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性灵社2018、9、1 性灵兰台
用文学助力航天梦
——读伏萍《叶子·脊梁·微笑》有感
□蔡汉顺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处境,活出诗意的精彩,而伏萍编著的这部《叶子·脊梁·微笑》的文集,可以说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出来的一部佳作,我觉得用文学助力航天梦应该是她这部文集的灵魂,同时,也是能打动我,让我为之感动的原因!
伏萍,我们因共同的爱好相识,也因为相识而逐渐成为文朋好友。她是中国航天科技四院的“航二代”,航天四院高级政工师,也是现在中国航天科技四院文学协会会长,一家两代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她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退而不休,继续秉承初心使命,忘我为文,笔耕不辍。从她最近编著并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这部《叶子·脊梁·微笑》的文集就可证明这一点。凭我的印象,伏萍的文笔,如她的人一样温润如玉,细腻翔实,让人有回味无穷之感。而现在的这本新集,读者及评论家们好像又为作品加了点料,将文学延伸到人文性领域,让她的文字提升了一个档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我说的人文性,就当今学术界的解释,指的就是“大我”和“小我”,也就是家国和个体生命的提升。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实现了“大我”“小我”的价值自不必说。
当我们弄明白了什么是人文性之后,结合大家的点评,伏萍的作品确实有很多“大我”的家国情怀。如:杨南生是中国火箭事业的开拓者,火箭专家、弹塑性力学专家。主要从事火箭的研究与设计工作。晚年从事弹塑性断裂力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擅长于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解决火箭研制中的技术难题。
杨南生是留英归国专家,怀着满腔热情回归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先后当选为第五、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1984年荣立航天工业部一等功;1985年被国际宇航科学院选聘为院士,成为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他曾出任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一、第二、第三届理事,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陕西省航空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陕西省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四院副院长、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等职。读过《杨南生传》,我感觉伏萍在采写这部书的过程中,是带着家国情怀,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完成这部书的写作的。伏萍在单位是一位优秀的中层领导,多年受党教育,热爱党、热爱社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崇尚英雄、学习楷模在她心中扎下根。因为年轻,伏萍没有见过杨南生,更没有和杨南生一起工作过的经历,但是她崇敬杨南生,听过许多杨南生的故事。采访中,那些老航天人的诉说,让她一遍又一遍地加深着杨南生的印象。在伏萍心中,杨南生用毕生的精力和高尚的灵魂服务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是一个缔造了新中国无数个第一的传奇人物,一个用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铸就灵魂的精神楷模。正是杨南生的精神感动着她,感动着她的心和手中的笔,所以,组织交给她这项艰巨任务时,虽然迟疑,但没有退缩。要干就要干好,竭尽全力!因为她知道今后的创作道路将是何等的艰辛。
上述的这段文字,是周养俊先生在读《杨南生传》后为伏萍写的读后感,伏萍把它编著在这本《叶子·脊梁·微笑》文集里,我对周养俊先生的精准点评深有同感,也感触良多。说实话,我这个身在千里之外的外地人,虽来西安几次,但如果没有伏萍的文字介绍,我根本不知道杨南生是个什么样的人?正是由于有伏萍的文字介绍,我知道了中国航天是国之重器,民族的骄傲,国力强盛的象征。我知道了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他们以“国家至上”“一切行动听指挥”,无私奉献,忘我牺牲,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光辉形象。我知道了杨南生是中国航天的领军人物,他为中国航天固体事业,竖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而伏萍也是一个航天人,她用手中的笔,筚路蓝缕去书写中国航天的成就,去发扬光大中国航天精神,同样可圈可点。同时,她匠心独运,通过大家的点评,把“大我”的家国情怀文字巧妙地融合在她的这部文集,让作者对于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的该集主旨跃然纸上,使读者一目了然。我认为这就是伏萍为文风格的新突破带来的效应,也是该集提升了一个档次的活水源头,难怪陕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星先生题字称赞她“为国之重器、民族脊梁而歌”!实不为过。
有人说:人文性,重在于人性之美,是永恒的旋律;但人性之恶,也是不可避免的迷雾。伏萍的作品中,无论是纪实文学《杨南生传》,散文集《生命的叶子》以及评论集《叶子·脊梁·微笑》等,都常常涉及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她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描写,以及对人性中善恶、美丑、悲喜等元素的挖掘,展现出了她对人性的深入探索和思考。她的作品,既有对人性美好的赞美和歌颂,也有对人性丑恶的揭露和批判,这种对人性的深入探索,使得她的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更加广阔的艺术视野。因而,她的为人和为文也得到了全国各地许多名家的赞赏和肯定,从她编著的这本《叶子·脊梁·微笑》集子,我读到了老朋友韩怀仁先生对她的评价文字:“伏萍给我最深刻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气!这大气是从她那热情而谦逊的笑容中流露出来的,是从她不卑不亢、礼貌得体的谈吐中体现出来的,是从她周密的思考、委婉地询问、恰当的安排、果断的决定等工作风格中展示出来的。无论身材相貌、言谈举止,她都很女人,娴静、优雅、温柔、亲切、平和,一样都不缺少,但只要一接触交谈,你却立即会感觉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大学问见识、胸怀志向、精神情趣,全都能让人想起博大、远大、高大这些词汇来。这大,不仅表现在她含蓄蕴藉而又富有尊严的气质上,也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许多细节上。
因为两个大单位是一墙之隔的近邻,所以,自从在讲座上我和航天四院的文学朋友认识之后,伏萍和周围的文朋诗友们便隔三岔五地请我在一块聚一聚,谈谈文学,说说艺术,那种巾帼的爽快与大方,不亚须眉。聚会时,每逢有年长的朋友坐车不方便,她便说:您稍等,我开车去接您!散会时,她又会主动提出:不用等公交了,我开着车呢?不就踩几脚油门的事吗?
