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宜万|我的老家郭头峪
乐活
文化
2024-10-24 10:43
湖南
作者简介:李宽绪,男,常德澧县人,长期在广东务工,技术工程人员。老家郭头峪在澧县乡下,寂寂无名,属于常德市澧县盐井镇福新村一组,当然这是现在的行政区,2015年澧县乡镇合并前属于澧县宜万乡万福村1队,郭头峪有个微小集市,很早之前还有供销社代销点。我更愿意使用“郭”这字来记录老家郭头峪名称,是因为“郭”的本义是“城墙”,特指外城的城墙。《管子·度地》中提到“内之为城,城外为之郭。”引申泛指城市,如李白《送友人》中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也期待老家郭头峪在未来有朝一日能成为名城大市。听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讲郭头峪之前还是乡公所的所在位置,是个三叉路汇聚点,向上去往蔡家坡水库,向前去往亘山,亘山之前有水泥厂,还有一条马路是连接雷公塔,所以郭头峪也是车辆来往频繁。老家就在郭头峪李家嘴,还细分上李家嘴和下李家嘴。我家就在下李家嘴,当时土砖房二间,居住到高中毕业,成家后就没有在老家居住过,老房子空置不久就倒掉了,以至于现在带二个儿子回去祭祖的时候,只能指老房子倒塌后的一块空地对孩子们说这就是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老家和很多文学作品描述的一样,前面也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大约2、3米宽。老房子与小河流之间是水稻田,现在还有3、4亩稻田在我老母亲名下,这几亩祖田就是抚养我长大的稻谷生长地。现在单独依靠几亩水稻田是无法支持一个家庭的生活开支了,多数年轻人都搬出去讨生活了,村里面的农田大部分都空置,有的甚至长满杂草。现在的乡下真的需要有志向、有情怀的年轻人来耕耘,因为粮食安全也是国家的根基。郭头峪周边居住人员大部分家庭户主姓李,且李姓同宗同源,据考证出来,郭头峪当地李姓祖先来自江西。祖宗迁移来主要有战争和自然灾害二方面原因。两湖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厮杀拉锯的主战场,社会动荡、人口锐减。朱元璋统一长江流域之后于洪武年间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至今还流传着“洪武开坎”的传说。据1993年版《津市志》《澧县志》记载,元末明初,江西人为避乱大量迁入澧州、津市等地。在湖南湖北两省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叫作“江西填湖广”。两湖一些地方把上厕所称为“解手”,也是我老家至今的称谓。传说因为祖先被捆绑押运来的,途中要方便时,须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的绳索,于是“解手”便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沿袭至今。其次是自然灾害,例如《澧州志》记载1631年八月十五澧县发生强烈地震,1826年六月二十五澧县地震,还有八百里洞庭湖常年水灾等,而我的老家郭头峪,是典型丘陵地貌且偏僻,战争、地震、水灾在历史上影响少,也成了少数安全位置。在农业主导的社会,灾害后人口迁移来相对安全、人口少的郭头峪周边也实属正常,不能按照这么偏僻地方还有人迁移来的现在思维去想象。郭头峪李姓都是汉族,但是很多习俗与土家族相似,例如冬天有围炉烤火喝茶、吃点心的习惯,土家族火坑(有的地方叫火塘)屋是土家人接待客人的场所,同样我们老家也是。婚嫁习俗相同,结婚仪式一般有求婚、送日子、过礼、哭嫁、戴花酒、接亲、拜堂、闹新房、敬茶、回门等程序。还有“十大碗”传统的饮食风俗。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一般履行开路、荐亡、散花、辞解、解灯、绕棺、辞灵、扫堂等斋醮科仪、同时伴有道教音乐,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叩头、作揖)。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习俗年轻人只是听说没有见到过,现在的婚丧嫁娶都是新仪式了。原先旧习俗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排除这些习俗可能是迁移人口文化与土家族的文化长期交融共同结晶而成。据考证郭头峪李姓这一支辈行排序为“……世、德、永、远、宽、仁、忠、良、学、本、东、鲁、继、绪、南、昌、克、纯、祖、武、邦、家、有、光……”字辈是指名字中用于家族辈分的字,俗称派行,也被称之为字派。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或者几个家族,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老家郭头峪经历了太多风雨,也见证了来来往往的人和事情,依然慈祥平和屹立在三叉路口,在我的心目中已经演化成了像一个祠堂符号,成为多数在外游子的牵挂。2024.10.23
编辑: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