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意为童寿,是一位具有印度血统的龟兹人。父亲鸠摩炎出身于印度贵族阶层刹帝利,母亲耆婆是龟兹王白纯的妹妹。鸠摩罗什7岁时就被母亲送到小乘国师处剃度受戒,12岁便开始学习部派佛教经典。一次外出旅行时,偶遇莎车王子须利耶苏摩,在接触到《阿耨达经》等大乘新经后,他的立场发生根本改变,开始崇奉大乘般若学。
鸠摩罗什的转变震动了当时龟兹的佛教界,小乘者都极力反对。据说鸠摩罗什读《放光经》时,空中传来“汝是智人,何用读此”的威胁声,鸠摩罗什坚定的回答道:“汝是小魔,宜时速去,我心如地,不可转也。”好在当时的国王及显贵们都大力支持他改宗大乘,因为,龟兹王白纯志在富国强兵,且对当时在龟兹占统治地位的部派佛教僧团干预政治早就心怀不满。
鸠摩罗什改宗的大乘空宗,反对部派佛教主张的“三世实有”(一切法在过去、现在、未来永恒存在),提倡一切皆空的根本观念。空的定义是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这一理论最早提出者实际上是古印度六师沙门中的诡辩学派散若夷毗罗梨子。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里把空比作“0”,单独的“0”当然等同于无,但同其他数字组合,则会衍生出无穷变量,恰于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的定义吻合。这一理论后来也成为大乘佛学新思潮里被誉为“总破一切法”的重要武器。
大乘佛学兴起后,最初以强调智慧的般若学盛行,思辨之风十分兴盛,马鸣的《大乘起信论》,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都是从散若夷毗罗梨子的著作中吸收了有关空的论述后,予以发展改编的。
鸠摩罗什像
公元363年,刚刚年满20岁的鸠摩罗什成为王新寺的主持,大乘空宗教义便以此寺为基地开始向外广泛传播,与其启蒙老师统领的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唱对台戏,就好比曹云金和德云社。公元365年,鸠摩罗什的授业恩师盘头达多在与鸠摩罗什的辩论中失败,并心服口服的说“和尚(指鸠摩罗什)是我大乘师,我是上座部派佛教师”。自此,鸠摩罗什名声大振,被大乘空宗贬为小乘的部派佛教重视的传统秩序被彻底颠覆,佛像崇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足以与巴米扬大佛相媲美的克孜尔石窟里的大佛窟据说也是在此时开凿的。
公元382年,前秦统治者苻坚出师西域,西伐龟兹,龟兹王白纯被杀。
我国北方曾先后被匈奴、羯、氐、羌所建的“异族王朝”统治,但无论哪个民族建立的王朝,汉族都始终是支持其统治的纳税主体,从巩固统治的角度,这些统治者都不同程度的认识到有必要在精神上抹平夷夏差别的民族心理鸿沟,这就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取代汉族传统儒学的信仰,而宣扬“众生平等”的佛教恰恰适应了这一需求,因此,都大力倡导佛教。
苻坚属于“异族”中的氐族,对佛教改造民族心理所起的特殊作用认识也更为深刻,所以特意叮嘱:“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不过,当将军吕光带着鸠摩罗什还师时,苻坚已在淝水兵败身死,鸠摩罗什只好随吕光滞留凉州15年,吕光并不信佛,鸠摩罗什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学习,并娴熟掌握了汉文,为日后的译经奠定了坚实的文字功底。
姚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鸠摩罗什被迎入长安,尊为国师,受命译经长达11年,总译佛经35部,294卷,内容涉及大乘般若、中观等重要著作。此外,还参与了小乘上座部《十诵律》的翻译。自此,汉传佛教大、小乘经律论基本完备,标志着我国佛教足以抗礼儒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其实,鸠摩罗什的成就不仅在翻译,更重要的是堪称一位伟大的佛学思想家。《高僧传》记载,鸠摩罗什原本要写一部权威的《大乘阿毗昙》,但没写成,不过留下了《大乘大义章》、《维摩诘经注》等。在鸠摩罗什译经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重译《妙法莲花经》,此经的基本思想是以调和大乘各宗,兼容小乘为特色的“三会归一”。
鸠摩罗什晚年曾特标“不应执著一经”,他对《法华》经义的着重发挥,不但调和了佛教各宗派的矛盾,还开辟了儒学与佛学的合流。他提出福德与智慧并重的弘法思想,福德即财施,智慧即法施,一洗小乘多为物施,不重财施的传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佛教的世俗化。
无论怎样,鸠摩罗什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史上是当之无愧的思想巨人。他在晚年曾赋诗赠与高僧法和:“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这或许也表达了他一生的心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