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创立于印度婆罗门教一度中衰的列国时期,脱胎于印度早期雅利安人的古吠陀信仰,并对之进行改造,才使其有了全新的内容。初诞生的佛教仅属于对古吠陀教义重加诠释的七大沙门流派之一,后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真正的新宗教。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取代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占领印度全境,这一历史进程被《梨俱吠陀》、《吠陀本集》和《梵书》所记载,被征服的印度土著从此沦为世袭的贱民,名为首陀罗。
释迦摩尼诞生于迦毗罗卫,在今尼泊尔境内,因看不惯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不信婆罗门教义,而成为一名仰慕沙门思潮的年轻人。但遍从名师,却一无所获。于是在鹿野苑放弃苦修,在菩提树下静坐七日,宣布悟道。自此开始传教,建立僧团,并在摩揭陀为中心的印度恒河流域赢得了大批信众。弟子称其佛陀,意为觉悟者。佛陀确切的出生和涅槃年月,南传与北传佛教各派的说法差异很大,有的甚至相差百余年。
印度巴尔胡特塔中的祇园布施图石雕
佛陀在菩提树下经过七日苦思冥想,究竟觉悟了什么?何以最迟出现的沙门流派佛教反而得以后来居上,取得刹帝利、吠舍种姓信徒的支持?这就要从当时的沙门思潮说起了……
沙门思潮是以反对婆罗门教的《吠陀古经》为特征,“六师外道”均是从根本上就否定这些吠陀思想的沙门,但佛陀从初转法轮之日,就不再激烈抨击承载着印度古老文明的婆罗门,而是致力于对原始婆罗门教的吸纳和改造。《吠陀古经》中的精华,都被批判性地纳入佛教思想宝库,从而形成了以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戒杀生、非暴力为特征的完整教义。
佛陀认为,宇宙被一种永恒的因果律所支配,众生原本平等,而之所以会有社会上的不平等,是因为前世、大前世的善恶因缘,经过轮回而形成。主张用非暴力手段积累善因,劝说信众不必为现实世界的不平等等色相而苦恼。并从中衍生出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一整套佛教教义。可见,佛教实质上是对古印度吠陀信仰的全面改造,既保留了印度人对传统神祇的崇拜,适应了刹帝利、吠陀两大种姓的精神需求,也缓和和化解了世俗强势集团同世袭婆罗门种姓之间的矛盾。这样,佛教不但后来居上,而且迅速取得了刹帝利、吠舍等广大民众的全力支持。
佛教由古印度沙门教派之一演变为东方最大的世界性宗教,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功不可没,他虽以武力统一了全印,但在其在位时,佛教教团也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
佛陀初转法轮的鹿野苑
佛涅槃后,佛教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就是佛典的四次大结集,第一次结集是在佛灭三个月后,使佛陀口授教义初步规范化;第二次结集在佛灭百年后,依照“遗教”精神,在修行、教义解释、教团生活方面遵循佛陀在世时的规定,以律藏为主,提出十戒的新主张;第三次结集在佛灭236年后的阿育王时期,旨在批驳和清理各种外道邪说;第四次结集在佛灭400年后,贵霜王迦腻色迦支持佛教,崇奉部派佛教的说一切有部,他便以国王地位召集了五百比丘,造论解释三藏。由于这次结集是贵霜王所提倡,又与贵霜王朝向外扩张的历史背景相联系,所以,第四次结集也对当时与贵霜王朝有密切联系的龟兹影响深远。
小贴士:
我国属于北传佛教的重要分支,西域古国龟兹(读:qiu ci)是主要中转站。龟兹早在汉代就已纳入我国版图,地点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这里不光是内地佛塔和佛寺的源头,甚至有名的克孜尔石窟也是内地石窟纷纷效仿的原型。龟兹名僧鸠摩罗什所传大乘空宗一直是汉地佛教最为盛行的派别,汉传佛教后来反传西域后,这里洞窟和寺院的开凿与兴建又为反向西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证据。
佛教大体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四个发展阶段。原始佛教的特点是依照佛陀遗教精神,遵循佛陀在世时的惯例行事;佛灭100年后,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严格遵守原始佛教教义和戒律,大众部则修改了戒律,重新制定了一些经典。上座部与大众部学说上歧义很大,此后两大派各自发展,成为部派佛教时期;大约1世纪,佛教新学说、新思潮出现,这些派别自称能“普度众生”,就像一艘巨大的船,能承载无量众生到达解脱的彼岸,故自称“大乘”,而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为“小乘”;密教是佛教发展的最后阶段,大约7世纪起,印度佛教为了维持生存,开始吸收民间流传的印度教的思想和形式,形成了密教。实际上,密教不过是印度佛教和印度教的混合体。这也标志着佛教从兴盛正式走向了衰微。
大乘佛教与密教虽都对龟兹产生过影响,但并没有形成主流。部派佛教的说一切有部,始终是龟兹佛教的核心思想。
佛陀于80岁涅槃,按照印度习俗,本应火化后建塚埋葬,但佛陀的弟子众多,因此佛灭后,由弟子分别筑塚于四面八方,这就是“八王分舍利”的故事。
桑奇大塔的八王分舍利雕塑
舍利本来是“遗骨”的意思,佛教盛行后,就演变成了佛陀遗骨的专用词,而塚也被改译成了佛塔,信徒绕塔就成了佛教区别其他宗教的主要仪式。
相传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共建有8万座佛塔,其中8座在印度的桑奇,现存3座。现今印度的桑奇大塔就是佛塔的最古老原型。随着佛教日益壮大,佛塔的形制也不断发生变化。绕塔行走早已失去纪念意义,而是进一步演变为佛塔崇拜。
印度桑奇大塔
佛塔上有无佛像,反映了佛教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从反对佛像崇拜到宣扬佛像崇拜的历史演变。佛塔前期无佛像,中、后期佛像浮雕成为舍利塔的主要内容。
犍陀罗佛像
犍陀罗是希腊化的人体造型艺术,曾是亚历山大东征到达之地,所留下的最大文化遗产。随着佛像崇拜的盛行,佛像也开始越来越精美,越来越大,且希腊风格越来越明显。其特色是面部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长,头发呈波浪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犍陀罗大佛立像和阿富汗坎大哈佛像都具有这些特点,区别在于前者有胡须,后者无,但都属于典型的希腊风。阿富汗巴米扬大佛的开凿,将佛像崇拜推向了高峰,巴米扬是开凿这座大佛的僧人,因之命名。
巴米扬大佛(被炸毁前)
佛教的兴起和兴盛绝非偶然,它是因应了当时乃至后世人们的心理需求才得以繁盛至今,而其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实属正常。仅在经文书本上寻觅,而不对历史和地域文化有所涉猎,是很难真正了解佛之本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