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训犬师邀请我到他的训犬基地参观,讲解并介绍了许多关于训狗的常识,原来几乎所有被驯化的犬都只能住在笼子里,而且为了培育成特定犬类,还要极大地扼杀它们的天性,比如:不能和人玩;不能和狗玩;每天只能“放风”两次;用小皮球做为训练奖品,每次不能超过五分钟,因为只有要让它玩不过瘾,才会一直维持它的渴望和永不满足。
为了将狗培训成人们所期待的样子,激发其潜能,它的天性被压抑了百分之九十九,一生只剩下一个皮球,每次还只能玩五分钟。
人虽不是狗,但我们还是会发现很多人的命运和这些狗神似。许多人为了有所成就,难免为了发展某些专长而“塑形”或“阉割”了自己。大多数人用自己一招半式的“独门绝技”在江湖上闯出名号后,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兴建城堡”,在自己习惯且擅长的领域筑起一道又一道高墙,挖出一条又一条护城河,住在自己的城堡里,关上了认知和感受世界的大门,不但阻隔了世界的丰富性,还试图让所有人适应自己。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故事,也是放大版的“训犬故事”。
在禅修中,最难的就是将人们“被驯化”的那部分卸掉并重新唤醒他们的天性。反观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多数决定自己行为的观念,都是从外面学来的,甚至是被环境强加的。人们本应该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和世界相处,去和他人相处,去和自己相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拿各种观念和这个世界相处。
观念阻碍了本应无比丰富的人生,人们看见、听见、想到乃至触碰到的,都会在一瞬间变成某个概念。比如:当开始觉察呼吸,头脑立刻就出现了“呼吸”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往往就会阻断人们继续如实地经验呼吸本身,看不到每口呼吸都是不同的,呼吸之间也有空当,更感受不到呼吸的生起、变化与灭去。
这些观念形成的概念让人们无法看见完整的事物,更无法深入自己的生命。由于根本无法体验到生命的细节和完整,人们的偏见由此而来,肤浅也由此而来,单调、无聊和乏味的人生,皆由此而来。即使用从师父和经典那里舶来的理论和观点为自尊进行辩护,也掩盖不了缺乏实际经验的事实与无知。
人们渴望学习和修行,却越学越焦虑,越修越焦虑,原因在于从不去梳理自己的感受,从生命的源头去学习和改变自己。古代的智者一直提倡人们进行独立思考。要独立思考,先要有独立的感受、独特的感觉和自己的领悟,而不是让“师父”或“经书”替代你实践和思考。在《楞严经》中,佛陀用“明月”来譬喻众生的佛性,用“手指”象征导向真理的语言或经典。教导众生“手指非月”,不要迷信经教文字,真正的“明月”要“走出房间”,亲自去看,修行是替代不来的。
人生充满各种各样熟透了的套路,这些套路已经被重复了几千年,被上千亿的人玩烂、用烂了,但很多人依旧乐此不疲。或许他们不知道,人生还有完全凭直觉而无观念的生活模式。智者们所说的“无我”,无不是针对人们被各种观念、概念所充斥的大脑,摆脱这样的自我,才能重新打开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大门。
做条狗是可悲的,它连自己狗生的目标都不能做主,要由主人和教练决定,然后对其“塑形”和“阉割”;做个人是暇满可贵的,但如果想摆脱“狗”一样的命运,想重获自由并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那么,就一起用心禅修并开始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