温牛奶,也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进入深度睡眠。
睡眠不仅仅是“躺下”就好,更重要的是其质量。对于很多中老年朋友来说,控制好睡眠碎片化,保持深度睡眠,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的各项功能,尤其是心脑健康。所以,别再让那些睡前的小习惯打破了你的好眠,给自己一个安稳的夜晚,为明天的健康积蓄能量。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您有什么健康困惑,欢迎留言评论,如果您喜欢,欢迎您转发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