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章伯是一名慢阻肺患者,平时症状控制相对稳定,就是反反复复咳痰。近期广东天气变化无常,章伯发现自己咯痰增多,还出现了口干口苦的症状。为了进一步调理和缓解不适,章伯再次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林琳教授的门诊寻求帮助。
林琳教授耐心询问,刻下症见:咳嗽,咯大量白色痰,活动后气喘,呼吸不顺畅,经常感到胸闷,感觉心里被掏空,心慌心悸,怕风怕冷,口干口苦,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微黄腻,脉滑。
林教授判断,章伯目前病情还算稳定,可以继续在门诊进行调理。在中医的角度,该病属于“肺胀”的范畴,四诊合参,属“痰热壅肺证”。林教授认为,患者此时所急所苦为痰多、口干口苦,结合舌脉来看是一派痰热之象,但仔细询问患者又兼有气喘、呼吸不畅、胸闷心慌等症状,乃是肺肾两虚、心气不足之象。“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此时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早期以祛邪为主,清热化痰,后续兼顾扶助正气,补益宗元,温肾健脾以温化痰饮。
因此,林教授建议章伯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理,一方面继续规范使用吸入平喘类西药,另一方面林教授给张伯开4天具有清热化痰功效的中药和3天具有祛风散寒、温中固肾、补益宗元功效的中药,嘱续贯服药,一周后复诊。
服药一周后,章伯高兴地告诉林教授,自己痰已经少了很多,心里被掏空的感觉也好了很多,呼吸比之前顺畅了许多。林教授仔细问诊后,对中药方剂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并叮嘱章伯要继续坚持调理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称为“肺胀”或“喘病”,其病性以正虚邪实为主,虚实夹杂,病位在肺,涉及脾、肾等脏腑。林琳教授认为,慢阻肺的核心病机为宗元不足、肺脾肾虚,主要的病理因素包括痰饮和淤血。对于慢阻肺患者的中医治疗和日常调理,应当围绕平喘、化痰、预防发作三个方面。
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往往表现为气喘、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后加剧。这主要是由于气道阻塞和肺泡弹性降低导致的,气道炎症和狭窄使气流受阻,肺气肿使肺泡失去弹性,导致气体滞留和呼吸困难,从而引发喘息。目前西医主要通过使用吸入类药物,如乌美溴铵维兰特罗,能帮助扩张气道,缓解气喘症状。
在中医的角度,林教授认为,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患者,需要视情况配合祛风、散寒、清热、化痰之品,帮助肺部恢复宣肃功能;对于慢阻肺稳定期的患者,气喘多由宗元不足、肺肾气虚、肺失宣肃引起,通过补肺益肾、补益宗元可以帮助平喘,常用中药如人参、黄芪等,能够帮助提升体力和气道的自我修复能力。
慢阻肺患者的另一个显著症状是痰多。像张伯这样反反复复咳痰多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痰湿内阻不仅增加了呼吸的负担,还容易导致气喘、咳嗽等症状加重。中医通过化痰祛湿的方式帮助清理体内痰湿,使呼吸道通畅。常用陈皮、半夏、杏仁等中药化痰祛湿。
慢阻肺患者往往存在肺肾气虚、宗元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冬季寒冷时,慢阻肺人群易感受外邪,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因此,除了治疗现有症状之外,预防发作也至关重要。
西医预防的重点在于维持气道的稳定,通过定期使用吸入药物和疫苗接种双管齐下,帮助慢阻肺患者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吸入药物如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扩张气道,缓解气喘症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则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维持肺功能的长期稳定。同时,疫苗接种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能够降低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风险,从源头减少急性发作的可能性。
中医则注重通过补益宗气、温补元气来提高免疫力,增强患者整体的体质。常用中药如党参、白术和黄芪等,能够健脾益肺补肾,同时可以搭配陈皮、杏仁、浙贝等化痰祛湿之品,不仅帮助患者增强体力,还能提升身体对外邪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复发风险。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重防护措施,如适当增添衣物以保暖防寒,避免接触诱发因素,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以增强肺功能,这些措施都有助于进一步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
针对慢阻肺反复咳痰的人群,推荐以下两款膳食:
材料:五指毛桃15克,白果10克,杏仁10克,瘦肉200克,盐适量。
做法:将五指毛桃、白果和杏仁清洗干净,瘦肉切块并焯水去血沫;将所有材料放入汤煲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1小时;炖好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功效:化痰止咳,益肺健脾
适合人群:适宜于咳嗽、痰多、气喘、肺气不足的慢阻肺人群食用。
材料:川贝30粒,陈皮5—10克,瘦肉200克。
做法:瘦肉洗净,切厚片;陈皮浸软;川贝洗净。将所有用料放入炖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文火再炖1小时。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适合人群:适宜于咯黄痰、气喘、口干口苦的慢阻肺人群食用。
医学指导:林琳,主任医师,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学术带头人,国医大师周仲瑛、洪广祥、晁恩祥教授学术继承人。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学术继承人。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热病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委,世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科学研究,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哮喘、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慢阻肺、肺癌、肺部结节、各种原因的急慢性咳嗽、间质性肺炎、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自我管理和肺康复治疗技术,以及️擅长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擅长体质平衡健康调理。
牵头制定《慢阻肺中医肺康复指南》和《中成药治疗成人流行性感冒临床应用指南》。参与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南(2011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等多项行业指南。获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全国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全国和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编出版专著6部,发明专利4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广州市科技进步奖等9项。
出诊时间:
周二下午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七楼治未病门诊
周四上午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门诊三楼特需门诊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团队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成立于1986年,30多年已建设成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过硬,综合服务能力强,行业学术地位高的学科,被遴选为国家华南区域中医肺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行业知名度。
专科围绕慢阻肺、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节、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慢性呼吸衰竭、睡眠呼吸障碍等慢性肺系疾病进行深入的临床与理论机理研究。通过挖掘和传承古今经验,开发系列特色外治疗法和内服方药,学术水平在全国中医院领先在前。
专科团队擅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涵盖疾病早期预防、治疗、康复、慢病管理等核心内容。专科中医特色鲜明,开展自血疗法、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医肺康复等中医特色治疗,对慢性咳嗽、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多种疾病确有疗效。同时还开展肺功能测定、多导睡眠监测、支气管镜检查、FeNO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等现代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 黎尚钊
执行编辑:庄映格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