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战略中心诚邀您申请自愿减排项目与减排量!速来!

文摘   2024-08-25 09:19   北京  

8月23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国际气候战略中心)发布公告,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生态环境部2023年10月印发的《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相关规定,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机构正式成立前,由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承担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的登记、注销等工作。

全国碳市场发展影响持续扩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全球最大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借鉴国际碳市场建设经验、总结地方试 点碳市场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发电行业入手,于 2021 年 7 月启动上线交易,现纳入重点排放单位 2257 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51 亿 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 40% 以上,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

强制和自愿两个市场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并发挥政策合力 

2024 年 1 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是继全国碳排 放权交易市场后又一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工具。强制碳市场对重点排 放单位排放行为进行严格管控,自愿碳市场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两个碳市场 独立运行,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二者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

全国碳市场为全球碳市场机制创新贡献了“中国方案” 

中国的碳市场对全球碳价水平和碳交易机制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力,全国碳 市场建设和运行情况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的 配额分配方法展现了碳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优势,为全球碳市场机制创 新贡献了“中国方案”。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显著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实施,政策法规基础框架搭建完成

2024 年 1 月,国务院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 5 月 1 日 起施行,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部专项法规,与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以及技术规范等共同构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法规基础框架;各级生态 环境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重点排放单位、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技术服 务机构等各司其职,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与核查、 配额分配与清缴、市场交易与监管等全环节顺畅运行。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圆满收官,市场活力稳步提升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盈亏基本平衡,符合政 策预期。截至 2023 年底,2021、2022 年度配额清缴完成率分别为 99.61%、 99.88%,较第一个履约周期进一步提升,位于国际主要碳市场前列。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碳排放配额成交量 2.63 亿吨,成交额 172.58 亿元。交易规模逐步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 单位数量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 31.79%。通过灵活履约机制共计为 202 家受 困重点排放单位纾解了履约困难。

碳排放数据质量全面提升,全国碳市场数字化基础设施保障有力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优化核算核查方法, 对关键数据实施月度存证,并由“国家—省—市”三级联审,运用大数据等信 息化手段智能预警数据质量风险,组织开展专项监督帮扶,形成问题“及时发现 - 移交督办 - 核实整改”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数据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满足了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的数据需要。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注册 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等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了各系统互联互通,全业 务管理环节在线化、全流程数据集中化、综合决策科学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管 理能力显著提升。

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有效提升,行业减排效果逐步显现 

全国碳市场压实了企业碳减排主体责任,在全社会树立了“排碳有成本、 减碳有收益”的低碳意识。重点排放单位基本都开展了元素碳含量实测。通过 推动企业灵活减排,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 日益显现。2023 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单位火力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比 2018 年下降 2.38%,电力碳排放强度(单位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比 2018 年下降 8.78%。 

碳定价基础性作用初步发挥,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4 年 4 月 24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收盘价首次突破每吨百元。碳排放 权的绿色金融属性获得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认可,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为开展气候投 融资、碳资产管理、配额质押等锚定了基准价格,撬动了更多绿色低碳投资,促进 火电行业能效提升、能源结构调整,显现出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巩固提升,技术服务体系和市场初具规模 

探索建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制度体系,为制定发布中 国年度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建立完善碳足迹管 理体系等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通过强化制度管理、明确责任义务、优化技术 规范、加强监督检查等,培育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和相关机构,为推动实现“双碳” 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 年,有 50 余家咨询机构、450 余家检验检测机构、 近 100 家核查机构为重点排放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第三方技术服务。省级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核查机构服务进行评价,在关于工作及时性和工作质量的 1.66 万条评价结果中,合格比例达到 99.7%。

备注:以上结论摘自《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年)W020240722528848347594.pdf (mee.gov.cn)

全国碳市场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1. 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 法律法规具体性不足:目前,中国碳交易市场主要依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进行运行,但这些法规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细节规定仍有待完善。例如,关于碳排放数据的监测、报告和核查的具体流程、标准以及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等,还需要更明确的实施细则。

  • 监管机制有待加强:尽管已经建立了碳排放数据的监测和核查机制,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数据造假、瞒报等问题。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已有多家企业和机构因碳排放数据造假受到处罚,这表明监管机制仍需进一步加强。

2. 市场参与度和活跃度较低

  • 参与度数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发电行业入手,目前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然而,与全国数亿家企业相比,这一参与度仍然较低。

  • 活跃度不足:尽管交易量在逐年增长,但市场活跃度仍有待提升。例如,在交易过程中,部分企业存在观望态度,交易频率和交易量相对较低。此外,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也较大,影响了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

3. 市场标准不统一,缺乏透明度

  • 标准分散:由于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散于不同省市的试点,各试点在配额分配、交易规则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市场标准不统一。这种差异增加了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降低了市场效率。

  • 透明度不足:部分企业在碳排放数据、配额总量、配额方案以及交易数据等方面缺乏透明度,导致市场参与者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增加了市场风险,也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4. 专业人才匮乏

  • 人才缺口: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在55万至100万名左右,而目前的相关从业者仅为10万名左右,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这种人才短缺限制了碳交易市场的开发和管理水平。

  • 案例:多家企业和机构在碳交易过程中因缺乏专业人才而面临困境,如碳排放数据的核算、交易策略的制定等都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

5. 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不足

  • 政策衔接问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需要与其他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等政策进行协调配合,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政策之间的衔接并不顺畅。例如,在可再生能源补贴和碳交易价格之间缺乏明确的联动机制,导致政策效果相互抵消。

6. 国际对接问题

  • 国际参与度:尽管中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启动并与国际碳市场进行了初步对接,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仍然有限。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碳市场的规模、规则、标准等方面与国际市场存在差异,导致国际参与者难以进入中国市场或与中国市场进行有效对接。

综上所述,中国碳交易市场在法律法规、市场参与度、透明度、专业人才、政策协调和国际对接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为了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市场参与度和活跃度、统一市场标准、加强透明度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政策协调和国际对接等。

ESG与企业管理
ESG与企业管理属于沉浸式的ESG爱好者,既理论学术研究型人员又是实际推动ESG落地的实践者,旨在从ESG维度研究企业管理如何更新升级。该公众号提供ESG知识体系的科普,实践出真知,实践优化理论,理论指导实践,优化企业的商业模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