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0号,一位部长级高官被执行死刑,他就是中国药监局首任局长——郑筱萸。这位部长贪了多少呢?按照最高法的通告,从1997年6月至2006年12月,他和他的妻子、儿子,一共收受贿赂649万元。虽然受贿10万元以上,在刑法里就是“数额特别巨大”的重罪了,但说实话,郑部长贪的这个钱,在当时还不算是最多的,有不少高官贪的比他还多,但最终要么是判了无期,要么就是死缓(基本不用死了)。那为啥对他要就地正法呢?因为他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医药市场的基本面,一方面让药品行业完成了“统一大市场”,另一方面,也彻底改变了医药行业的玩法,把版本升级到了2.0。这放在别的领域,比如基建啥的,可能是功过参半,判个10年,但这可是事关十几亿人性命安全的医药领域,他受贿600万,但带来的破坏恐怕是6万亿都不止。郑筱萸在任内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把地方的批号,升级为国家批号,也就是把地方批准药物上市的权力,收上来,变成由国家统一审核,即“地标”升“国标”。这个事情办起来,猫腻就很多。比如说当时的辽宁,一种药要是能从“辽药准字”变成“国药准字”,那么其他类似的药,必须马上停产,该药直接变成市场唯一,甚至再牛逼点就是全国唯一。咱想想这利润有多大。所以当时辽宁有一家叫“吉林威威”的药企,花了十几亿,动用了各种关系,一直从辽宁药监局打通到郑筱萸的部长级层面,两年期间拿到了200多个批文。你说受贿拿批文也就算了,但是这可是药啊,至少得保真吧,结果呢,2006年,国家随便一抽查,就查出来了6种假药。这可是卖到全国去的假药啊,吃出毛病来,得有多大影响?但是吉林威威就是牛逼,手眼通天。比如说早在2004年,上海市药监局就通报了吉林威威的药不合格,这级别也够高的了,结果人家在北方还是稳坐钓鱼台。实际上,当时东北的假药已经成为重灾区,不少东北药企,搞定了全国的地方电视台,天天轮播各种药多牛逼,什么蒙药、藏药、违背了祖宗,现在还能在B站鬼畜区看到:还有不少广告,是壮阳的,你如果是90后,你肯定记得。比如我老家的阆中电视台,经常播什么“男人的火车头,XXX来加油”,还是徐锦江打的广告,现在想起来笑死。所以,郑筱萸带来的破坏为啥大?因为郑筱萸统一批号之后,小小的一个批号,加上药厂作假卖到全国,再加上当时电视台巨大的营销影响,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次诈骗与人身伤害。再后来,福建的莆田系医院,也学到了这一套东西,也是占领电视台,以及在百度打广告,直到“魏则西事件”之后,才逐渐开始收敛。郑筱萸干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引入药品的GMP认证,也就是“良好制作规范”认证。这本来是好事,因为GMP认证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医药认证,对药品制作的卫生、安全做了比较统一的规定,当时很多药生产不规范,都是小作坊搞出来的,那确实不能入人的口。在郑筱萸之前,由于中国制造水平有限,这个GMP认证,都是药厂自愿来申请的,但是郑筱萸开始强制推行,也就是在规定的5年内(1999-2004),必须通过GMP认证,不通过,药厂就不准开了。这个“强制”,对当时的中国制造来说,可说是揠苗助长,以至于开始的3年里,只有不到1000家药企通过认证,只占到全部药厂的5%。结果呢,到了最后两年,审核突然放松,一下子超过12000家药企通过认证。发生了什么?2003年到2004年,中国制药的水平大幅提升了?显然不是,而是最后两年,各种影响之下,标准变得松弛。这里面又是各种猫腻,多少药企——甚至可以说现在的绝大部分药企,都和这次强制认证有颇多关联。这次认证,因为用的GMP是1998年发布、1999年开始实行的,所以被称为“1998年版GMP”。这版GMP,在当时就引起了很多用药的问题,但如果追查一下,会发现都是执行问题,也就是在通过GMP审核的时候,造了不少假,让不少不合规定的药企通过了认证。这些问题在当时已经比较严重了,但是直到郑筱萸在2005年被查,一直都被压着。不过郑筱萸的影响还是深远的,再加上各种“药害事件频发”,以至于2005年、2007年的GMP认证都被推迟了,直到2010年才发布了修订版,该版出来后淘汰了快一半的药企:郑筱萸落马之后,中国医药的名声可以说是跌到了谷底,毕竟大多数药物都是郑部长在位的时候审批的、几乎所有药厂都是按照98版GMP去搞生产的。魔幻的是,直到被判了死刑,郑筱萸仍然觉得自己比较无辜,因为实际经他手收的贿赂,其实只有40万。剩下的600多万,都是他老婆刘耐雪和儿子郑海榕拿的。特别是他老婆刘耐雪,她当时在不少大型药企做顾问,哪怕没去上一天班,拿的也是高薪。比如浙江的某家医药器械企业,我查的所有资料里都没有披露它名字,估计现在还在,刘耐雪在该企业当了10年顾问。该企业老总,前后分别给了刘耐雪各种房产、轿车、现金,共计290万元。这个钱,老实说也不多,但是药监局局长的老婆在这,却改变了江浙一带的医疗器械生产链条,甚至全国的医疗器械采购逻辑。它们有的是从国外引入医疗器械的代理商,有的是自主生产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医疗器械的生产基地,比如刘耐雪在的这一家浙江企业,就是生产“输注器材”的,也就是你打针的时候用的器材。由于医疗器械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刘耐雪自己不仅做顾问,2003年6月5日,在后来被查的药企康力元的帮助下,自己也在上海注册了一家叫“一正”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当时,在浙江、上海的医疗器械领域,流传着一个说法:你的医疗器械,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不管是价钱高的离谱的,还是平价的,都得经过刘耐雪的“认证”,才能进入医疗系统。