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如何平衡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

文摘   2024-10-30 15:03   马来西亚  

教师能否在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教”与“研”的相长,促进个人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上周我的一篇公众号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掌握布卢姆教学法,截止今天阅读量突破了 7 万,很多老师转发和评论,通过评论我也看到一些问题:

  1. 层出不穷的教学法你方唱罢我登场;教学思潮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甚至三十年河西后又回到河东;可是课堂教学依旧满堂灌


  2. 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教学技术琳琅满目;课堂的多媒体设备和软件换了一代又一代,但实际应用往往陷于形式化,难以在课堂上真正发挥出实效


  3. 新思路、洋理论广受追捧,可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似乎淡出学界,未能形成扎根中国教学实践的深度革新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三个矛盾:

教学研究与课堂实际脱节:虽然教学法和思潮不断更新,教学方式看似花样翻新,但许多新方法并未在课堂上真正落地,反而依旧是以“满堂灌”为主,说明理念与实践脱节严重。这种现象使得教学改革停留在表面,难以触及教学核心,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和思考深度。

教育技术创新的落实拘于形式化:新技术被大量引入课堂,但多以展示、播放为主,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深层次的应用,导致技术的教学价值未被充分发挥。这种表面化的应用方式反映出教育者对技术的驾驭能力不足,或者缺少与教学目标深度融合的设计与支持,使得技术手段未能真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理论引进水土不服:许多教育者盲目追求国际教学理论与思路,忽视了中国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文化背景,导致理论创新与课堂实践脱节,难以扎根于本土教育场景。这种情况使得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大打折扣,未能真正带来有效的课堂转型和深度的教学变革

我在县域高中做过一线教师,又在海外读了博士;参加过教学大赛也开发过AI教学工具,关于这三个矛盾,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当前专门的教学研究,尤其是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学研究,每个学科在知网少说发表过数以万计的论文,其中大部分论文的署名并不是高校专家而是一线的中学教师。当然,连同专家在内,这些论文的质量良莠不齐,即使是同一个期刊(同一个期刊可以代表同样的收录标准),每一期内的论文也有极大的质量差异——有些老师做了上千名学生的实地调研、与当地教研室合作分析这些学生的成绩发展、引用大量参考文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最终得出了具有实证意义的结论;可是你翻到下一页的新一篇,就是只一个教案或者一道例题的讲解,它可能教学设计非常细致,例题讲解的角度非常全面,但它连一篇参考文献都没有,就同样与前一篇工作量极大的论文被同一本论文收录。

此种情况下,没有人想做实证调研,人们更想找一个光鲜亮丽的理论来包装自己的教案或者例题讲解。这可能成就了某种艺术,但一定不是科学——不是说教学不需要艺术,而是只有更科学的教学法才能被更多人学会和应用。而且这种艺术往往扎根于外国的教育理论而不是本土化——本土的理论说了几千年了,你怎么能用老生常谈来包装自己工作量很低的一个“教学研究”呢?

此外,大多数教学技术工具都不是一线教师开发的——虽然教学技术开发需要采纳教师的意见。而且技术的革新是越来越快的,教师哪有义务在上课之余还天天关注科技进展并思考这些技术如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呢

当然,时代趋势不可挡,从“双基”、“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我们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目标是在与时俱进,教师们自己也要找到一种平衡——平衡时代主题和自身经验,平衡主流教学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平衡教育技术前沿和自己更擅长的课堂互动方式方法,找到自己的路。而关于国际理论和传统思想之争,并不算真正的矛盾——只要是中国教师积极解决中国人学习问题的方法和实践,都是中国教育智慧的火花。这些一个个的时代火花,才是教育革新的真正力量。

教育学人AIED
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分享,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概念辨析,教育观念批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