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E连续发了关于“以患者为中心”相关的指导原则,到底在说什么?
❖
那么先看看“以患者为中心”三个通知里面我所能提取到一些信息
从《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实施技术指导原则》来看有13个点:更新了一些自己的拙见,不足的虚心请指教。
1. 患者体验数据(patient experience data, PED)指所有由患者端(但不仅限于患者本人)提供的有关患者对疾病和相关治疗的经验、需求、观点和偏好等信息。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实施,重视患者在实施过程中的体验,在合规且可行的范围内提高患者参与临床试验的便利度、减轻患者参与临床试验的负担,实施更加患者可及、患者友好、贴近真实诊疗场景的临床试验。
“由患者代表/长期患者家属来告诉你方案上的筛选和随访阶段设置如何更贴近现实。”
2. 改善受试者体验、减轻受试者负担
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ecentralized Clinical Trial, DCT)指以患者为中心的,不局限于传统临床试验实施现场,场景可选的新型临床试验模式。
“上门送药的DTP药师、多点执业的护士采血、集中实际参与评价的研究者,都能实现的话那才便于开展实际工作,而不是现在追求文件化,数据化,结果导向的引导式临床试验”
3. 受试者安全和权益的保护
例如采用数字化技术伴随的安全性风险及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在国内基本不要求信息化安全,但起码要求到从一而终的保护和跟踪也至少能做到?”
4. 保证数据的质量
远程访视的方式下所采集的数据是否可以保证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当数据来自不同来源时,如何保证所采集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及可溯源性,以及如何进行评估和分析。
“一致性、完整性及可溯源性的数据并不再出现了有事情发生时追究到CRC身上,相关方实际参与并了解到数据对于受试者和试验本身的重要性,打个比方好比你绩效和你做了多少一样”
5. 基于患者需求的招募
考虑采用互联网平台招募、基于患者信息大数据的智能化招募等方式。采用互联网平台招募时应考虑不经常上网的人群的需求,确保不会导致招募人群产生选择偏倚
至于招募相关的一些想法和措施:
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中你必须注意的,否则会不会犯法了而不自知?
6.患者易于接受的知情同意
考虑采用电子知情的方式,例如,可根据受试者特点选择视频讲解等多媒体方式;不受限于时间和场所,可考虑采用远程知情的方式。
“我看到的第一想法是,CRA开始拼全媒体,知识层面和方式不在局限在医药领域,临床试验人才全面综合发展,实际更注重了人与人之间全面知情同意。”
7. 场景可选的访视
7.1如受试者家中上门访视或居住地附近医疗机构进行访视等,提高受试者对访视的可及性,并提供便利。
7.2采用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远程访视时,应关注远程条件下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得到保护。
7.3采用上门访视或居住地附近访视的方式时,为了保证受试者的安全及数据的科学、真实、可靠,应确保该医疗机构,包括其设备和人员,均经过了相应评估和资质认可,可执行临床试验相关职责和功能。
“目前医院已经开始允许医护多点执业,又加上巡护和支持社区医院的兴起,这方面又了先例,之后就是看如何把控和管理成为一种新的模式。”
“再另外机构帮扶已经开始,2/3线中心是否也能和头部中心取得合作,受益难道不是多方的吗?”
8. 药物直达患者
8.1考虑采用药物直达患者(Direct to Patient, DTP)的方式,将研究药物直接配送至受试者端,并在受试者根据方案服药之后将剩余药物收回。
8.2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通过DTP方式结合上门访视的方式,在受试者家中进行治疗给药(可参考“访视”部分)。
“我在想并不是所有中心的GCP药房能做到DTP模式,至于盈利的DTP药房(如国药控股、德信行等)是否有资质承接GCP项目或者说整个过程如何把控质量和管理是一个问题,另外我想到DTP会与药企或者基金会合作PAP项目的模式是否能套用至此呢:你做过PAP(患者援助)项目吗?什么是PAP项目?”