根据2007年《商务周刊》的调查,郑筱萸落马,一个内部消息,就是刘耐雪在进口医疗器械这块,出了问题:而当时全国医疗器械采购这块儿,整体上已经是两眼一抹黑:当时管这块儿最高的官,是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他曾经是郑筱萸的秘书,属于他的嫡系,他比郑筱萸还早接受调查,2005年7月8号,还在任上的他,被检察机关带走,此时郑筱萸还没落马。这位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他老婆付玉清倒也不避讳,就在代理医疗器械新产品审批的——中国医疗器械工业总公司,担任某部门负责人。根据后来法院的判决,郝和平为浙江、上海、陕西、广东的多家医疗器械公司违规发放批文;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家叫“英捷尔法勒”的乌克兰公司,这公司生产的医疗器械——整形填充物“奥美定”巨不靠谱,2004年被国家查禁了,但是郝和平仍然给它的套壳公司发放了为期4年的许可证。想一想:你用的医疗器械为什么那么贵?不少人整形为啥造成了惨剧?为什么国家集采之后,几万块的心脏支架瞬间降到了几百块?你看到这,可能不太满意,现在搞医疗反腐,你怎么说了这么多过去的事儿?其实,我开写之前,也是想写现在,但是查了资料之后,才决定分成两篇,先讲讲过去,因为只有理解了这段郑筱萸相关的反腐往事,才能理解现在。第一是靠药品吃回扣,这里面是药厂和医院的勾结;第二个,则是高价医疗器械,各种昂贵的医疗器械,集采前几万,集采后几百。这个腐败的基本盘,追溯一下根源,其实都来自于郑筱萸“打造”的这个医疗格局。比如说药厂,1999年,郑筱萸突然改变了新药的保护时间,原来的保护时间是:一类8年、二类6年、三类4年,他给改成了一类12年、二三类8年、四五类6年。表面看,这确实是在用专利保护鼓励创新,但其实是鼓励药企疯狂“假创新”——2005年,中国药监局全年共收到34238件“新药”审批,就是各个药厂为了抢到先机,提前占住药物的坑。为啥药企要疯狂申请新药?因为你申请完了之后,在你长达10年左右的保护期内,你就是市场第一,类似的药物别人都不能重复申请,所以药厂都喜欢提前占坑,一个坑占10年。就这么小小的一改,一下子就改变了制药行业的风气——很多药企为了快速通过审批、多审批,把钱全花在走关系上,同时让医药代表疯狂“进攻”医院,3块钱成本的药,敢卖20块,大头就是回扣。这里先说实话,中国医生们收的服务费确实是偏少的,比如挂号,我旁边的医院一次才5块钱,就这5块,咱就能享受到一个寒窗苦读十几二十年的医学博士生的专业服务,这确实太便宜了。所以,医院为了创收,也只能在药品上打主意,和药厂一拍即合。在集采之前,药品进医院,除了合法加价15%作为利润外,从招标阶段开始,就有药剂科、药事管理委员会、采购员、库管、科室主任、临床医生、财务科等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在暗中加价。如此一来,医院的风气也变了,以至于在几年前,你进医院,很容易被多开药、多做检查。包括我在写作本文的时候,有几位朋友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基本上都有去了医院,被多开药、多做检查的经历,这几年还收敛了点,越往前越严重。拿我自己来说,就现在,别说医院,我楼下的药店,我去买点感冒药,我预算10块进去,人家药剂师能给你整出个100块的清单出来。或者说,就像是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多次传导,最后变成了一场巨大的风暴;就像你在山顶上打一个响指,多次折射,结果变成了峡谷里的一声炸雷。郑筱萸是没意识到这一点的,包括他最后的遗书,有人说写的很好,但其实后半段假大空,还是前半段的困惑更能体现他的心境——“我明明没贪多少,也没有直接杀过人,咋就是死刑了呢?”2006年4月,在郑筱萸任内审批的一款药剂,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仅在广州的一家医院,就造成了65名患者急性肾衰竭,13名患者死亡。这几十条人命,不就是郑筱萸在山顶打出的其中一个“响指”吗?往期:
CRC退圈转做销售
CRC和CRA也有职业暴露
我现在做SSU很幸福,
给一位发疯CRA的表扬信
SCRC对幸福感的一份理解
一位资深CRC面对死亡的看法
我以为我能填好工时和写好周报
一位发癫CRC的获奖感言
临床试验项目竞标该怎么协助?
临研人都能坦然接受死亡?
中专生临研的被淘汰之路?
一位CRA考PMP的心路历程
CAPA保证了临床试验质量生命力?
一位CRA生活、工作和恋爱的奇思妙想
做过关中心才知道临床试验有多难
我是裸辞考研失败后毅然回归的CRC
“刻章、报销、走系统”临床试验三种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模式
我写了些面试小贴士,他分享了临研面试过程
三人说 | 临研的职场幸福感,应不仅于工作
你不会以为伦理年度审查是每年年底做的吧
这里有一份年终总结供你参考
我们谈了一下临床试验从业的孤独感
监查和报告
从临床试验行业离开,她怎么说?
如果按照PMP中去“管理”“沟通”
一位硕士CRA离职后的自白
做过的项目里怎么可能没有方案偏离?
持续的疫情和高压工作,让我想到了安息年
筛选期百里挑一还是百不获一,我们要做什么?
打工人的耳机里是什么?
头关不破二关难攻,良好的SSU是临床试验成功的一半
30+的她在稽查,说年龄本身不带来焦虑。
📕xiaohongshu🍠:A与C之间
📤zhihu📪:A与C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