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更多诺奖人才?

文摘   2024-10-08 22:30   马来西亚  

历届获奖者研究哪些科目?他们获奖时的年龄多大?他们住在哪里?

10 月 3 号《自然》杂志对每位科学奖得主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诺贝尔奖自1901年以来的获奖数据,揭示了获奖者的特征和趋势。数据显示,获奖者平均年龄为58岁,54岁是获奖概率最高的年龄。男性获奖者占多数,但女性获奖者近年来有所增加。获奖者多来自北美和欧洲,且往往在获奖前20年就已做出杰出贡献。此外,获奖者往往与已有诺贝尔奖得主或其实验室有关联,表明学术传承的重要性。某些学科如粒子物理和细胞生物学获奖次数较多。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immersive/d41586-024-02897-2/index.html

结果显示:

  • 获奖者年龄分布: 获奖者平均年龄58岁,54岁获奖概率最高,最年轻获奖者25岁,最年长获奖者97岁。


  • 性别与获奖: 男性获奖者居多,但女性获奖者近年来有所增加,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女性获奖概率最高。


  • 获奖时间: 获奖者通常在做出杰出贡献后约20年获奖,近年来这一时间有所延长。


  • 获奖者地域分布: 北美和欧洲获奖者最多,低收入国家获奖者较少。


  • 学术传承: 获奖者往往与已有诺贝尔奖得主或其实验室有关联,学术传承对获奖有重要影响。


  • 学科分布: 粒子物理、细胞生物学等学科获奖次数较多,光学、磁学、碳科学获奖次数相对较少(这里有幸存者偏差,未获奖学科不纳入统计)。


通过这个分析,我们也能看出来,获得诺奖的相关因素很多,其中获奖者地域分布让我感觉很有趣...为什么北美和欧洲获奖者最多呢?

先来看看获得诺奖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诺贝尔奖得主数量多的相关因素可以归结为多个方面,包括国家的科研活动、经济状况、教育体系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了一个国家在诺贝尔奖上的表现。先综合两项专门研究,看看他们的看法:

1. Nussbaum, M. (2021). Multipl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as a tool for examining Nobel Prize data. PMC8974957. 2. Gros, C. (2018). Scientific activity is a better predictor of Nobel award chances than economic variables. PMC3968020.


科研活动的影响

首先,科研活动是影响诺贝尔奖得主数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诺贝尔奖数量主要可以通过其科学成就来预测,包括发表的论文数量和科研经费的投入。具体来说,研究发现科研活动(如高水平的出版物和研究支出)与诺贝尔奖的获得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经济因素

其次,经济状况也对诺贝尔奖得主数量产生影响。虽然一些研究指出饮食习惯和经济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与诺贝尔奖获得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这些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强调,国家在科学领域的投资和活动水平是更为关键的预测指标

教育体系与社会文化

教育体系和社会文化环境同样不可忽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对培养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至关重要。例如,发达国家通常在教育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从而促进了更高比例的人才参与科学研究

此外,社会文化对女性参与科研的支持程度也显著影响了女性诺贝尔奖得主的数量。近年来,随着女性在科学领域参与度的增加,女性诺贝尔奖得主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诺贝尔奖得主数量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科研活动、经济状况、教育体系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塑造了一个国家在全球科学界中的地位,从而影响其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

这几项无一不是在聊 dollar,不愧是来自“获奖者较多的地域"。

他们根本不会提到时机的重要性。nature 的最新研究已经表明,“获奖者往往与已有诺贝尔奖得主或其实验室有关联,学术传承对获奖有重要影响”。那如果四十年前还没有这些学科的实验室,二十年前就没有获得学术传承,考虑到“获得诺奖的等待年限,也比较长,而且有继续延长的趋势...现在这个学科没有得奖,是不是也合理。

但这些来自获奖者较多区域的好方法我们也要借鉴。

首先,教育体系的改革至关重要。斯坦福大学的卡尔·维曼(Carl Wieman)通过其研究表明,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教授科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他强调,教授应基于研究结果而非传统讲授模式来设计课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理解能力。维曼建议,通过实践和反馈来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这种方法能有效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其次,科研环境的优化也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诺贝尔奖得主往往来自于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尤其是那些有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导师的实验室。在这样的环境中,年轻科学家不仅能获得丰富的资源,还能受到优秀导师的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根据数据,许多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在有影响力的学术网络中成长起来的,这表明“人才辈出”的实验室环境对培养未来获奖者至关重要

最后,对年轻科学家的支持尤为重要。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许多诺贝尔奖得主积极参与本科生的教学和指导,这种直接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励学生追求卓越。通过提供研究机会、奖学金和实习项目,可以帮助年轻科学家积累经验、拓展视野,从而提升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要培养更多诺贝尔奖得主,需要从教育改革、科研环境优化、跨学科合作以及对年轻科学家的支持等多个方面入手。这些措施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为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2020). Stanford professor awarded $4 million prize for education research.

  2. Nature. (2024). How to win a Nobel prize: what kind of scientist scoops medals?

  3. UC Berkeley Letters & Science. (2024). Award-winning Mentors and their Students.

  4. NCBI. (2015). Ten Simple Rules to Win a Nobel Prize.

  5. NCBI. (2018). Scientific Activity Is a Better Predictor of Nobel Award Chances than Dietary Habits and Economic Factors


教育学人AIED
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分享,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概念辨析,教育观念批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