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健康 | 进补用阿胶,怎么吃才能发挥最大的药用价值?

健康   2025-01-10 20:45   广东  


现在身边有不少朋友都在吃阿胶,大家都喜欢它的滋补养生作用。今天,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跟大家聊聊阿胶到底有哪些功效,怎样食用才能发挥它的功效。阿胶虽好,但不适合所有人,大家要根据自己体质食用。

01
阿胶滋阴补血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据史料考证阿胶的应用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被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历代本草著作皆将其列为上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陶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          



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之功效。被历代医家尊称为补血“圣药”。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痨咳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胎漏。现代药理研究阿胶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其中丰富的铁元素可以补血。

大补阴血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均可配用阿胶,以滋阴补血。阿胶可用于因血虚、血热引起的月经不调;阿胶可补阴血,益冲任,故可养胎、安胎,调治妊娠病。对常见胎元不固,胎动不安,甚至流产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养血止血


用于虚性失血,如上消化道溃疡吐血、肺结核咯血、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崩漏等,阿胶的止血作用是借其滋补黏腻之性善于凝固血络,止血与补血同行达生血止血之功。

滋阴润燥


用于心阴虚心火亢盛,症见心烦意乱,失眠多梦,口干口渴,舌红苔燥等,可与黄连、黄芩、白芍、鸡子黄、生地等同用,如黄连阿胶汤;用于肺虚有热之燥咳,可与杏仁、牛蒡子等同用,如补肺阿胶汤;用于阴血亏虚不能养筋所致的痉厥抽搐,可与龟板、牡蛎、白芍、麦冬、鸡子黄等同用,如大定风珠。

美容养颜


阿胶通过补血而滋润皮肤,长期服用可滋养皮肤、抗衰老,是美容养颜之佳品。

强筋健骨


阿胶有补血的作用,而血则能养筋,润滑关节,补充骨髓、脑髓等,因此还有强筋健骨的作用。

02
阿胶服用亦有道

阿胶是“补血圣药”,是补益上品。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正确的服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那阿胶怎么吃比较好呢?


推荐的方式是“烊化”。“烊化”就是用热溶液溶化。可以是白开水,也可以是趁热滤去的药液,还可以用黄酒。烊化阿胶时,首先水要热,还需要先把阿胶打碎或打粉,以增加接触热水的面积,在倒入热水后还需要不停搅拌以加速溶解。  


还可以用“隔水炖”的烊化方式,即把阿胶放在一个小碗或杯子里,加适量白开水或经过滤的药液放在锅里隔水炖,让碗里的水保持在沸点左右,并不停搅拌。  


烊化阿胶时,特别是用药液烊化时,不能简单理解为把阿胶放进中药里就行,这样会浪费阿胶。应该将处方中需煎煮的中药煲好后,倒出药液,过滤获取澄清药液,再用于烊化阿胶;如需加热时,宜“隔水炖”;烊化阿胶前,宜将阿胶打碎或制粉。  


新熬制的阿胶不宜食用,以免“上火”。阿胶比较滋腻,多服容易引起腹泻,服用阿胶时最好配以调理脾胃的药,这样能促进阿胶的消化吸收,效果倍增。 

03
推荐药膳——阿胶枣

做法:

1.取大约5克的优质阿胶(山东阿胶最佳)碾碎,放入大瓷碗中加3勺水,再加入少量红葡萄酒或者桂花陈酒,放到蒸锅中蒸3~4分钟。


2.待阿胶全部化开后,加入少量红糖搅拌,直至红糖全部溶化,再滴入几滴酒,就可以了。


3.接着把250克红枣(金丝小枣更佳)洗净,用微波炉高火加热2分钟后,把红枣上下翻动,再放入微波炉中加热1分钟。


4.然后把红枣和刚刚熬好的阿胶浆混合搅拌,使红枣的表面裹上薄薄的一层阿胶浆,待凉后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中,阿胶枣大功告成,可随吃随取。



阿胶和红枣都有养血补血的功效,两者“强强联手”,补血效果更为突出。

04
温馨提示

阿胶的功效对很多人都有补益作用,但也要注意,阿胶虽好,不适合所有人。


阿胶性滋腻,在患有感冒、咳嗽、腹泻等病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阿胶,待病愈或经停后再继续服用。


另外,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身体湿热、患感冒者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不宜服用阿胶;瘀血未排清,例如月经期和女性产后恶露未净的人,均不适合服用阿胶,因为阿胶的止血作用会妨碍瘀血的顺利排出,导致瘀血排不干净。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

黄穗平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学科(消化系统疾病方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岭南梁氏流派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余绍源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团队负责人,专攻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早癌。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80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和著作奖。主编著作7本,副主编著作8本,发表医学论文180多篇。获得“首届岭南名医”“首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称号。

广东省中医院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特需门诊)

周五上午 (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特需门诊 )

供稿:黄穗平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广东省中医院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执行编辑:王军飞
审核校对:张靓雯

责任编辑:陈佳佳

广东省中医院
致力于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健康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