9. 采集来自患者的数据
9.1患者体验数据(PED)的采集
9.2数字医疗技术(Digital health technologies,DHT)的应用
“大家可以留意一些数字医疗企业的案例分享,例如芝兰健康、视景等企业”
10. 及时的安全性监测和报告
考虑采用一些数字化的技术和平台(例如通过受试者的手机app或远程访视平台)和/或数字医疗技术(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对受试者的安全性进行实时的监测及报告,使受试者更方便的上报安全性事件,提高依从性,采集更为实时且真实的安全性数据,并直接传递给研究者。
“安全性事件的获知及时性和收集完整性,7+8的报告永远延迟且无法获得更充分全面的实际数据报告”
11. 远程监查
采用远程监查的方式,以及对供查阅的源数据建立远程访问权限时,应综合考虑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包括考虑受试者电子源数据是否可及、远程监查与现有系统、平台及流程的兼容性、研究团队的经验和可承受的负担等条件而决定。
“疫情时代的远程监查,很多中心都已经有了自己远程监查的一套规则和系统或者模式,可参考已知几家较出名中心出示的关于疫情远程监查通知和规定。”
12. 受试者的报销和补偿
“及时兑付”考虑选择结合新技术的支付方式来实现。如采用新的支付方式,应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特别关注个人信息的保护。
“支付方式有无可能考虑可以与目前药物付费/保险相结合,例如相关公司的知名产品,如药付康之类”
13. 其他
13.1加强多方沟通:与受试者的沟通、团队各方的沟通、与审评机构沟通
13.2教育和培训:研究人员的培训、受试者的培训和教育
“这个行业里所有人员都不断的培训,如果提高培训质量,培训效果才是最重要。”
❖
从《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指导原则》来看更加贯彻了患者参与临床研究项目的全过程,通过患者洞见和沟通管理,推动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导向的研究(可见文章开头链接):
这次指导原则我觉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1. 基于临床结局评估的有效性评价
以患者为中心的有效性评价,不应仅关注试验药物对于生存时长、客观指标的改善,而应当同时关注患者身心感受、功能状态和生存状态的获益。可以使用基于临床结局评估(clinical outcome assessment, COA)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在临床试验中收集患者体验数据。
1.1. COA是来自患者及其照护者、医生或其他评估人员,用于评价患者个体感受、功能或生存状态的评估工具或手段,通常需要主观评估过程而非直接的事实呈现。
1.2. 基于COA的有效性终点的定位
1.3. 选择适用于目的的COA
1.4. 其他考虑为解释COA终点的结果
1.5. 在安全性监测中纳入患者体验
❖
最后从《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获益-风险评估技术指导原则》中对于患者体验数据(patient experience data, PED)应用上对于患者的获益和风险进行说明并举出了很多施行例子(详见文章结尾附件):
包括不限于:
1. 临床结局评估(COA):1.1.COA是来自患者及其照护者、医生或其他评估人员,用于评价患者个体感受、功能或生存状态的评估工具或手段,通常需要主观评估过程而非直接的事实呈现。
2. 患者偏好信息:患者偏好信息(patient preference information,PPI)是指患者针对特定治疗的不同临床结局或其他特性的选择意愿和接受程度的定性或定量的评估。
3. 研究终点的临床相关性
4. 获益和风险的临床意义
5. 风险的耐受度和接受度
6. 药物获益-风险评估
❖
下面看一个DTC的国外案例,可以看出“以患者为中心”的一个临床试验简单模式是如何施行。
每天8点的闹钟都会准时提醒Maria(化名)起床,但今天和平常有点不太一样,她起床后先检查了一下贴在身上的生物贴片,发现没有任何问题,才去到洗手间洗漱,期间还用尿测试条做了个检测,并在电子秤上称了一下体重。113公斤,对于一个68岁身高177厘米的女性来说,这个体重意味着她是糖尿病、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她还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有其他并发症。这一切都做完后,她打开了手机上的一个记录软件,将尿量和一些自我感受输入了进去。
