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话红楼:晴雯娇纵不惜财
文摘
2024-10-26 16:49
中国
晴雯娇纵不惜财
晴雯本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应该养成节俭的习惯,但她在贾府之中,习惯了奢华糜费,而且由于宝玉的娇纵,让她对财物更是没有一点爱惜之心。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写了一段晴雯撕扇子的故事。“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当时宝玉心内糟糕之极,一腔无名之火正无处宣泄,晴雯恰于此时将扇跌折。若在平时,以宝玉宽仁之心必不计较,这时晴雯就成了倒霉的出气筒了。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其实即使宝玉拿晴雯当出气筒,话语也并不是很重,相反倒有一定的道理,当家才知柴米贵,自然就会养成节俭的习惯,当然也就会爱惜物事了。可是,晴雯作为一个丫头,不仅不认错,还使出了小性子顶撞主子:“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不怪宝玉说她:“你的性子越发惯娇了。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过说了那两句,你就说上那些话。说我也罢了,袭人好意来劝,你又括上她,你自己想想,该不该?”一番苦口婆心批评之后,宝玉又说出了一通要爱惜物件的道理:“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没想到娇纵习惯的晴雯马上打蛇上杆:“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也是没立场的人,为了哄晴雯开心,心里明知晴雯娇纵惯了,这是还要继续娇纵于她,夺过麝月的扇子,递与晴雯,在宝玉的嘻笑和纵容下,晴雯毫无顾忌,也撕了几半子。其实晴雯最初还是很朴素的。从病补雀金裘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她的初心。十月十九日深夜,晴雯扮鬼吓唬麝月,反害自己受了风寒。次日病倒。因贾府忌讳,宝玉不敢声张,偷偷请了胡太医看病。后宝玉嫌他用药太重,便另请了王太医。次日,宝玉还用西洋鼻烟给晴雯通鼻塞,又向凤姐要了半节西洋贴头疼用的膏药“依弗哪”。可见宝玉对晴雯的关心。晴雯也投桃报李。宝玉赴舅舅寿宴上穿的俄罗斯雀金裘不防后襟子上烧了指顶大的小眼,因天晚找不到懂行的裁缝,晴雯顾不上病,叫人找来孔雀金线,亲自动手一针一线织补,直至天快亮时才补好了。从这可以看出,晴雯内心深处还是有勤俭的本分的。也就是说,晴雯的改变,有一个过程。连贾母都这样评价: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言谈针线,(这些丫头们)都不及他,将来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谁知变了。那么,晴雯是怎样改变的呢?无非是到了贾府,特别是伺候宝玉的时候,所有的物质条件都变好了,她所看到的贾府上下,人人都在讲究奢华,一如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所说“……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晴雯自然而然也就开始同化了,更何况还有一个娇纵她的主子宝玉推波助澜呢!晴雯自幼失去了父母,没有亲人严加管束,缺少父母言传身教,缺少一种良好的家风氛围。她先是被卖到赖嬷嬷家中当丫鬟,因得贾母喜爱,赖嬷嬷将她送给贾母,贾母又将她赐给宝玉。虽未娇生却得惯养,养成得理不饶人的尖刻性格。宝玉的粗使丫鬟红玉和晴雯这样的贴身大丫鬟比起来,是隔了一个档次的。晴雯便将红玉不当人看。红玉有次按凤姐的吩咐去给凤姐拿了个荷包,晴雯一见了红玉,便说道:“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拢,就在外头逛。”等红玉解释说是给凤姐去拿荷包后,晴雯又冷笑道:“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她兴的这样!这一遭半遭儿的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可见其说话之尖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晴雯处于一种为了名份明争暗斗的大环境之中,她融入其中,深受其影响,已经同化。小红只是给宝玉倒了一次茶,伺候了宝玉,就被同为宝玉贴身大丫鬟的秋纹和碧痕好一顿热嘲冷讽。秋纹骂道:“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催水去,你说有事故,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也不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碧痕道:“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她去便是了。”秋纹道:“这么说,不如我们都散了,单让她在这屋里呢。”如此说话不留情面,其实都是伺候宝玉的,只不过一个是屋子里的贴身大丫鬟,一个是屋子外的粗使小丫鬟,就分得如此清楚明白,地位等级分明,在这样的环境中,也难怪晴雯会养成如此娇纵的禀性。自然养成了这样的禀性,再要改回去便难了,勿庸说是撕个扇子,就是更加贵重——诸如玻璃缸、玛瑙碗之类,在她眼中也不值什么,浪费起来,她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因为她已经养成了奢侈的习惯,不知道节俭与惜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