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应对阶段性的考试之外,怎么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持续一生的学习动机?
10月16日到18日,2024年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在上海举办。这也是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开办4年以来,第一次把可持续教育纳入大会议题。
什么是 ESG?什么是可持续教育?
ESG最早出自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的文件,这份文件的名字叫Who Cares Wins,《谁在乎输赢》,文件里第一次提出了ESG。其中,E就是环境Environmental,S就是社会Social,G就是公司治理Governance。简单说,ESG就是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ESG关注的,就是一个企业能不能在一个社会系统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ESG可不仅仅是一个期望,而是已经落实到就业和商业层面了。在ESG视角下,企业的发展要为社会创造新资源,而不是只通过摄取社会资源实现自己的发展。比如,现在很多投资机构会看一个企业的ESG评分,评分更高,企业的估值也就越高。再比如,很多国际大公司,像苹果,在选择供应商时,都会从ESG的角度做考量,要求供应商达到一定的ESG评分。
在ESG的S这一项,也就是社会责任里,就包括人才培育。因为人才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这回大会的官方表述,因材施教、降低学习成本、普惠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终身学习,都成为社会责任延伸价值的重要讨论领域。
ESG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本身也在面对可持续的问题。ESG的本质是可持续,教育领域一直也在研究一个课题,教育本身的可持续。也就是,怎么设计出能让学生持续受益一生的教育?
当前的教育变革趋势
现在的高考和中考,正在发生变化,既看重学生的知识技能,也看重学生的能力素养。我们从新教材中就能看到这种趋势:
2022年版教材中“方程”内容的问题情境在数学水平、任务水平和真实水平上较2005年版有所提升,尤其是数学水平提升较为明显。这表明新教材更加重视运算思路和运算能力的培养。
新版教材在问题表述中增加了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减少了“如果”“假设”等词汇的使用,使问题更具真实感。例如,将甲乙更换成真实人名,将某地冬季一天的温差改为某地某具体时日的温差。
新版教材中,很多应用题不再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是提供几个可供探讨的答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种变化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展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
这些具体的变化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即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和现实情境理解能力。
在当前的教育变革中,不仅中小学教材在发生变化,大学的教育模式和学科设置也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型。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出现,正是这一变革的显著标志: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模式创新:新型研究型大学,如深圳理工大学,它们在教育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这些大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例如,深圳理工大学强调“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通过学科交叉建设专业,以及学院、研究院、书院“三院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科设置的新趋势:新型研究型大学在学科设置上也展现出新的特点。它们强调学科交叉融合,以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这种学科设置不仅打破了传统学术壁垒,而且更加注重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培养目标与现实紧密联系: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与现实社会的需求紧密相连。它们旨在培养面向新兴产业的新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拥有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培养目标的设定,使得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满足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正在逐渐增强。以2024 年才开始招生的深圳理工大学为例,其首次面向广东招生,分数线就追平了广东第一的中山大学,甚至超过了华南理工大学14分,显示出其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种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新颖的教育模式和学科设置,更源于其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对未来产业的推动作用:新型研究型大学在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通过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这些产业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目标,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教育模式和学科设置的创新,也体现了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趋势。这些大学通过其独特的教育模式和学科设置,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从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管是教材变化,还是大学设置上的变化,都反映了同一个趋势:现实世界需要能够解决真实挑战的人。
如何平衡升学率和素养提升?
分数也许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但它未必是持续一生的主题。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着现实意义:当前虽然人口增长放缓,但高等教育规模和高等学校数量仍在增加,这可能导致未来教学资源出现倒挂现象。同时,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化和生源减少将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因此,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政策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763.19万人,比上年增加108.11万人,增长2.32%。这表明高等教育规模仍在持续增长,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达到了60.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高等学校数量增加:高等学校的数量也在增加,2023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比上年增加61所。这表明大学的数量并没有因为人口增长放缓而减少,反而在增加。
人口增长放缓对教育的影响:人口增长放缓对教育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从出生到入学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因此出生人口变化不会立即体现为学龄人口变化。这意味着,即使当前人口增长放缓,教育资源的需求可能在短期内仍然保持增长。
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化:学龄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性,城镇挤乡村空,部分地方城镇学位供给压力大与乡村学位富余现象并存。这种分化可能导致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的供需不平衡,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的倒挂现象。
生源减少对教育的影响:随着生育率下降,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总规模在2021~2023年呈增加趋势后将持续减少至1.62亿。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出现大学学位比学生多的情况,尤其是在那些生源减少较为明显的地区。
如果到了一个“大学比高中多,学位比学生多”的历史时期,只看重升学率的中学会面临巨大挑战。
小结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这包括构建立体的学习空间、跨界的学习课程和超越时空的学习共同体;通过跨学科的综合领域教育,如人工智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智能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育应更加注重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强调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这意味着教育不应仅限于学校,而应扩展到社区、工作场所和个人生活中,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需求。
因此一种可持续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还能够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这种教育将帮助学生建立起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挑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