做这些,Maria并不是想记录她的人生,而是因为她昨天参加了一个新型利尿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这个试验需要在四周时间内,记录她用药期间的一系列身体指标。在过去,参加这样的临床试验,需要每天去医院完成这些数据记录。对Maria而言,每天早上30分钟的散步都已是气喘吁吁,参与临床试验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在家能够完成这些力所能及的记录,终于让她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临床试验。在试验方案这4周期间,她只需要去医院三次。她身上佩戴的贴片、电子秤上的数据以及她在手机上输入的数据,都会被远程上传到数据中心并由负责的CRA进行监察。
这样的试验就是远程智能临床试验(Decentralized Clinical Trials,下称DCT),也被译为虚拟试验、去中心化临床试验、混合试验、远程试验、直达患者试验等,通常其借助远程智能技术和虚拟化平台技术,以患者为中心开展试验。
Maria,到了试验的第6天,她在每天例行的30分钟散步之后,突然感到呼吸困难,有点喘不过气和头晕,她立即在手机中输入了眩晕自我评估,同时生物传感器记录到她的心跳频率非常高。而在研究中心负责这位受试者的研究护士,很快就从EDC中看到她上传的数据异常,当即给她打电话询问状况,并在询问过后决定当天对她进行一个面对面的访视,确认实际情况。
当天,研究护士到达Maria家中的时候,发现她的心率、呼吸速率、氧饱和度和体重都有超出她正常值的趋势。她看起来感觉不是特别好,护士建议她立即去医院就诊,做详细的检查。护士回到医院,在EDC中输入这一次面对面访视中发现的问题,并且再次审阅受试者的数据,同时和PI进行沟通。基于这些发现,她建议PI将这名受试者从研究中退出。CRA监查Maria的数据时也发现她的心率、呼吸速率、氧饱和度和体重都超出了正常值的范围,属于一种离群值的情况。
PI基于采集到数据和护士的建议,提醒申办方把Maria做退出处理,申办方就登陆了EDC系统,查看数据趋势以及之前的一些病人状态,最后也决定终止Maria继续参加该项临床试验。
链接:https://xueqiu.com/4376152234/203030877
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患者为中心”临床试验相关的报道也并不是从来没见
PRO应用《以患者为中心,探讨患者自报告结局(PRO)在中国临床试验中的应用与发展》:https://www.liangyihui.net/doc/91326
精准医学如何影响临床试验中的“以患者为中心 ”理念:https://www.sohu.com/a/328672133_803087
2022年7月DIA年会“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运营和质量管理”专题
https://www.diaglobal.org.cn/newsinfo/2989237.html?templateId=396599
写在最后:“以患者为中心吧啦吧啦”在医药圈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引用至临床试验时结合了不少新兴的技术和规则,在投资风口上很多公司和技术都受到不少吹捧(老东家因为智能化临床试验技术一年内快到C轮了),在患者来说是一种便利且舒服的方式,在中心来说减少了一线很大的压力,在人员设置上也增大了行业的范围等,即便各种的指导意见在实操上很多细节在底下的人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到合规妥当,只能通过一个个实际案例做出来,相信将来会愈来愈好的。
另外最近有新出了一些指导意见和案例,信息公开部分其实没有提及到“以患者为中心”案例实际“患者中心”是如何实操的,没有达到公开和透明化,其中CMA近期也开了很多直播课关于这个题材,邀请了一些知名企业阐述概念,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我目前没有被邀请去看也得出不了什么东西可以分享更新。
往期:
“保密、竞业、培训”临研打工人都签过哪种协议?(附真实案例)
公司里的PV、BD、MSL、CRP,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他们干些什么?
2022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省局备案信息汇集(含各省备案指南可直接下载)
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中你必须注意的,否则会不会犯法了而不自知?
📕xiaohongshu🍠:A与C之间
📤zhihu📪:A与C之间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