正由于为人处事大气,所以她的人缘儿极好。身为高级政工师,她先后担任过团委书记、组织、宣传部部长、工会副主席、航天四院女工委主任等领导职务,在职时的忙碌情状自不必赘述。退居二线后,她仍如一线般活跃,不仅组织文学协会开展多种活动,而且参与了编撰《航天四院简史》、回忆录《丰碑如山》、职工文学作品集《肩膀上的日子》及国际宇航院院士《杨南生传》等多副重担。热心与忙碌,使她周围总有一大帮朋友,营造了一个更大的气场,从而使这位文学协会会长也愈发显得大气”。
读着韩怀仁先生的文字,结合我对伏萍的了解,认为韩教授对她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同时,从人性之美的角度来审视,也不难看出伏萍为人为文之美!
《阳光下的微笑》记录了母亲在山里养鸡以改善全家人生活的趣事,读来也十分有味。一是当时的国家政治背景,二是当时单位的管理制度,母亲养的七只鸡将面临被“处理”的窘境。在这“生死关头”,七只鸡突然莫名其妙地全部“失踪”了。可是当单位的“政策”有所松动,氛围有所缓和的时候,七只鸡又全部“奇迹”般地回来了。原来母亲在那“危急”关头,把鸡放到单位附近的农村“寄养”起来了。当一家人知道真相还在惊讶的时候,母亲笑了,那喜悦之情就像雨后的阳光般灿烂。
“望着母亲那乐观而不知疲倦的身影,我摇着头,也甜甜地笑了。母亲乐观向上永远不知疲倦、永远不会停歇的步伐感染了我。之后,不论工作再劳累,家务再繁杂,我都会积极应对,乐观处之。”
《我们不哭》写母亲平静地直面死亡,《生命的叶子》写张姐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感悟,表现的都是人性中最可贵的一种坚强品质。当儿女们对母亲身患绝症这一不幸的消息还在遮掩隐瞒的时候,母亲其实早已做好和死神会面的精神准备了。一切交代完后,“妈妈叫我们去家里把老衣给她拿来。我再次惊愕,原来妈妈瞒着我们准备好了老衣!原来我们瞒着妈妈,妈妈也一样隐瞒着我们!原以为妈妈会很脆弱,没想到妈妈会是那样坚强!”
上述的两个故事,从故事的情节角度来说,不管是7只鸡还是妈妈直光地面对死亡,都足见这位母亲的坚强和伟大。而从文学的创作角度来说,也让我领略到“作家如何通过日常生活进入深度写作”又一新的命题。因为就实际而言,并不是每一位作家都能经历惊涛骇浪的传奇生活,但真正的作家却善于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和触角捕捉生活的细节、感知生活的气息,继而把它们转化成文学创作的素材,在平淡生活的根基上建筑起自己的文学大厦。
伏萍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大家在这本文集中对她作品的评述,称赞多数作品所表现的也许只是平凡的人生和循规蹈矩的生活,但其间的人间烟火味,其间的爱与温暖,其间的生活本质,却令人折服。
我读过伏萍的散文集《生命的叶子》,便于该书书名得到启示,我倒觉得她就是文坛的叶子,虽然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她的为人为文如叶子一样,绿意盎然,仿佛是自然界的翡翠,为大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她用文学助力航天梦,是灞河边大写的人。
性灵兰台
蔡汉顺:国家中级职称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揭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终南性灵社 zhong nan xing ling she
主持:陈嘉瑞
投稿:加13038597369微信
平台劳累,欢迎打赏,但那可是真金白银。这个时候,三个动作类同于打赏:1、在下面点赞,抵1元;点击“在看”小星,抵2元;转发朋友圈,抵10元!如果一定打赏,就打赏1元吧,因为那可是100分的人气支持!性灵社这厢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