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与童真
最近“极简主义”开始盛行,年轻人纷纷效仿。没经历过繁华和复杂,就说自己是极简主义者,多少总觉有些欠妥。就像“童真入道”一样,在那样的年纪,尚未经过社会的“毒打”,远谈不上有什么坚定的人生目标,面对红尘,也很难有什么抵抗力,哪怕老和尚告诉他“山下的女人是老虎”,他也依旧会对“老虎”念念不忘。
真正的智者,能在简单中读出复杂,在复杂中洞悉本质。如果年纪轻轻就在衣食住行和社会交际上“极简”,那此人一定内心无比复杂且充满冲突。在佛学院的年轻学僧们,也常沉迷于手机,玩游戏、追剧……可见,心念就是一种能量,你不把它放在这些事情上,他就会流往其他方面。
智慧只与经历、阅历和年龄相关,是在历经诸多人事之后的觉悟,一个人终究是要经历无数次从复杂到简单的轮回,才可能走向真正意义上的“返朴”,那些年纪轻轻就说自己看破红尘,信仰坚定而“归真”的,可能连什么是假都不知道,又想往哪里“归“这个“真”?
在《楞严经》里,佛陀并没有直接告诉阿难本心在哪,而是通过本心不在哪来阐释本心之所在。这是佛陀在讲法生涯中惯用的手段,修行也是如此:只有确定什么是坏,才明白什么是好;看清自己的虚伪,才弄清什么是真实;明白自己不要什么,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经历过恨,才意识到自己有多爱;愚蠢过万次,才意识到智慧之难得;接近死亡,才能领悟生命……
“出名要趁早。犯错,何尝不是如此?以年轻的名义,奢侈地干够坏事,然后在三十岁之前,及时回头,改正。从此褪下幼稚的外衣,将智慧带走。然后,做一个合格的人,开始有担当,并顽强地爱着生活,爱着世界。”——张爱玲
是的,这才是生命该有的样子。脱离生活,脱离现实,摆出一副道貌盎然、轻松自在的样子来讲控制情绪、明心见性,活在当下的,都是在自欺欺人。真正的智慧,绝非结个手印,念个咒就能轻易获得的。谁的领悟,不是痛苦与挣扎后的结果?!
人该自然而然地活着,什么年龄就该有什么年龄的样子,千万别让自己装样子!这个世界已经够喧嚣了,没必要跟着起哄,唯有自由和独立思考才是触摸这个世界的正确方式,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旅程,总会有几次能感受到世界真正的脉动,而每个人的方式是不同的,并不需要一味地模仿他人。
总之,极简的背后应该是极致的丰富。劝君不要在没经历实实在在的繁华和复杂之前,就追逐所谓的极简生活。因为,能过这种生活的人,不仅需要极度敏感细腻,还需要拥有对极简进行再创造的能力和无比充实与丰富的内心。简单是经不起半点造作与刻意的,做一个复杂的人很简单,做一个简单的人也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